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美工康复手段改善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初探

2016-07-12 01:56北京市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涂涂自闭症画画

北京市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 王 雨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自闭症涉及到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等多种基本心理发育障碍,是起病于婴幼期严重的神经精神障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美工康复教学中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如何借助课堂活动有效调节学生情意,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

有资料显示,自闭症儿童对于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其它方面的能力强,他们习惯于通过处理输入视觉信息来感受新的环境,其本身的视觉接受系统也优于听觉接受系统,视觉接受信息比单靠听觉系统强,对于具体的概念更容易理解,当外界环境与其视觉的发展达到一致时,其认知能力会更大的提高。因此在美工康复教学中,我尝试借助教学活动,缓解学生的心理戒备,同时影响他们的潜意识活动。使处于不安或有心理戒备的自闭症儿童打开心理屏障,引发沟通行为。

一、模仿——促进学生有序活动

模仿对自闭症儿童沟通能力的建构有重要作用。因为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语言以及沟通上的能力匮乏,模仿是发展这些能力的基础。对于自闭症儿童模仿的训练,需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首先训练儿童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比如能有目光对视、能安坐、理解教师简单的指令等。接下来按照儿童在模仿方面的发展,循序渐进的由立即模仿至延迟模仿,即由模仿单一熟悉的动作过渡到到陌生复杂的一连串反应,以致模仿的动作呈现多样的风格。弄清做一件事情的先后程序,对很多孤独症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我们用语言向他们解释,有时只会使他们更加糊涂。因此在美工康复教学中,我通常以视觉提示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任务单,在模仿中增加学生主动沟通的行为。

在美工康复教学中我为学生制作视觉提示图,用图片提示个人工作区活动程序,学生在训练一段时间后,能够安静的依据步骤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雪花飘飘》一课为例:

视觉提示图每个空格中,都用孩子能够理解的形式(数字、文字、图片、照片等等)来表示要做的事情或步骤。这样制作的卡片至少有两种用途:第一,它可以告诉孩子某件复杂的任务要分哪些步骤来完成。本课制作雪花飘飘,一共分为“撕纸”“吹气球”“气球摩擦头发”“粘雪花”“沾满雪花”等步骤,然后把这些步骤以图片的形式逐个呈现在卡片上,贴在个人工作区作为提示,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第二,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告诉孩子某段时间内他要做的事情,告诉学生一项任务的最终要求。每完成一件任务,就把图片取下来,表示结束并进入下一项任务。直至任务完成。需要注意的是,每做完一项任务,就要根据孩子的表现,分别给予即时的评价:如果表现好就在相应的图片旁边贴上一张笑脸,反之就是哭脸。这样,视觉提示就能很清除地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表现。并约定,每天要得到至少多少个笑脸,才能玩他喜欢的某种东西。这样,这些笑脸又成了很好的代币强化手段。

教学中,我根据孩子的功能水平,为孩子选择能够理解的视觉提示。按照理解难度,从高到低的形式:图片(简笔画和较形象的图画)、手势、照片、实物。这些形式是可以混用的,并非只能同时用其中一种。并且,在给学生使用某种图片作为提示之前,不一定要专门教孩子认识这些图片或手势。因为实际使用的过程就是逐渐学习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孩子就会逐步理解图片或手势的含义。

又例如,《漂亮的手套》《涂色训练——心形》美工康复教学

由于学习内容及学生习得的个性特点,美术课上,结合学习内容,课上我自制学习材料,为自闭症学生自绘视觉提示图,学生依据程序,开展模仿画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双手根据视觉线索和组织化的作业而改变活动的相对位置和力度,能有效的控制手眼协调性。执笔写画、线描画、涂色训练等都是我对自闭症儿童手眼协调常用的训练方法。在模仿中,视觉提示是自闭症儿童喜欢的方式,提示能加快儿童模画的速度,儿童选择这类活动方式能更有效的调节情绪开展学习。通过模仿环节,学生在美术康复课上一方面通过视觉对视增加了注意力,提高注意时间,另一方面他们通常习惯于通过视觉来分辨与认知环境,随着美术作品的深入,作品为学生与教师呈现出可以沟通与改变的舞台,既是双方互动沟通,又是学生发现问题,体验自我的基础。学生看到自己作品呈现的视觉形象时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出现自我意识,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同时在模仿画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评定档案,对比记录反馈学生的发展现状。例如能够模仿的时间长达半个小时,说明其注意力显著提高;手对笔的控制开始变好,掉笔的次数开始减少,肢体能够大幅度的移动,能控制粗细线条的方向,在涂色的形状里基本上能不涂出界,说明其精细部分有所提高。比如在涂色训练中,孩子非常用力使劲往一个部分涂色,或者不听老师的提示语漫无目的的乱画,说明其情绪不够稳定。课上的学生作品既是该生的创作又能客观的反映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机体状况,把理想中的自我表达出来。

美工康复教学中的模仿画在特殊教育中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介入方式,能够降低儿童不安焦虑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和教师在平台上更好的进行互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教师的我

们,也应充分发挥灵活性和创造力,细心、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孩子,勤思考勤动手,为学生设计出适切的视觉提示方法。结合一线美工康复教学经验,从教至今,我为学生设计了《培智专项训练手册——美工平涂训练》入门篇、植物篇、动物篇、风景篇的系列学习材料,让自闭症儿童从中受益。

二、创造——激发学生展现自我

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康复不同于传统技能型的美术教育,它不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而是通过治疗性的美育功能来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干预,所以它更偏重于心理的调试和自闭症儿童潜能的开发。

在教学中,除了开展计划性的教学任务外,结合学生的情绪表现,我为有情绪波动的自闭症儿童设置了涂涂画画区,以备学生之需。涂涂画画区中,画笔自选区、画纸自选区、颜料自选区、绘画桌都一成不变的放在固定位置,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进行创作。美工康复教育更强调自闭症儿童创造性的体现,其自身潜能的开发而与纯粹的技巧有很大区别,不能以作品的好坏来区分,而应从作品完成后所表现有多少治疗的功效作为评量标准。

在涂涂画画活动开始时,作为教师的我与学生要以建立支持性信任关系作为前提,在创作中和美术情境中进行互动,兼顾康复治疗、心理调试和促进心智成长等多种功效。同时,还要为学生准备喜爱感兴趣物品作为强化物,或者也可以把涂涂画画美术活动看作为活动性强化物。在强化中,不断发掘学生的内部动机,通过强化策略不断提高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涂涂画画》图例中,自闭症儿童借助自己喜欢的颜色、喜欢的方式表达。有时舍弃画笔,卷个报纸沾上颜色,乐在其中。学生参与到美术教育活动中,作为旁观的我要敏锐的发现学生思维与体验方式的独特性,力争让美术活动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愉悦给孩子以满足感,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中不断发掘各种视觉元素产生视觉效果,教师也能从几种视觉元素的搭配创造出的不同审美意味和意义中感知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样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艺术作品也会反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和感知能力,参与度,社交性,互动性,认知性等。在涂涂画画区中,美术介入不仅仅是表达,还能辅助诉说,让孩子表达心声。

通过教学,慢慢的我发现,为学生创设舒适安全的绘画环境,自闭症儿童便会在绘画中一边涂涂画画,一边自言自语,慢慢的说出的话变得有条理。甚至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表情刻板的自闭症儿童出现了细微的表情的变化。同时教师作为辅助者,要做到善于捕捉,以儿童的兴趣为起点,以学生画面呈现的内容为媒介,吸引他们参与互动和沟通。从而让创造性美术活动成为学生自由表达,反馈心声的平台,借助创造性美术活动激发自闭症患儿展现自我,勇敢进行自我表达。

总体来讲,实践中美工康复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对自闭症学生沟通训练的一个补充,作为一种介入的媒介能达到目的激发兴趣就是成功的介入手段,对于帮助、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积极性的作用。但同时我也体会到,美育这种方式只是一种潜移默化而不是一针见血的介入方式。美工康复治疗也更需要家长的辅助,家长普遍更看重短期的效果,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还有一些家长认准了他们理想中的个训、感统等项目,认为其他项目都是没用的,孩子一段时间的数据没有提高就会放弃孩子。在美育的具体措施方面,教师还要与家长定期进行共同讨论儿童发展情况,并协作研究制定更适合自闭症儿童的训练的方案。

在培智课堂运用美育支持促进自闭症儿童智能发展,不是想方设法在尽可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借助美工康复活动体验获得更多的技能,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舒适愉悦的的美育教学环境,鼓励学生依托美育活动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实践中,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特别针对自闭症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节点高度重视,探究解决的方法,找到使其在体验中生成的多种能力得以生长的契机。而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可以细致地观察、记录、总结、反思、与同事讨论,以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现阶段水平,探索美育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可继续前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涂涂自闭症画画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涂涂画画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涂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