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留生的教育措施

2016-07-15 07:45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思想农村

魏 平

(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甘肃 民乐 734500)

农村寄留生的教育措施

魏 平

(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甘肃 民乐 734500)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缺少父母的关心与家庭教育,导致他们在性格、心理、学习等方面存在些许问题。教师一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也要重视对他们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农村寄留生教育措施;学生心理;学生行为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外出打工呈大幅上升趋势,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新潮流,也是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父母由于无法担负过高的城市生活成本而不能接孩子进城,子女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的生活,我们称这部分在校学生为“寄留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寄留儿童由于与父母的分开而缺少必要的思想指导和观念的塑造,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因此,寄留生的大批形成及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给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要提高对寄留学生教育的实效性,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让这一代人健康成长,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了解学生需求,关注学生心理

留守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时他们也会被经济、衣食等方面条件所限制,思想负担过重,继而心理产生偏差,对学习没有兴趣、拜金心理膨胀、行为习惯较差、小偷小摸、经常说谎、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因此,教师要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了解学生需求,更多地关注、爱护这些学生,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给予学生得不到的父爱、母爱,帮助他们消除“亲情饥渴、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等心理健康问题,本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为师”的职责心,缓解学生的思亲心理,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和心理阴影,通过个别谈心、分组教育、阶段评语、作业批语等方式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稳定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把心思放到学习上。

二、摒弃不当教育行为,培养健全人格

由于父母外出,他们受到了社会、学校、教师更多的关注,处处有人提供帮助,班主任平时对他们也是既关照又偏袒。然而众人的好心在这些学生的身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反而导致了这些学生依赖心理加重,依赖感增强,大事小事都需要关照帮忙,做事总想不劳而获,渐渐地导致这些学生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学习成绩低下,学习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刻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等怪现象,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矫正自己对寄留生的袒护思想,摒弃不当教育行为,平时对他们要和其他学生一样一视同仁,同时,矫正学生头脑中的依赖思想,不过分帮助留守学生,教育他们以健康正确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己的事情必须由自己完成,使这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会坚强,在学习、生活上变得坚强。

三、实施理想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一个人只要有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不输给他人的勇气,在行动中就会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在众多的留守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父母离开的本意,明确自己留守学习的目的与意义,能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奋斗,力图改变现状,虽远离父母却能对自己合理定位,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了不屈服于现实,敢于拼搏的性格。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渐渐成为班级的领头雁,社会的未来之星。因此,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合理、到位、有效的现实主义理想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理解“留守磨难”赐予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正视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提高抗挫能力,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实现理想、摆脱现状而努力学习。

四、多辟教育途径,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学生远离父母,失去了父母平时的爱护,也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思想指导和错误行为矫正。部分学生因此把握不住人生的方向,内心产生迷茫,心思放不到学习上,出现骗钱偷钱上网、编造谎话逃学、结交社会不良青年、进酒吧KTV式不良场所等行为,致使学习成绩大幅滑坡,变成让教师和同学都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因此,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指导,同时团结各方力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比如,建立寄留生成长档案,开通家校联系热线,实行信息共通、动态跟踪管理等,形成教育合力,堵住学校教育的漏洞,使其远离社会的不良环境、成人的不良影响,严控不良思想的产生,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把他们的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总之,对于班级中的这一特殊群体,教师不能不闻不问,不理不管,要有大爱之心,还不能太偏心,而且要有耐心,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个体和班级的全面发展。

[1] 高中建,王潭.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生活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 2013(5).

[2] 魏平,李爱琴.浅谈农村寄留生的教育措施[J].教育学文摘, 2013(6).

[3] 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4] 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

[5]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4).

[6]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责任编辑 张文娟]

Educational Measures on Left-behind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WEI Ping
(Minle No. 4 High School, Minle Gansu, 734500, China)

More and more left-behind children appeared in rural areas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i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due to the lack of parental care and family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give them more attention, and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their study, but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emotions and values, taking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ir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measure; student psychology; student behavior

G47

A

1673-9132(2016)11-0360-0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03

魏平(1975- ),男,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心理思想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思想与“剑”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