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初探

2016-07-15 07:45靳尚虎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靳尚虎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甘肃 高台 734300)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初探

靳尚虎

(甘肃省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甘肃 高台 734300)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若我们还坚持传统教学理念和手段,不仅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使课堂陷入低效化、无效化的境地。该文从三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研究,旨在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实现素质教育。

备课;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了,生生合作的机会多了,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质量提高了。然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隐患,课堂教学表面看似热闹,实则质量不高,如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将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乱用一通,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

一、精心备课

(一)备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教学要求,若教师未研究透彻新课程标准,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吃透新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这样才能把课讲实、讲活。

(二)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重视教材的研究。一方面,教师要从整体把握与研究教材,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章节,进而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以及关系,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另一方面,教师要研究新授课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教材,深度开发教材资源,就能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

(三)备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他们进行,而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名学生,他们存在个体差异,若教师不了解学生,盲目授课,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一般来说,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深入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感与意志等,进而明确学生该学什么,能学会什么,该培养什么,能培养什么等,使全体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法与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只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必须清楚它们的优缺点,将它们优化、组合,使之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灵活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如结合生活实际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二)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竞赛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开展的竞赛活动有很多,如朗读比赛、写作比赛等。只要教师抓住时机,恰当切入,就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动态化,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

三、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

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分组,它是确保合作效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教师应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4~6人分为一组,以确保组间竞争公平,人人都能有所收获。

(二)明确分工

为了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事做,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分工。如选择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等。当然,组内成员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可灵活变岗。

(三)选准合作时机

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过于简单,学生自己就能找出答案,合作只会浪费课堂时间;问题过于有难度,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哪怕学生合作讨论也不可能得出结论。因此,教师一定要选准时机,在学生思维受阻但经过合作能有所收获时,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四)及时点拨

小组合作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一种学习活动,但教师不能作为“观众”袖手旁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融入讨论中,在学生思维受阻或讨论偏离正确方向时加以点拨、引导,确保他们能顺利得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在学生还未深入讨论的情况下就直接给出答案,应为学生合作讨论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都活动起来。

[1] 肖菁敏.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2] 李正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

[责任编辑 房晓伟]

Ways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es

JIN Shang-hu
(Xiangdao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aotai Gansu, 734300, China)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o teachers, that is,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If we still focus on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s and ways, it is not only can’t get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but decreas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making the lessons a circumstance with lower efficiency and invalid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s from three aspects, aiming to truly implemen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deas and to implement quality education.

preparing lessons; learning interest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G62

A

1673-9132(2016)11-0360-1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59

靳尚虎(1962- )男,汉族,大专,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