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

2016-07-12 09:4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肠外营养营养支持肠内营养

李 辉

(铁岭职工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对比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

李 辉

(铁岭职工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目的 对比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提供思路。方法 本组研究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无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3组各40例,第一组给予肠外营养治疗(PN组);第二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EN组);第三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EN+PN组);对比3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带机时间、每日治疗费用,并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氧合指数、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EN+PN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13±5.72)d,平均带机时间为(7.42±1.64)d,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的每日治疗费用为(218.53±64.28)元,明显低于其他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3组的BMI、氧合指数、总蛋白、白蛋白及APACHEⅡ评分之前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N+PN的BMI、氧合指数、总蛋白用白蛋白均高于其他2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其他2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EN+PN对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营养支持;呼吸衰竭;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常见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多伴有反复感染与明显的代谢改变,病死率非常高。由于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抑制蛋白合成,造成水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低下,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1-2]。大量报道称,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避免器官功能障碍,有助于肺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本文中将对比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提供思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无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57~89岁,平均(68.63±6.29)岁。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②伴有发绀等缺氧症状,经吸氧后未见缓解;③血气PaO2<8.0 kPa。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PN组、EN组、EN+PN组各40例,且各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日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总热量为125.4~167.7 kJ/(kg·d),氮量0.258~0.3 g/(kg·d),脂肪占非蛋白热量的35%~55%,糖类占45%~65%,连续1周。PN组采取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营养支持,24 h内持续输注3 L营养袋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EN组采取口服或管饲喂养方式,通过营养输注泵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EN+PN组分别通过EN和PN方式各提供50%的热量和氮量。

1.3观察指标:对比3组的住院时间、带机时间、每日治疗费用,并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营养指标以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中,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其中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表2 3组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表2 3组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BMI  氧合指数  总蛋白(g/L)  白蛋白(g/L) APACHEⅡ评分PN组(n=40)  治疗前 17.26±6.97 173±13 51.75±6.86 23.38±5.64 21.16±7.34治疗后 19.77±8.35* 274±17* 56.27±7.53* 29.64±7.18* 16.86±4.86* EN组(n=40)  治疗前 16.47±6.42 174±16 52.75±8.29 24.41±6.35 22.16±8.64治疗后 19.77±8.42* 276±25* 58.25±8.86* 31.4±5.86* 15.73±6.65* EN+PN(n=40)  治疗前 17.64±7.64 174±12 52.86±7.53 23.75±7.24 21.11±4.75治疗后 21.86±4.53* 282±16* 60.44±7.75* 33.42±1.67* 13.75±1.93*

2 结 果

2.1治疗基本情况:EN+PN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带机时间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的每日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2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基本情况对比(±s)

表1 3组治疗基本情况对比(±s)

注:*与其他组比较,P<0.05

组别  住院时间(d) 带机时间(d) 每日治疗费用(元)PN组(n=40) 27.64±7.63 11.07±1.75 384.75±75.32 EN组(n=40) 22.53±4.22 9.53±1.37 218.53±64.28* EN+PN组(n=40) 18.13±5.72* 7.42±1.64* 266.27±67.43

2.2营养指标:治疗前,3组的BMI、氧合指数、总蛋白、白蛋白及APACHEⅡ评分之前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N+PN组BMI、氧合指数、总蛋白用白蛋白均高于其他2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其他2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临床研究发现,超过60%的呼吸衰竭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原因主要与机体代谢率升高、食物摄入量减少以及胃肠吸收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的营养状态没有及时得到改善,会增感染的风险,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住院治疗时间与治疗费用,增加病死率[3-4]。

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至关重要,现阶段临床中医师多以PN为主,但是肠道功能长期受到抑制势必使其蠕动功能减弱,菌群失调,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相比而言EN更符合人体的生理功能,在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还会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肠道固有菌群的生长,提高胃肠道免疫功能。但是,近年来逐渐有研究发现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其胃肠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功能受到抑制,胃肠激素分泌减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EN的正常吸收。因此本文中采取EN+PN的营养方式,在能提能量的同时有效的保护胃肠道功能[5]。

本组研究中,EN+PN组的住院时间、带机时间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且EN+PN的BMI、氧合指数、总蛋白用白蛋白均高于其他2组,且APACHEⅡ评分低于其他2组,说明通过开展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EN+PN对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华,杜斌,柴文昭,等.我国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现状调查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5):259-263.

[2] 卜宝英.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741-74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 (1):8-12.

[4] 高蔚,翁婷.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3,3(18):538-539.

[5] Braga M,Gianotei L,Gentilini O,et al.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improves gut oxygenation and reduces costs compared with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J].Crit Care Med,2001, 29(2): 242-248.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03-02

猜你喜欢
肠外营养营养支持肠内营养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营养支持治疗的有效性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在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某中医院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分析与评价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影响脑卒中患者营养支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