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古代信访制度的功能

2016-07-05 21:05李思敏普娇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百姓矛盾官员

李思敏 普娇

【摘要】纵观我国古代的信访活动的发展历程,总的来看,我国古代信访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维护皇权统治,保持社会稳定。封建时期的君主为维护其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对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严密的控制,信访活動成为了中央获取民间信息、了解民间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使得下情得以上达。同时通过信访活动解决纠纷、化解冤情,有利于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避免阶级矛盾尖锐化威胁到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关键词】古代信访制度 功能

一、古代信访制度演进

信访活动是古代君主用于完善纳言献策机制的方式,古达君主也知道不可能所有的官员都尽职尽责,统治者会考虑到地方官员可能会出于私利制造出冤案错案。因此,必须设置一种特殊的制度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防止出现大量的冤假错案,引起阶级矛盾激化,威胁到社会秩序的稳定等。信访活动都是为实现下情上达而设立的,同时也作为信访制度延续流传下来 。我国的信访传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尧舜在位时期设“进善之旌”、“敢谏之鼓”、“诽谤之木”。虽然形式各异,但此时信访活动的主要功能是听取群臣百姓意见,君主广纳建议来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为政的失误。西周的肺石和路鼓制度就是西周法律对上访活动的明确规定,是底层老百姓申诉和平反冤情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政府对各级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渠道。既为百姓洗雪冤情提供了方便,又可惩治贪官污吏,减少了冤假错案。汉代的“诣阙上书”是越级上访的典型,这种越级上访活动对于遏止地方官吏办案不公、调和社会关系和巩固统治者自己的政权和法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代的“投匦”、“邀车架”、“上表”等制度、宋代设立专门的信访机构“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明代的” 叩阍”制度以及清代的“京控”制度,是统治者为了了解民情民意、监察官员、维护国家的统治在国家制度上的一种设计,对维护统治阶级政权和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二、古代信访制度的功能

纵观我国古代的信访活动的发展历程,总的来看,我国古代信访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维护皇权统治,保持社会稳定。封建时期的君主为维护其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对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严密的控制,信访活动成为了中央获取民间信息、了解民间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使得下情得以上达。同时通过信访活动解决纠纷、化解冤情,有利于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避免阶级矛盾尖锐化威胁到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二是对官员进行监督,减少冤案错案。通过信访制度,一方面为有冤屈的人提供平反冤情的合法渠道,给百姓以正义的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对地方官员形成了制约,百姓的信访活动对地方官员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督促地方官员遵纪守法,减少黑暗腐败

(一) 维护皇权统治,维持社会稳定功能

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有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严重的将威胁到执政者的执政地位。信访制度是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应有的一套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和对立的制度设计,也是社会情绪不满的宣泄口和社会安全阀。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王朝专制统治中,信访制度给了百姓一条可以宣泄不满和冤屈的渠道,这确实为高压统治起到了一定的简要作用,避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信访活动解决纠纷、化解冤情,有利于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避免阶级矛盾尖锐化威胁到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二) 调解和救济功能。

我国古代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会采取一些措施安抚农民阶级,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威胁其统治。平民百姓遭受到重大冤屈或者是纠纷无法解决,利益遭到重大损害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线,所以我国古代信访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调解和救济的功能,“路鼓”制度、“肺石”制度、“公车司马府”制度、“诣阙上书”制度、“登闻鼓”制度和“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及”京控制度“等一些信访制度设立的初衷都是是为百姓提供调解和救济的渠道,让百姓有伸冤的门路。

(三) 监督功能

在我国古代,信访制度的监督功能最为凸显的是西周时期的“肺石“和”路鼓“制度,包括后来的”公车司法府“、”诣阙上书“、”登闻鼓“、“投匦”、“京控制度”都是中央监控地方官员的途径。中央根据民众的冤情对地方官员进行惩治,让老百姓对官员进行监督,减少官员为了私利迫害百姓。

(四) 沟通功能

从尧舜、先秦时期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再到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种形式的信访活动以及信访机构的设立来看,我国古代信访沟通功能更多的是体现在对重大冤情的回应上,更偏重于下情上达,沟通的单向性比较明显。尽管在我国古代实行封建专制统治,人民自发参与政治的途径和范围及程度非常有限,但“进善旌“、”敢谏鼓“、”投匦“、”上表“等信访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古代人民与统治者直接沟通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阮青(注释).淮南子:注释本[M].华夏出版社, 2000.

[2]阮青(注释).淮南子:注释本[M].华夏出版社, 2000.

[3]赵立程.儒学十三经[M].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1.

[4][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疏,陆德明音义:《周礼注疏 》,录于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0册,上古籍出版社,,2003 年1 月, 第575 页.

[5] [汉] 郑玄注, [唐 ]贾公彦疏,陆德明音义:《周礼注疏 》,录于 《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 90 册,上古籍出版社,,2003 年1 月, 第624页.

[6]隋书·卷二十五志·第二十·刑法[M].

[7]曹漫之.唐律疏议译著·斗讼[M].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

[8]徐继敏.行政信访的功能分析[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8(5):135-141.

猜你喜欢
百姓矛盾官员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百姓看家“风”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