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阅读课教学的三个“不讲”

2016-07-15 07:45陈书英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文本

陈书英

(河北沙河市册井中学,河北 沙河 054100)

略谈初中阅读课教学的三个“不讲”

陈书英

(河北沙河市册井中学,河北 沙河 054100)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能自学的一定让学生自学,学生能自己讲的尽量让他们讲,要突显他们的主体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要把握好三个“不讲”;学生暂时难以读懂的“不讲”;“非语文”的不讲;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不讲。

阅读教学;不讲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任务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在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究竟应该讲什么,不讲什么呢?笔者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不讲”。

一、学生暂时难以读懂的“不讲”

教材中有些文章不太容易读懂,或者难以在规定的课时内讲完,或者难以让学生顺利理解,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处理教材时就可以浅尝辄止,不必深究。例如,《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文章虽然不长,但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有些晦涩难懂。“……偶有一丝轻风擦过,必是裹挟着沸腾,让你冲动得沉默,沉默得疯狂,疯狂得无聊,无聊得死不瞑目。一天又一天,太阳不肯回家去,而你在阳光下渺小,在汗水中绝望,在绝望中超脱。”这样的句子读起来觉得精彩,听起来却很费解,细想难以捉摸。学生没有成年人的人生体验,教师又怎能给学生讲得清楚?

再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星星变奏曲》一文,阅读提示中这样写道:“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而初中生有这样心灵劫难的少之又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是鲁迅的散文诗《雪》,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理解“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教师也只能对照《教师用书》给学生念答案了:“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了雨的精魂。”这样的照本宣科,不如不讲。对于学生一时无法理解的内容,我们一定要舍得放下,毕竟教学是一个逐渐深入过程,学生的思维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非语文”的不讲

语文学科综合性很强,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但绝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理化课、思想品德课……否则会失去了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有段写“父亲”穿铁道、爬月台的情景,有教师教学时竟然和学生一块探讨起“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这与文章表现的“父子情”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新闻两则》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不在新闻体裁的讲解上下工夫,而是剑走偏锋,先放视频,再画作战地图,抛开教材,研究起现代历史来了。还有的教师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以道德说教为名,无视语文学科的“特质”,狭隘地把文本阅读理解成思想道德,谈到鲁迅作品,就“反封建”“反科举”;学习杜甫诗歌,必称“忧国忧民、爱国主义”。其实,文本解读的内容并不是扯得越远越好,阅读教学应追求个性解读,还应该反对越界解读。

三、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不讲

文章能够被选入教材,编者看中的肯定是它的教学价值,包括知识点、语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弄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时不能偏离文本应有的价值取向,如果学生误读了作品的内涵和要义,教师要及时指导,给予正确的引领。

比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完《愚公移山》一课时后,让学生对愚公进行评价,其中一位学生说道:“愚公真的太笨了,为什么不搬家? 愚公有破坏生态环境的嫌疑,他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教师不但不及时纠正,还表扬学生的想法独特,具有创造性。再如,有的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竟然和学生一起大谈骗子“聪明过人,具有商业头脑,挣钱无本万利”。还有,《口技》一文并非原版,编者在选用时删去了一些不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语句,如“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有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偏偏拿出原版进行拓展阅读,既背离了编者的初衷,也无益于学生的学习。类似这样的阅读教学都偏离了文本所要体现的正确的价值观,忽视了对作品内在意义的关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虽然新课程倡导个性化阅读,但我们不可任性地脱离和践踏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前,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得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宗旨,那就是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的“讲”与“不讲”必须遵循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1] 雷玲.好课是这样磨成的(语文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2] 李海林.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3 (6).

[3] 曹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3).

[4] 王义堂,王硕旺,田宝军.新课程理念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5] 曲婷恩.阅读教学策略初探——谈新课标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3(7).

[6] 茆学猛.试论初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外语文, 2013(14).

[责任编辑 赵景霞]

Roughly Discussion About the Three “Non-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Reading Teaching

CHEN Shu-ying
(Cejing High School, Shahe Hebei, 054100, China)

The new curriculum advocates “autonomy, cooperation, exploration” way of learning. Reading teaching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study the text and make them deepen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feel and think, get emotional edification and thinking inspiration in active thinking and emotional activiti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teaching, we should highlight students’subjectivity and advocate student self-study and let them speak as far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ers need to grasp the three “non-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non-teaching”

G63

A

1673-9132(2016)11-0360-068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63

陈书英(1975- ),女,汉族,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