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音乐艺术教育方法探析

2016-07-05 13:28李妍依依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愉快教学高职院校

李妍依依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类学科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及协调能力,对学生的记忆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学生毅力、耐力、集中力、适度感等性格因素的培养也有着重大影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大多数艺术团成员几乎从未接触过音乐艺术方便的专业培训,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愉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手段和作用等,向大家推荐一种大学生艺术团更能接受的音乐艺术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艺术团 音乐艺术 愉快教学

0 引言

大学生学习音乐艺术,在提高学生联想能力、开发创造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能起到显著作用。为此,近年来国家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各高校建立自己的大学生艺术团。但在一些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专业的艺术教育,所以音乐艺术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参加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多是对音乐艺术有一定喜好,而对音乐艺术专业知识却掌握不多。所以,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艺术团音乐艺术教育培训,有助于学校打造一支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艺术团体,代表学校参加一些公开演出活动,从而提升学校形象。

对于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加强对高职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培训也有显著意义。工科类的高职院校专业应用性强,学习和实验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设计,教学存在趣味性不高、过程繁琐等特征,高职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工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也导致工科学生的性格具有一些明显特征,例如保守、谦虚、忍耐、尊重传统观念和行为标准等。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高职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氛围,而且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学会利用音乐舒缓情绪,合理宣泄压力,进而更好地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是一种学习动机,更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和活跃的心理成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学生视为乐园,而有的学生则视为畏途。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艺术团音乐艺术培训课,学习兴趣同样必须被重视,让高职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使之产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关音乐艺术教育,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系统的一套音乐教学法,例如柯达依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其中,和培养学生兴趣相关的教学法——愉快音乐教学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音乐艺术教学培训课实践,探讨愉快音乐教学法的操作方式及应用对策。

1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培训课愉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1.1 愉快音乐教学法概述

愉快音乐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就能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认真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在老师的启发下开展系列学习活动;下课后自觉地动脑、动手、动口、动耳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练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1.2 愉快音乐教学法的操作

那么,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音乐艺术培训课中,如何开展愉快音乐教学法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介绍如下:

1.2.1 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艺术培训课的趣味性

音乐教师在对报名参加艺术团的高职学生进行培训前,首先就考虑到一个实际情况,即: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比本科短(3年),培训时内容相对紧凑,学习压力就更重。所以,我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创建一个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增强教学趣味性,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求,促使他们能够自发地参与到音乐艺术学习中来。通过趣味性教学,让学生意识到音乐是一门须亲自参与到其中才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的学科,学习中在师生互动中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音乐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大多数时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亲自参与模仿和体验,哪怕只是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和理论知识,也不容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尽量把音乐艺术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些方便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例如音乐知识问答竞猜、音乐表演擂台赛等,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将有关的音乐知识都糅合到音乐中,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就能顺带学习并牢记。譬如,在进行乐谱视唱能力训练时,我综合采用音程代替法、音阶接龙法、乐句选择填空法等教学,这样就能把乏味的乐谱视唱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都以观众的角度来欣赏学生的表演,而不是扮演一个只会一味说“错误”、“音准不够”等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裁判或评委。很多可以让学生尝试的内容,我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这样是错的,而是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让他们学习听出音乐中不悦耳的成分,然后自发的改正,这样就能让学生享受到探索成功后的喜悦。

1.2.2 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音乐艺术授课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一,設氛围,激趣导入。对高职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最重要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来学习。我在音乐教育中,一方面向学生灌输学习音乐艺术的重要性,介绍学科特点,名人轶事等;另一方面,重视获取不同学生的音乐爱好,在每次课堂上都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作品,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第二,师生协作,体验活动。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活动,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才会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所以,我在音乐艺术培训课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参与音乐体验活动的主体地位,采取开放型课堂教学,课堂上授课形式注重多样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六动”(动心、动耳、动眼、动口、动脑、动手),让他们体验音乐艺术之美。例如,在上课时,我避免一味的在旁边强调音高、音准、节拍等教学用语,避免使学生觉得乏味而无心去思考自己到底哪里不对;而是通过利用一些游戏的手段,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让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来面对学习。

第三,灵取巧合,引发创新。每一节课程都离不开教学内容的选择,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培训课没有固定教材供教师选用,这给我授课时对内容和方式的选择相对自由,更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代的音乐艺术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为此我上任何一堂课,课前都会做好充分准备,对音乐教育发展态势以及乐坛情况进行一定了解,紧跟音乐时代步伐。这样,在教学中我就能做到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根据参加培训学生的年龄构成和普遍性格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乐曲来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3 让学生学会艺术审美

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而音乐之美,就在于它是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德智体美”中“美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音乐教育,其特点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情感审美和情感表达。对于刚接触音乐艺术的学生来说,学习的重点便是学会审美。所以,我在音乐艺术的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的情感交流活动。

首先,让学生学会聆听。让学生用耳朵用心去听,听别人发出的声音是否和谐、悦耳。学会聆听后,就开始进行模仿,模仿自己觉得美妙的声音,在这样聆听、模仿、练习当中,慢慢加入一点表演的技巧,学会用音乐去表达情感。通过反复的学习,学生学习的音乐就具有强烈感情色彩,而不只是生硬的演绎出音符来。我在音乐艺术培训课教学中,始终坚信:音乐一定要能以情感人,如果用枯燥无味的机械操练来学习音乐,学生会觉得十分无聊。教学中,我反对让学生把作品进行普通的反复练习,避免学习过程毫无趣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我在每次上课前,都要优选训练内容,不仅重视乐曲的经典性,而且考虑乐曲的情节性、愉悦性。实践证明,选择旋律优美且有故事情节的乐曲进行教学为最佳,因为这样的音乐可以在听觉上牢牢抓住学生的耳朵,而故事情节会像磁石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让其身心都感受的审美愉悦。

其次,引导学生发现、挖掘音乐里的情感素材。在课堂上,我重视引导学生把音乐审美体验融入到每一个乐句的分析、处理中,形成对音乐审美动力的强烈渴望,让学生感同身受地去主动体验审美。当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获得审美体验的喜悦时,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会格外卖力,课堂教学氛围自然就变得融洽而和谐。

2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愉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经验

通过多年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音乐艺术教育,笔者应用愉快音乐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高职学生的音乐艺术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艺术团大部分成员都享受其中。结合自己的成功教学实践,笔者特总结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愉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经验,供大家参考:

2.1 处理好生动性与主动性的关系

一节好的音乐课,一定能让学生即使是面对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也能调动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程中来。这时,音乐艺术课的生动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其中“生动”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课堂教学的形式生动;第二、教师准备的授课内容生动;第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运用得生动。即便是普通的音乐基础训练,只要一切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教学方式也能变得生动有趣。譬如,教授刚进入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五线谱上音阶的唱名时,为使教学更加生动、趣味,可以让学生在教室中围成一个圈,请出七位身高不同的同学扮演音符,分别充当音阶中的do、re、mi、fa、sol、la、 si, 并在地上画出五条线,标识出一到五线(即一到五阶梯,一线为一阶梯,二线为二阶梯,以此类推),告诉他们各自站在几线几间上。然后提问:“谁最高?”学生根据阶梯的划分,就能准确指出:扮演“si”的同学站的阶梯最高。此时显而易见:由于si站的阶梯最高,所以这个音的唱名在此音阶中也就最高。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直观,加上视觉与听觉的统一,学生不但加深了对音阶上音符唱名高低的理解,也提高了对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掌握更广阔音域音符的唱名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时候,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扮演音符的同学,按所听到的音的顺序排列位置,并在五线谱上按顺序标识出他们的“家”的位置,同时在唱准音高的要求下唱出音名。这样游戏般的課堂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效快速的记住音阶上所有音符的位置与唱名,实现教学质量最大化。在创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后,我们要追求更高层次发展,那就是使学生产生主动发展思想。因为任何教学若是没有主动性的参与,那其生动性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他们生动活跃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所以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因为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主动,没有主动性是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的,音乐艺术的教学也必须是生动性与主动性相辅相成的。

2.2 处理好艺术传授与创造的关系

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知识和经验技巧,音乐艺术的教学其实就是教师将这些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累积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教师把这些经验、技能统一起来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在音乐艺术中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会体现出更高的要求。在一些音乐教学法比较成熟的国家,他们的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即兴创作。而这是我国现阶段音乐艺术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音乐艺术教学的核心是审美,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创造性,所以创造性更要始终贯穿于审美教育之中。

另外,教师在运动愉快音乐教学法授课时,应选择贴近现今比较流行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学。比如,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Flash小品、电影插曲,或让学生亲自出演一个小型的音乐剧选段,学生的积极性也将会大大增加。

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方式受到诸多场地、时间的因素限制,有些教师对愉快音乐教学法还持有观望和质疑的态度,并没有被广大的教育同行所认可;笔者的初衷是在推广此类教学法的同时,邀请我们的教育同行一起考证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可行性。我坚信:学生的学习只要有快乐相伴,他们就能在任何领域无限发散他们的创造思维,而音乐艺术课程也不会让一颗热爱艺术的心感到失望。正所谓:乐(音乐)海无涯乐(快乐)作舟!

【参考文献】

[1]肖艳华,卢珊珊,吴贞.新形势下音乐艺术教育的路径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李丽.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教

育与职业,2006(12).

[3]张晓楠.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0(04).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愉快教学高职院校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