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之路
——略谈纸媒深度报道之策

2016-07-15 02:47涛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烟台2640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

姜 涛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烟台 264000



电子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之路
——略谈纸媒深度报道之策

姜 涛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烟台 264000

摘 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的共同作用下,电子时代被开启,新媒体和自媒体基于互联网环境凭借着诸多优势强势冲击着传统媒体,致使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纸媒是我国传统媒体之一,具有着悠久的传播史,尽管在纸媒的整个发展进程中历经了两次的“消亡”时期,但从纸媒当前的现状来看并未被电子媒体的变革而压倒。然而即便如此,在电子媒体环境下,纸媒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相比于电子媒体,纸媒作为传统媒体具有特殊的优势,包括权威性、报道的专业性以及报道内容的深度等等,只有进一步发挥纸媒的优势走好深度报道路线,才能有效应对电子环境下新媒体的冲击,为纸媒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强劲动力。文章以此为出发点,浅谈纸媒应对电子媒体冲击的深度报道之策,以期为纸媒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报纸媒体;电子媒体;深度报道

自20世纪末期开始,互联网的普及便为第五媒体的生成埋下了伏笔,到了21世纪,互联网承载着大数据直接促进了新媒体的强势发展,加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又将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全面普及,使电子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了一大“主流”媒体。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因具有时间与空间等多重限制在电子媒体环境的冲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纸媒更是如此。纵观电子媒体时代初期,理论界关于纸媒边缘化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有美国学者已经精确地计算出了报纸媒体的“末日”[1]。而时至今日,纸媒依然在新媒体环境下异常活跃,不仅与时俱进进行着网络化改版,甚至也致力于通过科技的融入顺应着电子媒体的浪潮而开辟着电子客户端。本文认为,纸媒要想在电子媒体的冲击下长盛不衰,只有根植于纸媒的权威性土壤,利用深度报道拓展其影响力,通过在电子媒体环境下社会舆论生态中的权威引导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夯实纸媒的报道优势,如此才能更强劲地应对电子媒体的冲击,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1 电子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发展困境

电子媒体环境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于自媒体的发展,也就是说,自媒体就是利用电子技术实现的媒体。在现代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改变了当前社会的信息渠道,人们通过应用电脑、平板和手机上网成为了一种时尚,各类移动客户终端平台成为了当前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只需要通过手机连接无线网络即可以实现,全面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束缚,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的新闻获取需求。与此同时,电子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的传播也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化传播地位,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赋予了每个人以充分的话语权,使得电子媒体新闻拥有了更多的大众观点,人们可以对新闻信息全面评论、针砭时弊,从观众变成了演员,电子媒体的吸引力也就可想而知[2]。除此之外,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压力也在随之加大,人们对于新闻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内容,这样的现状,使快餐式阅读成为了越来越多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此形势下,人们对电子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我国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规模逐渐缩小,纸媒的发行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直至一些媒体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开始打价格战,纸媒行业的混乱局面真实地反映出了其所遭受的电子媒体强势冲击;另有一些纸媒为了维持对受众的吸引力,不惜致力于娱乐领域的深入报道,甚至为了哗众取宠而大肆刊登低俗内容,纸媒环境所遭受的重度污染已亟待解决。由此可见,电子媒体对纸媒的冲击力度极为强大,迫使当前纸媒不得不顺应电子媒体的发展趋势而求新求变,寄希望于以此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竞争力。

2 纸媒应对电子媒体的优势

报纸媒体作为我国的第一媒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回顾纸媒一路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其经历过两次的消亡期,最早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技术生成的作用下,人们出于对广播媒体的重视而断言纸媒时代会就此终结;后一次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当时,电视已经出现,且开始逐渐普及,电视媒体通过“影音并茂”的优势获得了人们的一致欢迎,当时又有人断言纸媒会被电视媒体所取代[3]。即便如此,纸媒始终以其不衰的气势迎接广播与电视媒体的强势挑战,不仅没有被取代,反而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实现了更大的发展。对于纸媒得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纸媒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

相比于电子媒体,纸媒的劣势有着尤其明显的体现,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子媒体借助于网络化特点实现了对信息传播时空局限性的打破,所有信息传播均能够保证时效性,加之电子媒体当中的大数据优势也决定了电子媒体所能够承载的无限信息量,网络的交互性也赋予了受众话语权;而纸媒不仅无法拼得过电子媒体的速度,在信息内容上也无法将信息量压缩至140个字,有限的版面也无法实现信息容量的扩充,且难以有效地满足受众随时随地的信息获取需求,受众话语权的表达更无从谈起。虽然从此方面来看,纸媒似乎对电子媒体优势的冲击疲于应对,但纸媒也具有着电子媒体所不能及的优势。

2.1 权威性优势

在电子媒体环境下,所有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成为了舆论导向的主体,这种基于电子媒体平台而实现的“个人发布、大众视听、广泛评论、群体交流”的信息传播方式严重影响着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尤其是“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现实状况更进一步加剧了电子媒体信息传播的泛滥性与难以控制性。而对于绝大多数受众来说,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需要保证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对此,纸媒的优势便有了明显的体现[4]。纸媒作为权威媒体,一直以来均以社会职能作为发展原则,对所传播的信息均予以严格的筛选和把关,对于受众来说更贴近其对信息的需求且更能符合受众的利益。尤其是我国党报党刊,更是经过长时期的沉淀在社会当中树立起了一定的地位,权威性和公信力已经定型,在受众心目当中的定位难以被电子媒体撼动。

2.2 专业化优势

纸媒除了报纸还包括期刊杂志,而纵观我国纸媒所涉足的领域基本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不同领域的纸媒也均以该领域为重点报道范围,加之大多数纸媒本身又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对于电子媒体来说,专业性无疑大大提升,在完善的运营机制与成熟的工作团队的努力下使得纸媒新闻报道的专业化程度绝非电子媒体所能企及。也正是纸媒具有专业化优势,使纸媒新闻报道更为严谨、客观,真实性也更高,相比之下也就更容易赢得受众对纸媒的信任度,进而提升自身的公信力,有利于建立受众的忠诚度。

3 纸媒用深度报道应对电子媒体冲击的策略

媒介市场发展至今,“内容为王”始终是不二法则,对于媒体来说,只有掌控着新闻信息内容价值的优势,才能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纸媒作为最早的传统媒体,如何依靠自身的优势保证信息内容的价值,也就成为了促进纸媒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有学者曾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对新闻背后新闻的纵深挖掘才应是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策略。如《南方周末》之所以畅销不衰,优势即在于该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深入解读;《21世纪经济报道》之所以能逆流而上飞速发展,即源于其在财经领域的深入挖掘[6]。因此,只有借纸媒优势走深度报道路线,才能在电子媒体环境的强势冲击下逆势而上。

3.1 迎合受众对新闻信息深读与精读的阅读需求强化新闻信息引导

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在于受众如何在海量信息当中高效地筛选出所要阅读的信息内容。对于受众来说,当然会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且感兴趣的信息,然而电子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所报道的内容已经呈现泛化的趋势,更多地为了保证将信息面面俱到而忽略对新闻信息的深度报道,难以满足受众对新闻阅读的深读与精读需求。对此,纸媒应当切实认识到当前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并重视纸媒的社会职能与优势,探寻挖掘新闻信息深度的方式,透过新闻信息的表现重点揭示新闻事物本质、现象、实质和规律等,竭力挖掘新闻信息背后的新闻,进而通过有效引导深化受众对新闻信息幕后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实现纸媒新闻报道的信息引导作用。

3.2 顺应受众对新闻信息事物本质的兴趣规律完善报道的解释功能

在新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使我国社会经济亦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呈现出迅猛的发展之势,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于表层,对于新闻背后的信息需求度更高。纸媒定位于政府的喉舌,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不容忽视,对于新闻信息的报道,有必要通过不断地深入挖掘信息本质使受众“知其所以然”,通过对新闻背后信息的挖掘顺应受众对新闻信息事物本质的兴趣规律,通过独到精准的判断对社会复杂现象予以清晰地解释,并在此过程中切实履行好纸媒的社会职能,借新闻信息对复杂社会现象的全面公开为社会价值观导向提供正确的引导,还受众一个真实的新闻。在此基础上引导受众透过现象的外在看到本质,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价值。

3.3 重视受众对社会纷繁新闻信息的价值追索深化报道的价值导向

全球一体化形势下的最明显特征在于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以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与日俱增,尤其是互联网的全球化更因信息资源的海量影响而使得社会的思潮不断朝向多元化方向扩散,不利于社会凝聚力的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对此,纸媒应当对当前纷繁新闻信息环境下的受众价值追求理顺,坦然面对电子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压力,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职能,明确纸媒的发展定位,切实发挥出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引领功能,对社会热点新闻予以深入剖析,以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舆论的正向发展,控制正确的价值导向。

4 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态势越发明显。在新形势下,纸媒要想实现突破性发展,则需要审时度势,正视现存的挑战与自身的优势,通过坚持走好深度报道路线强化纸媒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从容应对电子媒体环境的强势冲击。

参考文献

[1]杨兆敏.特色·深度·权威: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应对之策[J].新闻世界,2013(5):16-17.

[2]李梅,胡岸.以“勿忘本心”应对纸媒危机[J].中国出版,2014(16):47-50.

[3]刘展.如何以深度报道为核心竞争力应对纸媒“拐点”——以《南方周末》为例[J].东南传播,2014 (9):149-151.

[4]曹颖.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的“讲故事”之道——以《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5 (5):42.

[5]张立伟.纸媒的文化产业机遇——兼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J].中国记者,2012(6):83-85.

[6]欧阳潇.网络传播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策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17):161-162,174.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11-0063-03

作者简介:姜 涛,从事编辑工作。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选题策略
《南方周末》新闻选题策划特色研究
新闻策划让新闻报道深一度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以读者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深度报道策略
地方高校《深度报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谈事件性新闻在深度报道中的策略与思考
机遇与变革:网络媒体深度报道新动向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