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废旧自行车回收处理

2016-07-09 21:52徐盛蔡莉陈雅雯吴鸣华
市场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校

徐盛 蔡莉 陈雅雯 吴鸣华

摘 要:随着新生与毕业生的不断更替,各高校车库的废旧自行车不断增加,对学校的空间利用及美观整洁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以江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车库管理人员等方式了解各方对废旧自行车的处理意见。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获取自行车材料的相关产业信息,并用EXCEL、E-R等软件分析废旧自行车的回收处理状况。最后,根据调查数据、访谈结果、文献资料的整合,得出合理的高校废旧自行车回收处理方案。

关键词:高校;废旧自行车;回收与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31 -04

一、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发突出。在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报告中,中国首次将能源和节能低碳列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但高校闲置自行车问题却与节能减排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高校自行车闲置问题亟待解决。

(一)题背景

江南大学新校区到现在为止投入使用13年,校园中存有大量的废旧自行车。自行车堆积现象不仅占用学校空间,浪费资源,也对高校秩序管理及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调研,寻求适合高校处理废旧自行车的方案。

(二)研究意义

由于江南大学面积较大加之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多,学生的自行车需求量增多,随之而来的自行车堆积问题也愈发严重。本文主要在现有高校自行车处理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工业设计等多种解决方案,让闲置自行车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更对提高大学生的节约能源和循环再利用等环保意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可行性分析

废弃自行车长期闲置无人认领,是占用校方土地的行为。本小组在调研过程中查阅了法律资料,咨询了法学院的老师,得到校方可以贴出公告让学生认领闲置的自行车,在一定期限内废弃自行车无人认领,校方将有权处理掉。另外,学校可以将废旧自行车回收处理作为一项活动来实施,既解决了人力问题,又让同学们参与其中,养成良好的资源节约意识。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J.H.Lin,T.C.Chou,Chyi-RenDow在《A Geo-Aware and VRP-Based Public Bicycle Redistribution System》中提出,可以采用公共自行车来解决闲置问题。公共自行车系统(PBS)已发展为短距离运输作为大众运输系统的一部分。在PBS中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在自行车通常需要不同的站是持续和广泛的监测和重新分配。

Lin,J.-R. and Yang,T.-H.于《Strategic Design of Public Bicycle Sharing Systems with Service Level Constraints》阐述道,将废旧自行车回收、加工、租赁、销售“一条龙”经营,并希望通过公共自行车共享系统的战略设计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陈胜伟、陆健在《废弃车循环利用:让自行车“绿”起来》中提到,浙江林学院师生将废弃自行车维修后统一组建成“绿色”自行车,学生经过申请等方式获得使用权。该学院老师认为,如果能够将学生的废弃自行车统一处理,使这些资源继续发挥作用,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促进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

谢盼盼在《校园二手交易市场分析》中从供需客观条件、营销方式、渠道建设、交易方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学生二手市场,发现学生追求时尚的同时倾向于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二手产品。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和认可,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购买二手自行车可以加强资源再利用和保护环境。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一)获取数据的方法

1.文献收集法

阅读有关二手自行车、废旧服务、自行车交通等方面的书籍,搜集设计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参考文献,为分析“校园废旧服务设计研究”做准备;通过互联网查找国内外有关校园废旧服务设计特别是校园废旧自行车的相关案例,填补书面资料的不足。

2.半开放式访谈法

半开放式访谈具有明确目的性,但非结构式访谈那样开门见山。在车库中,与被访谈者有互动,不像问卷调查一味地一问一答,而是融入到对话中,让被访谈者感觉到笔者的专注。

3.统计分析法

统计收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校园废旧自行车的需求要素与设计方法。研究主要以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为主,主要的方法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进行设计。

(二)分析数据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于废旧自行车的态度和看法,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在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历时三天共发出纸质问卷300份,收回纸质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网络问卷收回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476份。

我们将回收的问卷整理录入数据,用EXCEL对整理的数据做了分析,结果如下:

1.废旧自行车产生的原因

(1)车子有故障,未及时维修

学生购买的自行车通常以实用为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车子故障是常有之事,学生忙于学业等未及时修理,久而久之,车子不能正常使用,最终遗弃成废旧自行车。

(2)在外实习,随意放置

大四的学生们课业轻松,忙于实习找工作,在校园的时间明显缩短,因而用到自行车的机会不多,自行车就被放置一边,失去了效用,时间一久,便成了废旧自行车。

(3)毕业后遗弃

毕业生们在毕业季都忙于找工作、毕业论文等事宜,没时间或不知道怎么处理自行车,而遗弃却成了解决这一问题最方便的方式。

2. 废弃自行车的影响

(1)影响校容,破坏环境

校园里被遗弃的废旧自行的随意放置、落满灰尘会给优美的校园环境减分。风吹日晒导致的生锈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

(2)占用停车位,造成停车困难

学校的停车位是有限的,而废旧的自行车却越积越多,无人处理,同学们找不到车位,会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3)增大后勤部门工作量

废弃自行车长期被闲置无人认领,后勤部门不能随意处理,又得维护好车库的秩序,这给后勤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4)浪费资源

许多废弃的自行车都只有一点小故障甚至没有故障,只要清理下就能使用,却因各种情况被遗弃无人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建立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必要性

由数据可知70.5%的受调查者表示,废旧自行车对停车位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得以处理,将会产生很多新车位,减轻学校管理难度,所以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很期待。

四、处理废旧自行车应采取的对策

(一)租赁制度

1.自行车旅游

随着电动车和汽车的普及,自行车渐渐从代步工具转为休闲运动工具。游客可以利用自行车游览观光,摄影拍照,体验旅行的乐趣。

无锡市风景优美,旅游景点众多。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临近三国水浒城,吸引多方游客。大学里的废旧自行车,可以整装成旅游车,提供游客使用。在与旅游景点负责人协商后,将自行车放置景点门口,收取押金和租赁费用;同时,也可以协商包含自行车租赁费用与旅游景点的优惠套票,进行促销。

2.校园租赁

纵观多方研究,对于高校自行车的管理,不论从便利还是经济上,自行车租赁都是自行车管理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但事实上,自行车租赁服务在高校并不顺利,开办过此类服务的学校较少且未能延续这个项目,譬如西南财经大学。原因涉及到校方地理位置、学校大小、租赁管理等多种因素,成功的机会不高。

在仅有的几所高校中却有一两所极具代表性的院校,他们的校园公共自行车租赁很有研究的价值。例如:厦门大学公共自行车系统。基于厦门大学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成功经验,融合江南大学自身特点和学生体验,特设计如下管理系统:

(1)初步想法

本系统为简单起见,同时由于精力和时间限制,采用了数据文件的数据储存方法。本文考虑了仅有一个工作站的情况,不考虑数据文件间的同步问题。

(2)软件需求分析概述

本系统的工作范围仅限校园,提供自行车借还、管理等服务,服务对象为学校里的师生们。目的是为校园工作人员、师生提供便利,使工作更加有效和愉快。同时,采取实名制租赁,可以吸收有技术的学生从事兼职看护,将校园自行车租赁办成大学生自己的事业。

①软件结构设计

为进一步说明本系统的事务流程,我们做出了本系统的事务型软件结构图(E-R图)如下:

②功能需求与模块的关系

为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主要模块的分配关系,下面以矩阵图说明:

(3)人工处理过程

①人工借还

本系统要在服务站设置值班人员,用户来借还车时,为用户派用或者回收车辆。

②人工寻车

每日整顿车辆时,要求值班人员根据当日未归还车辆表去查找缺失车辆。

③尚未解决的问题

本系统应用于一个自行车服务站的情况,对于多个服务站,本系统暂时无法胜任。

(4)数据库结构设计

系统E-R图:

(5)逻辑结构设计

①各数据项的逻辑结构设计说明

实体:用户User

实体:使用记录

实体:服务人员

实体:自行车

②系统逻辑结构图

(二)回收制度

高校可在官网发布回收废旧自行车的通知,确保同学都知晓此消息,再落实到各个园区,回收废旧自行车;或者通过社团组织低价回收废旧自行车、建立二手市场,放在校园平台APP让学生自主交易。

1. 统一变卖

将回收的自行车统一变卖是一份可观的收益,收益可用作各大公益活动,甚至可以成立一个自行车公益基金,将这部分的收益捐给学校里需要帮助的同学。该方案的优点是较为省事,在达到废弃自行车处理的同时还能帮助到同学;缺点是没能将废弃自行车的利用价值达到最大,有些没有任何故障的自行车也被当作废品变卖较为可惜。

2.回收加工

回收而来的废旧自行车学校可选择自主加工或承包给外部工厂再制造。

产品回收方案如图所示,主要包括3个过程:(1)废旧产品的收集;(2)废旧产品的再加工;(3)再生产品的销售。

当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由回收处把废旧产品收集起来,对废旧产品进行初步处理,例如按新旧程度分类、清洗等,然后运输到工厂,在工厂选择多种回收处理方案,如修理、整修、再制造、材料回收等。

3.回收利用

自行车回收材料的处理比较简单,普通自行车是钢铁和橡胶组成,废钢铁是眼下回收行业热门种类。目前江苏统一废铁价格在1000元每吨左右。网上回收废旧自行车轮胎的报价为 500~1400元每吨,需求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

以学校为单位将校区需要回收的自行车集中,每毕业一批学生,将会有至少500辆的车子等待处理,提高废弃自行车的回收率,能更好地利用资源。

4.学生创意加工

针对废旧自行车,变废为宝也不失为很好的方法。譬如,天津大学就曾利用学校堆积的废旧自行车制作成路牌、演讲台、架子鼓、婴儿车等作品。这种将资源再利用的做法节约能源,同时符合经济最大化理念。而这些艺术品可以成列展览或再次投入使用,也能给设计行业带来不少启发,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废旧自行车回收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探讨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又称反向物流,是指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与传统的供应链反向,为了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其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以及相关信息从消费点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因此,特设计高校废旧自行车的逆向物流如下图所示:

五、结语

废旧自行车属于静态交通,与校园动态交通、景观、人的行为模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目前高校校园、校区规划的面积较大,学生来往于各功能区的距离较长,让学生放弃自行车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加强对废旧自行车的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半开放式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并对数据进行多方面分析,结合江南大学的自行车管理现状,提出了租赁制度、回收制度等方案。1.自行车旅游结合本地旅游业发展现状,同时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和发展经济的效益;2.借鉴厦门大学公共自行车系统,融合高校自身特点,设计出自行车租赁的管理系统,利用E-R图和逻辑结构图介绍本系统的业务流程,将自行车租赁系统完善;3.通过对高校自行车回收逆向物流模式的探讨,回收废旧自行车可延续技术应用如二手市场和APP软件,由高校统一回收,自主加工或承包给外部工厂再制造,实现有针对性的循环利用。

对于废旧自行车的回收利用,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能为学生提供兼职岗位,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提出的方案、建议和具体措施可以为校园闲置自行车的有序管理奠定基础,同时给高校的相关部门提供参照依据,打开新的思路,早日消除废旧自行车问题,让校园环境更加舒适美丽。

参考文献:

[1]J.H.Lin,T.C.Chou,Chyi-Ren Dow, A Geo-Aware and VRP-Based Public Bicycle Redistribution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2, Vol.2012.

[2]Lin,J.-R.andYang,T.-H.(2011),StrategicDesignofPublicBicycle

SharingSystemswithService LevelConstraints”,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E,47(2),284-294.

[3]韩睿,齐继.北京高校学生对校内自行车租赁消费态度调查—以六所“211工程”高校为例[J].知识经济,2012,(16):66-67.

[4]黄玉.对安大校园公共自行车面临公共物品困境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2,(06).

[5]周东.我国公共自行车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自行车,2012,(10).

[6]赵颖梅,熊微,张伊岚,杨艳丽.关于校园公共服务设计的思考和理解[J].大众文艺,2012,(05).

[7]王建.自行车的“春天”在哪里[N].企业家日报,2013.

[8]葛藤星,王朔. 浅谈大学生校园自行车租赁[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

[9]陈伟胜,陆健.废弃车循环利用:让自行车“绿”起来[N].光明日报,2008-01-08(第6版).

[10]谢盼盼.校园二手交易市场分析[J].现代商业,2009,(09):269.

[11]刘宝亮,再制造产业:在标准缺失中蹒跚起步[N].中国经济导报,2011,(08).

[12]梅哲领,石杜丽,张旭.高校自行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咸宁学院报,2012,(04).

[13]陈薇. 高校自行车管理制度的创新性建议及研究——以四川省各大高校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10):130-131.

[14]丁冰清,丁丽波.仇盛.高校闲置自行车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1):166-167.

[15]陈鹏飞,杨森森,赵琳琳.大学校园公共自行车租赁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0):94-95.

[16]沈翔.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选址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15.

[17]罗婕.祝光湖.刘丽华.周志杰.高校闲置自行车循环利用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

[18]王一凡.开封市自行车旅游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徐盛,男,江苏宿迁人,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蔡莉,女,江苏盐城人,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陈雅雯,女,福建晋江人,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吴鸣华,女,江苏南通人,江南大学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