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探究

2016-07-05 21:05司丽娜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发展概况信息化管理互联网+

司丽娜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高校推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建设,进而提高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发展概况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现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有着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始终秉持的重要战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原来的图书纸质版变为现在的数字信息化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互联网信息时代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的学习生活受到重大影响,然而图书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怡然已成为推动互联网时代建设的一种手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实行信息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此进行几点探讨。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简述

1.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周丽娅在《对图书信息管理的几点思考》中指出:图书信息管理是运用图书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理念和计算机技术化管理的科学应用相结合,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知识运用。刘大伟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就是融合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收集、存储、整合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然后不断改善图书馆工作系统,最终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使提供的服务更加快捷有效。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相对创新的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和技术收集、存储、整合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最终实现科学管理图书馆信息化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2.1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向读者提供更丰富的图书资源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趋向多元化、综合化、便捷化,现如今利用数字网络平台服务图书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为读者提供全面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是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目的,图书馆资源来源广泛并且种类丰富,能够充分满足读者的要求和目标。互联网的应用给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数字知识库,丰富了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2.2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构建较完善的互联网数字服务平台,提高数字信息化程度,利用互联网服务读者,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查看和下载图书馆资源,给读者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捷。在读者服务方面用信息化来改善基本的原始服务,推进网络个性化服务,给管理者带来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给学校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知识共享。数字网络平台服务的便捷性,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使图书服务突破围墙的限制,人们通过互联网,不管身处何地,都可以查阅到图书资料的信息,从而实现图书资源的利用和共享,这对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3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了文献信息流通的成本,提升馆藏容量,满足读者多元化借阅需求

高校图书馆由于过去技术条件有限,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往往忽视数据库的建设,使得大量现存的资料无法数字化使用,图书资源处于被动使用地位。现在数字信息化管理是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数据库资源以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和灵活、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师生们的学习、科研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立足于信息时代的重点建设内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便教师、学生以及更多读者的查询,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技术水平与效率。

三、国内外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状况综述

1.国外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概况

国外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起源于21世纪50年代,由于受限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各种信息平台相对都不稳定,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实验阶段,那时图书数据的安全性的得不到保证。196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进行编目工作,这是计算机在图书管理工作中最早应用之一,也是图書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一个里程碑。到70年代中期和到8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大型图书馆开始实行了自动化管理。目前据国际图联规定:在城市主要居民区,步行3-4公里就应有一个较大的图书馆,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较大的图书馆。国外很多城市对图书馆实行数字信息化管理,建立互联网数字资源库平台,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丰富的知识共享。

2. 我国对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概况

我国图书馆在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发展较晚,起步于21世纪70-8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末期的萌芽阶段,开始组织开发信息化系统;80年代初期,实行单机自动化管理模式,主要是采编-流通-检索等,80年代中期进入信息化、数据库阶段,出现大型图书管理系统;90年代中期至今是高速发展阶段,开始朝着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图书馆的信息化从最初的对图书馆业务管理实现信息化发展到图书馆各个部门进行系统和网络化管理。并建立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化明艳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模型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已成为21世纪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信息管理能力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

近年来,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提升了图书馆信息管理方法,另一方面结合新的图书信息形式、载体、类型等开发新的图书管理技术和手段,如网络、数据库、联机分析等,大大超越了以往对图书信息管理的理解框架,从根本上动摇各种组织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

猜你喜欢
发展概况信息化管理互联网+
屋顶轻便型速生草坪建植研究探讨
浅析大号基础学习中重点与难点
蒙医药特色与发展思路
商洲枳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