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6-07-05 21:05王亚青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影响

王亚青

【摘要】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保护功能和发展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建议引导发挥其积极影响,限制其消极影响,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以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以及高校的和谐建设。

【关键词】同辈群体 大学生 影响

同辈群体广泛存在于大学当中,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也是大学生从家庭向社会转换的重要场所。它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价值观形成、兴趣爱好培养以及社会化等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高校不能无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存在,而应该让它在维护大学系统的稳定和均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同辈群体是“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1]具体是指由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一致,且年龄相仿、地位相近的经常在一起交往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大学生作为成年人,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而与他们最贴切的社会就是同辈群体,大学生需要学会进入、融入同辈群体并在群体的大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彼此的影響使整个群体本身构成个体人际环境的一个重要要素,大学生在群体当中逐渐产生心理认同,实现自身的各种需要。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同辈群体形成的原因。

二、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其个体成员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培养全面协调的发展性人才。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聚在一起,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分享知识和成果,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难题,从而促进了个体兴趣爱好的发展。大学生的个人喜好不同,这无疑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其自身的全面与协调。心理学家芬达的研究表明,由高成就动机组成的同辈群体的社会责任与学校文化一致,成员之间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追求更高的目标。[2]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让自己显得更突出,却往往忽视了集体的作用,然而,在与同辈群体交往中,大学生逐渐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行为规范,学会合作、帮助、理解和宽容,在一些集体性质的社团活动中也会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当个体的利益与群体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大学生个体会为了保证群体的利益自觉调整这种冲突主动放弃自己的利益,从而使群体的利益得以保全。因此,大学生同辈群体有益于对其个体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发展。同辈群体作为“群体”的概念划分,本身就是社会化的非正式组织,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频繁,就像与社会中的人交流,但这种关系更为亲密,因为他们彼此之间能从对方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大量的社会信息,这种交流直接、便利,满足了大学生的知识需求,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捷径。同时,大学生在群体中锻炼与人交往、竞争合作、自我表达、沟通交流等社会能力,为就业或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同辈群体相较于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说,更能够满足学生对平等、尊重的需要,它可以弥补亲子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为大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现自己提供了积极的场所。由于在校一些大学生会有自卑倾向,甚至有些同学会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同辈群体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每个成员都可以有自己更创新的想法,并在群体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群体的发展。此外,大学生在群体中重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逐渐树立自信和乐观的心态,形成健全人格。

(二)大学生同辈群体对其个体成员的消极影响

1、一些同辈群体可能形成与当下社会主流文化相悖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根据陈正良的研究,他根据同辈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把同辈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型的同辈群体,一类是消极型的同辈群体。[3]消积型的同辈群体内部承载着打架斗殴、吸毒等不良行为方式的亚文化,这些行为会影响到群体当中的每一位成员,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它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有些群体由于“对他人侵犯行为的过度反击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同时也不利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给高校的校园管理带来危机。

2、同辈群体的压力所带来的大学生个性化的缺失。同辈群体的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心理,[5]它们具有一定的群体凝聚力,但也有群体约束力,个体往往为了保证群体的完整性而受整个群体的压力去做某件自己不愿去做的事。大学生在群体中的妥协可能会使其自身失去很多机会,也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主见,而我们所了解的,一旦所有事物、行为都变得一样,那么这个事物就会逐渐失去它的活力,更不要说创新了。同辈群体对其个体的影响就存在这样的危机。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利有弊,笔者以上所论述的利弊只是冰山一角。大学应该区分同辈群体所带来的正负影响,为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良性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加强对其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尤其要谨防大学生误入歧途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进而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系统的整合。而这不仅是高校自身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戴维·波谱诺.社会学(李 强等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8.

[2]胡文靖,陶漫等.结构功能主义视野里的大学生同辈群体功能双重性研究[J].科技信息,2009(1)

[3]陈正良.同辈群体环境对群少年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4]许菊香,荣梅.同辈群体环境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康宁.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

猜你喜欢
大学生影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