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先生”走进小语课堂

2016-07-05 16:24景柱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先生小先生制传统教学

景柱明

【摘要】让“小先生”走进小语课堂,有利于增添课堂活力,助推课堂效果。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 以陶行知所倡导的“小先生制”为载体,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传统教学 小先生制 载体 作用 策略

【正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目的就是将完整、系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看不到儿童应有的灵气和活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們在课堂上也注重了关注学生的参与,但是很多时候感觉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弱化。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这一教育思想,我们开展了《让“小先生”走进小语课堂》的相关研究,现将研究中的感悟总结如下:

一、小先生制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学生。”他还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理解的就是学生也可以做教师。“小先生制”是陶行知普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现。“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自主高效”——这种新型的“小先生”制,就是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承担角色,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二、小先生制在小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推行“小先生制”,倡导“自主高效”,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小学生特别羡慕老师,也爱模仿、会模仿。学生获得做小老师的机会,是他们觉得引以为荣的事情。为了做好老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事先体验是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的收获。这样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2.推行“小先生制”,倡导“先学后教”,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推行“小先生制”,倡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每一位学生在成为小先生前,在准备教授内容时,就需要翻阅大量有关资料,自主学习有关知识,在教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然会主动想法及时解决,从而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3、推行“小先生制”,倡导“小组合作”,能培养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

推行“小先生制”,学生成为小先生,在准备教授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也培养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在准备教授内容时,往往需要与他人团结互助、共同探讨。在教授过程中,与他人共同促进。从而感知到教学的快乐,逐渐培养了团结互助、“即知即传人”的思想。

4.推行“小先生制”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师生关系,他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推行“小先生制”,学生成为小先生,有机会亲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从而逐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让“小先生”走进小语课堂的策略

1、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在课堂里让每一位学生争当“小老师”的角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备课时,就注意去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给学生当小老师创造机会。比如,在教学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老师》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提前让几名能干的学生先去读读课文,把刘老师艰难地写板书的场景和追风筝的场景,练习在课堂上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给其他同学看。再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我们可以找到家住农村的的孩子,在家附近找一些爬山虎的实物,让他们事先观察,认识爬山虎的外形特点,在课堂上做好小老师来讲解。这样,逐步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争当优秀“小先生”,让他们感受到当“小先生”的乐趣以及展示风采后的成就感。

2、制定优秀“小先生”的评价机制。

(1)班级里有相应的优秀“小先生”的标准:①声音洪亮:讲解时的声音能让全班同学听清楚听明白为底线。②思路清晰:组织讲解时,严格按照读题——审题——解题——口述四大环节进行。③体态大方:学生上了讲台,应该先环视一下同学们的精神状态,等同学们注意力都集中了,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不影响其他同学看黑板)进行讲解。④有礼有节:讲题前,先向大家道一声好,讲解结束后要谢谢大家能够认真倾听。⑤互动交流:讲解时必须和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参与到四大环节中来。

(2)班级里制定一些奖励制度,可以每月评选一次,对表现好的学生授予“优秀小先生”的荣誉称号。

3、鼓励“小先生”上讲台讲课。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先知”学生上台展示,以“小老师”的形式进行,由学生轮流上台教生字。所教的内容涉及字音、字形结构、意义、组词等各个方面,由学生自己确定每一个字应掌握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台下每一位同学有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向这位小老师提问,小老师可以自己回答,可请同学回答,甚至叫老师回答。台上的小老师有错误。台下的同学也可指出。这样,我就把生字教学的任务分解到了同学的身上,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生字,变为主动地自学生字。

4、倡导“小先生”答疑和“小先生”互助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学生知道,身边到处都有老师,自己也可为师。小先生答疑可以课堂内进行,也可以课堂外进行。课堂内,学生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担任教师角色作出解答。课堂外,安排某些学生对某部分知识认真准备,对其他同学的疑问作出解答。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推行“小先生”制,倡导“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能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增强学习兴趣,真正让课堂高效起来。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佚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邵瑞珍、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3]任艳 《小学语文教学》, 2013, 34期

[4]孙卓霞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1, 12期

猜你喜欢
小先生小先生制传统教学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小先生制”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学生班级管理自制制度
让儿童教儿童“小先生制”之混龄活动理念实施研究
高效课堂里的“小先生”
以“小先生制”为载体建构校园自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