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2016-07-06 04:47孙鹏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综合素质

孙鹏

摘 要:钢琴教育一般始于学前教育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掌握各种技能,有助于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创造性地提出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方式,以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属于我国的基础课内容,钢琴课的教学是我国学前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音乐表现力的传递,需要注重学生音乐技巧的提高,而这往往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提升的能力。若要提升钢琴学习者的内在品质,形成良好的演奏技巧,其钢琴表现力必不可少,这是对钢琴学习者重要的指导内容,也是学生演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钢琴学习者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钢琴演奏人员。

1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内涵

1.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1)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音乐表现力中的重要内容是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这种能力一部分源于先天的因素,还有一部分是经由后天训练和培养而形成的。在对学生进行钢琴音乐的感受力的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音乐,感受旋律,感受情感的表达,这种感受力比直观的文字表达更加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学生通过倾听,提升其敏锐的听觉感受能力,以有效提高对音乐的切身体会。学生具备了敏锐的听觉能力是提高演奏技巧的基础,如果要将音乐的表现力娓娓道来,还要通过专业的训练与技能的掌握。

(2)在音乐的表现需要有心灵的共鸣。将音乐的外在表现与内心的真实体验相结合,继而丰富音乐的表现内容,在听众和演奏者中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感受旋律在变化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实现音乐带给人的独特的艺术修养和审美价值。在声音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钢琴音乐本身有充分的认识,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演奏的技巧,根式学生进行感情的表达,这将有助于提升钢琴教学的现实意义。

1.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音乐本身是充满魅力的,对于音乐表现力的感受,需要师生首先具有感性认识,继而在对音乐常识和背景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对音乐的理性判断。对于音乐的感性认识,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就是能够体悟出音乐本身所要传递出的充沛的感情,没有感性的演奏只是音阶的堆凑,很难演奏出悠扬而经典的作品。钢琴音乐作品在表现的过程中,所要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反映的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上,是需要对音乐本身有所理解的,而且这种理解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深的。作品本身是文字化是平面的,但是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掌握作者创作背景、个人生平,才能深入剖析音乐要素,达到理解其思想内涵的水准。不同的个体在理解音乐元素上是有差异的,但在总体上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演绎作品本身。

音乐演奏过程中有一项内容是联奏,这是钢琴演奏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只有保证不间断的演奏出所有音符,才能实现节奏之间的更替与连贯。钢琴演奏追求技巧的娴熟、声音的圆润、曲调的连贯。学生只有具备了对音乐的深层理解,才能实现充满情感的演奏,以达到增強音乐表现力的目的。如果学生在演奏音乐的过程中,缺乏对音乐本身的领悟,只是死记硬背节奏和音符,一定会降低音乐本身的魅力,从而不能实现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可见,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前期,需要提高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力、理解力,要注重对学生音乐领悟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表现力。

1.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

音乐是流动的语言,在演奏的过程中教师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需要经年累月不断充实而丰富的,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在钢琴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辅以比喻、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想象的能力。可见,教学过程中,音乐想象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拥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在演奏美好的人生、经典的作品,而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只是生搬硬套节奏与旋律,自然无法将刚钢琴音乐的美好和情趣传递给听众。

2 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

音乐表现力主要是指对音乐作品在音乐美和理解力上面的延伸,这需要演奏者具备极强的演奏能力,以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并用有效的方法打动听众,使听众在内心上产生共鸣的过程。钢琴演奏是高雅的艺术,这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音乐表情语言,还有具备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表现力。作曲家通过创造将其个人的喜怒哀乐寄情于音乐符号,而钢琴演奏者的任务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再创造,积极的发挥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实现传递作曲家情感,甚至达到超越作曲家的境界。钢琴的演奏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琴演奏者水平的高低,表现力强的钢琴演奏者能将作品表达向纵深方向发展,探索作品更丰满的意义。

因此,钢琴教学、钢琴教师的责任重大,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音乐表达力和感受力的培养,使学生创造性地展现音乐形象,实现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在开始学习和演奏时,只是僵硬的弹奏节奏、时值、音符等,机械的记忆无法传递出音乐本身的美感,更无法感动自己、陶冶听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立体展示作品,完美呈现作品主题,鼓励学生勤学多练,立足眼前,展望未来,以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己任,培养出大气、综合性的钢琴演奏家。

3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方式

3.1 提升学生钢琴的基础素质

学生在进行钢琴技巧的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基础知识和个人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指对音乐的表现力、对音乐的理解力,这种素养是为学生深层次学习和提高表现力奠定基础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学生内心的呼唤,培养学生用心来聆听音乐、用思维来扩展音乐,以通过钢琴去的演奏来演绎乐曲本身的内涵。听觉能力是钢琴演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个体差异使每个人多同一部作品的感受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慢慢分析作品,强调听觉训练和音准。这是不断反复的过程,只有通过多听多练才能领悟音乐本身的内涵,才能形成对音乐的直觉和领悟力。教师在钢琴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演奏的过程中传递出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是音乐的表现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由,并培养学生将对乐曲的理性表达和感性意境紧密结合。

对于音乐本身的处理过程,需要依据旋律从细节入手,整体把握节奏。音乐表现离不开其自身的感染力,离不开音乐中思维的内涵,只有对多种音乐手法充分掌握,不断积累对音乐的感性了解和理解判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展开对音乐的联想与想象,才能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3.2 提升学生钢琴演奏的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具体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无论在乐器的学习中,还是在钢琴的学习中都是可以充分把握节奏的。学生具备的基础的音乐素质,包括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对乐理常识的认知、对乐谱含义的识记和对作者意图的领悟。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要形成鲜明的感情线,把不同的分句用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这才能实现对艺术高境界的体悟。很多时候学生不能深层次理解音乐、把握节奏是缘于以下情况:首先是对音乐速度和节奏的把握不当,其次是对音乐快慢和分寸的把握不当。这会使音乐缺乏表现力,要提升嘘声(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演奏技巧,就要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以实现对音乐得细腻表现,还要注重对音乐的完全诠释,将手指的力度与身体的节奏与所要表达的乐曲和二为一,推动音乐的变化与情感的起伏巧妙结合,以叨叨提升演奏水平的目的。

3.3 提升学生音乐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需要通过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力得以提升的。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力,是指在培养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践能力。若要对钢琴技巧有深刻的领悟和掌握,需要对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年龄的学生有极强的可塑性,对新事物有极佳的接受能力。要对他们讲授乐理、读谱等常识性知识。首先,增强学生对琴谱的学习,标记乐谱上的每一个符号,保证做到指法正确、坐姿规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严格管理,制订学习任务,严格按照乐谱弹奏。没有标明指法的乐曲,要在掌握指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系与设计。在音乐的领域是有规则可遵循的,钢琴的学习会对学生形成触类旁通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在任何音乐领域中都如鱼得水。要注重音乐表现力的提升,要通过反复实践来提升能力,增强舞台的表现力,提高舞台的驾驭能力。教师通过与学生深入的接触,一对一的授课,鼓励学生多表演多上台,全方位的展现音乐和个性之美。

3.4 提升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只有提高综合素质和音乐修养,才能成为高水平的音樂演奏者、钢琴创作者、表演艺术家。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其科学文化知识和音乐专业素质,个人音乐审美素质与心理承受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学习钢琴等音乐课程,对于丰富其专业素质和情感体验大有裨益,这种技能是与一般文化素养和音乐文化素养一脉相承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在和学生共同感受、体验、传承音乐之美的过程。两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音乐产生共鸣,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钢琴技能。可以说,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教师要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情感体验,学生要注重情景交融的演奏音乐,体会旋律中传递的美感与文化,切实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茅青,关琐.茅青释疑但昭义钢琴教学秘诀[M].台北:书艺出版社,2005.

[2] 张慧,周冬梅.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5(5).

[3] 连萍.素质教育观下的高等师范钢琴教育[J].钢琴艺术,2003(11).

猜你喜欢
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浅谈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