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究

2016-07-15 07:45樊有权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数学

樊有权

(甘肃省会宁县白草塬镇景庄小学,甘肃 会宁 73072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探究

樊有权

(甘肃省会宁县白草塬镇景庄小学,甘肃 会宁 73072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善教者必先善问,那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呢?该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情境式设问;探索性问题;层次性问题;总结性问题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构建,这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彻底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而成为了师生共同参与、互动探究的双边活动。提问正是师生进行语言沟通、互动探究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教学的心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为核心,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探究能力。

一、结合情境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究的动力。提问虽然具有激趣功效,但若一味枯燥而机械地提问,往往难以激起小学生探究的激情与动力,并不能使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中去。对此,我们要灵活开展情境教学,结合丰富、具体的教学情境来提出问题,这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打破以往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还原数学学科的生动活泼,改变枯燥空洞的理论教学,进而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兴趣。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我们可以结合购物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探究动机。

(二)在多媒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教师可以把抽象深奥的数学问题寓于直观形象、动态生动的多媒体情境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三)在操作情境中提出问题

学生有着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究,符合他们的特点及学科规律,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深化学生理解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出轴对称这一重要概念。

二、提出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其本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的深度与学习的成败。如果仅是对公式、概念、定理等本身的提问,或是与非、对与错的检测型问题,就只能成为对知识的简单回顾,并不能引发学生独立而深入地进行思考,学生依旧只能成为知识的记忆者,而不能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这样的课堂是枯燥而呆板的、机械而无效的。如果问题太难,则会造成知识断层,无法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只会让学生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认知可以分为忆知区、最近发展区与未知区三个层次,具有价值的提问是在已知区与未知区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确保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能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最具有思考价值与探究价值的。

三、进行层次性提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素质教育更重视学生间的差异,提出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富有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时不能同一问题、同一标准,这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限定学生的思维。只有基于学生个体富有层次性的提问才能贴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起每个学生主体参与与思考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全程探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学习能力、接受水平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爱好、情感、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并据此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提出不同的问题。针对基础薄弱、认知相对低下的学生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如公式、定理等;针对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一般的学生提出一些理解性问题,如公式的推导;针对基础知识扎实、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则提出综合性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展开有效的探究,从而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长足发展。

四、开展总结性提问,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是帮助学生理顺、理清知识点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提问来进行小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关注,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节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反馈来了解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我们可以这样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或方法等。这样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学生的理解。我们还可以就知识的重难点来提问,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问题延伸到课外空间,提出一些富有实践性的问题,如学习了正负数,可以让学生收集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与运用,进而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总之,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教学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活动。但提问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大胆创新与改革,这样才能使提问成为我们至胜的法宝。

[1] 夏永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 2011(5).

[2] 姚海燕.精心预设 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吉林教育,2011(4).

[3] 徐乃至.问题问在点子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0(10).

[4] 罗红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9).

[责任编辑 房晓伟]

Explorations of Questioning Strategies in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FAN You-quan
(Jingzhuang Primary School, Baicaoyuan Town, Huining Gansu, 730722, China)

Question is the heart of mathematics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thematical teaching. It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and arouse students’ motivation, but also can activate students’ mind. Teachers who are good at teaching must be good at questioning first. So, how do teachers questioning in lessons? This paper explores questioning strategies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situation questioning; exploratory questions; multilevel questions; summative questions

G62

A

1673-9132(2016)11-0360-091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70

樊有权(1959- ),男,汉族,中师,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荣誉:2001年白银市“园丁奖”。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