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7-15 07:45乔春涛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设置信息技术评价

乔春涛

(吉林省桦甸市第三中学,吉林 桦甸 132400)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乔春涛

(吉林省桦甸市第三中学,吉林 桦甸 132400)

网络信息时代呼唤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人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迅猛发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吃透新课程标准精神,摸清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长足提升打下夯实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中小学务必逐步推行信息技术必修课……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当前,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已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作为一门致力于提高全民信息素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课程,信息技术对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我结合多年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几点有效教学策略。

一、通过问题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潜在意识,学生在课堂上一般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述上,也无法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善于设置问题对学生加以有效的引导,使之快速进入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以七年级下册《认识Photoshop》这一章节教学为例,我通过PS软件制作了几张教学示例图片,并设置了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人吗?他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幻灯片展示出我的照片,穿一身黑色西装)然后切换照片,我的衣服换成了白色的西装;继续更换,又是一张穿着红色西服的照片、蓝色西服……照片有多张,衣服颜色各有不同,但是背景却是一样的,学生有些迷惑了:“老师,你拍照片都换这么多身衣服,不嫌麻烦吗?”我乐了,说道:“想知道为什么吗?这是老师变的“魔术!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来学习《认识Photoshop》这一章节,看老师如何教你们变魔术。”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翻到这一章学习Photoshop软件的相关知识以及调整图像色彩的知识。可见,设置教学情境就是营造出充满诱惑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问题才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初始动力。

二、明确、合理地设置教学任务

信心技术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也广泛应用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该方法能够巧妙地处理教学内容并使之任务化,基于创设情境设置任务,促使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积极完成任务并切实掌握教材知识,进而形成技能。任务驱动式教学要想收到实效,首先应科学设置教学任务,但不可设置难度过高的任务或者难度过低的任务,要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分层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彼此之间合作互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摘桃子”的乐趣。其次应明确任务目标,因为初中生尚未成年,所以在课堂45分钟内他们不可能始终明确掌握自己将要完成的所有学习任务。信息技术教师应重视此点,尽量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任务有明确的把握,通过一定的“要求”“诱惑”或者“强迫”促使学生掌握课堂学习方向,提高教学实效性。仍以Photoshop软件为例,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让学生掌握如何调整色彩、使用蒙版以及设置滤镜,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不够重视,学生所需知识较为零散,难以在实践运用中对这些技术和技巧加以灵活、综合运用。基于此,我设置了一节综合运用课,先拿出一张模糊、破损,几乎难以辨识的旧照片,然后问学生:“谁家的相册里还留存有这样的老照片,请举手。”教室里不少同学都举起了手。我又问:“旧照片是我们珍贵记忆的象征,你们想不想修复它?”学生纷纷回答“想。”于是我再问:“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修复呢?”学生陷入思考。这时,我结合Photoshop软件中调整色彩、使用蒙版以及设置滤镜等技巧,现场演示了旧照片翻新的操作,并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在课本教程的支持下自主尝试操作。对于少部分不会操作的学生,我为其提供了教程演示网页,并由操作完成的同学从旁协助,然后评价这些学生的操作水平。这样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基于前期所学知识,通过自学互帮互助的方式实现学习任务目标的做法,让教学方向也更为明确。

三、采用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对于多元化课堂评价机制给予了充分重视,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应着眼于此,通过多样化课堂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开展主动、有效的课堂实践。我分析了初一、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前者对于“操行分”尤为重视,我就针对学困生的有效进步、任务完成度优秀等项目给予加分,以示鼓励;而后者则偏重于自我展示,所以我在对初二学生做出正面评价时,多以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为主。有的学生“好为人师”,我就让他督促其他学生,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吃力,我就在课堂教学中特意多指点、辅导他,并适度降低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我还采用合作交流学习模式,以小组合作成果为标准评价学生表现,或应用探究式学习法对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等。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评价方式具有“风向标”的效果,多元化课堂评价模式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工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备受社会各方关注。本文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希望对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有所帮助。

[1] 胡文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 上,2014(4).

[2] 姜军.浅谈如何优化初中信息信息技术课[J].考试周刊,2009 (23).

[3] 朱会勤.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

[4] 盛晓珍.浅谈如何提高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11).

[责任编辑 冯红伟]

Some Points on Effectiv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QIAO Chun-tao
(Huadian No. 3 Middle School, Huadian Jilin, 132400, China)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age requires talented persons with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ies and practicing spirits. As a basic subje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ld train students’ practicing abilities and creative spirits to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to provide strong methods of informatization for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Thus, in order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attainments and skills for students’ truly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nsiderable improvements, IT teache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should catch up with the times, deeply understand the spiri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ind out students’ individuation of development need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effectiv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s.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 teaching

G63

A

1673-9132(2016)11-0360-039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53

乔春涛(1971- ),男,汉族,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法。

猜你喜欢
设置信息技术评价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