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

2016-07-06 08:15钟令青
艺术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游戏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策略

钟令青

摘 要:近几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速度惊人,用户量急剧增加,已然成为文化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国内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游戏设计及开发人才需求量很大。而与此同时,游戏开发专业毕业生却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市场与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关系,令人深思。本文从游戏产业快速发展背景出发,总结和分析了现阶段中国游戏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游戏专业教育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游戏设计;专业教育;问题;发展策略

0 引言

德国著名的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人生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就是游戏,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根据《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数据可知,2015年中国游戏用户数已经达到5.34亿人,同比增长3.3%,实际销售收入14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足以可见中国游戏产业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相比于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游戏设计人才严重不足。多数游戏开发企业不惜高薪招聘游戏设计及开发人员,而与此同时,高校游戏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非常难,巨大的反差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游戏设计专业教育已经存在诸多问题,并且严重阻碍了游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国内游戏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游戏产业发展迅速,已然成为文化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就目前而言,国内高校在游戏设计专业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1 专业方向不明确

从国内高校计算机类游戏软件专业培养目标来看,往往过于注重学生游戏程序设计技能,因此,在开班游戏软件专业时,仅仅是在传统软件技术专业基础之再增加少数几门游戏相关的课程。专业课程设置上,简单认为学生进行游戏软件开发只需要掌握几门开发工具便可胜任。但是,随着游戏细分市场不断增加,仅从程序设计角度而言,游戏软件开发就可分为2D、3D网络游戏开发、手游开发等多个领域,涉及十余种程序员岗位。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得是,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根本无法涉猎并精通所有领域知识,而专业在培养方向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继而导致学生因技术专长无法满足游戏市场需要,而在就业时不能顺利就业。

1.2 课程体系陈旧

专业课程设置上,国内很多高校会加入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由于游戏产业在国内发展时间短,游戏方向专业教师比较缺乏,授课方面往往会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从根本上来说,计算机专业教学与游戏设计及开发专业课程尽管相同,但是教学深度及侧重点上均会有很大差异,而在实际教学中,几乎完全照搬计算机专业教学,生搬硬套至游戏软件专业教学,整个课程体系中仅仅加入了部分游戏概论、策划等相关课程,根本无法体现专业培养的明确性,不能表现出游戏设计、开发与课程体系的紧密关系。课程体系不能紧跟市场需求,是目前高校游戏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2 中国游戏设计专业的发展策略

高校为了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采取了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而培养游戏软件专业型人才也应该采取这种教學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作者根据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即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环节。

2.1 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以明确培养目标为首要任务,从而对整体培养体系的创建进行指导。人才培养目标在确定之前,应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有行业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发展趋势,另外,还要明确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关职业资格及学生就业去向等。同时,关注行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职业院校的培养现状,从而明确专业定位、专业服务等所面向的岗位群体及其培养目标。

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时,不但要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等进行培养,还要重点体现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2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确认后,便要创建专业课程体系,例如选择和组织培训课程内容。目前,国内高校对游戏软件课程体系的基础课一般是以计算机、数学以及电子等课程为基础,而专业课一般是以软件开发类的课程为主,不但缺少开发技术与游戏设计相结合的课程,而且缺少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对此,应该通过确认培养目标,将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积极引进新的相关课程,确保课程全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还可以将多门相关课程进行合整,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略减一些非必要性内容,充分提升课程所承载的效率。

2.3 实训环节

在游戏软件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协作精神等。实训可合理分为两个方面,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校内实训可根据专业情况开设与专业课程匹配的综合性实训课程,采取模拟企业工作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多门专业课程知识进行综合操作,独立协作来完实训目标。学生通过独立协作解决问题时,能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采取最好的解决方式,不但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累积经验,还能够达到培养其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另外,在各个小组的协作互动时,体验实践项目开发过程,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协作沟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校外实训主要是将校内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从而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完善知识结构。

3 结语

高校在培养游戏软件专业人才的同时,应该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院校与企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将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完善教学方式,加强实训操作,摸索游戏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教学模式与新培训方法,从而为游戏软件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姚杰,伍凤.国内课程教学游戏软件设计的研究现状[J].现代妇女(下),2015(01).

[2] 毛如进.中职计算机课程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 殷西祥,朱先远.数独游戏在Android软件开发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4] 刘邦权,屈卫清,熊松泉.游戏软件开发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

[5] 黄锐.多专业协作的高职游戏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艺术科技,2013(08).

[6] 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游戏化学习行为特征之个案研究及其对教育游戏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02).

猜你喜欢
游戏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策略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探讨
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焕发生机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分析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