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6-07-05 16:38王光敏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王光敏

【摘要】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文学性的学科,语文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基本的支持。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需要认真对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阶段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双向互动的过程,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沉闷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打造活跃的语文课堂。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多时候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则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是神游千里。学生需要教师催着学习,需要教师天天耳提面命才能完成作业,在此种教学形式下进行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也是如此,小学阶段除了要传授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以外,还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能够更好的学习。其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习惯,知识的掌握不是只靠听就可以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听教师的讲解还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除此之外,孔子还提倡教学相长,因此在学习中学生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采用鼓励教学法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很关注自己在教师和其他同学面前的形象,在很多时候都渴望表现自己,其实语文课堂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说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下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标注出一些新词新字,查一些作者的背景资料,然后对课文进行分段等预习工作。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先请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在由其他同学指出新学的字词以及涉及到的成语、熟语、谚语。另外再让其他的学生站起来讲解一下自己所掌握的关于作者或者是作品的背景知识。

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并且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肯定和鼓励的眼神、点头示意、微笑肯定等等,甚至是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口头的表扬,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学生们都是待开发的璞玉,只要教师能够正确的引导学生就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另外,教师要掌握批评的艺术,很多教师认为小学生普遍调皮所以训斥对其来说是家常便饭,因而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加注意,当堂予以斥责。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给说过“毁掉一个孩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当众批评他。”由此可见,当众批评学生会给学生造成多大的困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既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还需要教导所有学生不要随意取笑别人,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取笑就可能在别人的心中留下一个伤痕。因此教师在学生出现状况的时候应该及时教导其他学生给予别人关怀而不是嘲笑。

三、分析学生的特点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是决定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教育学家布鲁纳曾在《关于学习的学习:一份会议报告》中指出:“世上不存在唯一的最优化教学程序,只能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出发,设計与之相称的理想化程序。”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基础环节,在备课中就需要教师认真的备学生,也就是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心智状况、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氛围、学生在学习上的特点等等,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学生的真实情况的条件下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效率。

要想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就要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并不是因为不想配合而是因为学生害怕出错、害怕出丑。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就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情况下合理设置问题。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提问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针对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就需要找一些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以起到带头思考的作用。

另外,现代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社会一直在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方面素质良好的创新性人才。万马齐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对一些发散性的问题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想出更多的答案,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四、注意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语文是我们汉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文字体系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的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语文的学习也并不只局限于课堂之内,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点滴积累,比如一些词语、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等等,都需要学生在生活中用心学会积累。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建立一个语文知识积累本,把他们在生活中积累到的知识积累在笔记本上,然后在每一节课的课前或者课后与学生共同分享。每天一个成语小故事或者是一首简短的古诗词、一个优美的句子等等,从而在班级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与人文气息也是一门充满乐趣和智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不只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场所,也是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为小学生阅历很少像一张干净的白纸,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作家的励志故事或者好品格好习惯来教导学生,为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给予学生最真诚的关怀,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让学生能够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能够热爱语文,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使其将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