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7-15 07:45乔春颖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优质课课程标准语文课堂

乔春颖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1)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乔春颖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学改革可谓各出奇招、异彩纷呈。文章主要探究了提高教学效率的三大方面,以供参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语文课堂要注重诵读

诚然,要多给学生提供与文本接触的机会,让诵读贯穿高中语文课堂的始终,但诵读要有效,要科学,不能为了读而读,要为课堂教学服务,要围绕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很多初中教师都很注重文本诵读,每节课也设置了好几个诵读环节,使课堂上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而教师在引领学生回归文本上的确费了一番心思,且都会在学生诵读前提出诵读要求,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文言文要读清句读,现代文要读出语气和情感等。但反思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到位。有的教师把诵读文本环节放在了课前预习里,让学生自己阅读,但具体怎么读教师并不给予指导。有的教师让学生上课前齐声读,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学生诵读环节,教师和学生集中全部精力进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等到语文课结束,学生记住的不是整篇文章的思路或脉络,而是支离破碎的语句。这样的教学,不但没有培养学生诵读文本的兴趣,而且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乐趣,还提什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当然,有的学校还是重视学生诵读的。从2015年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赛所使用的衡水中学的高二学生的课堂诵读水平来看,他们是经过朗读训练的,或者说他们的语文课堂很重视学生的诵读训练。

诵读会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但诵读形式是多样的,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用合适的诵读方式达到教学目的,这是决定诵读形式的主要因素。需要默读时就要默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需要个别学生朗读就让个别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语句的情感与深意;需要教师范读教师就范读,这样的诵读指导,胜过千言万语。

二、语文课堂要注重师生对话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注重课堂民主,增强师生对话,但师生对话是否有效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教师会通过连续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师生对话,但教师问的这一连串问题却大有学问。首先,教师连续发问的问题是不是有生成价值;其次,教师的连续发问要把学生的思考或思想引向何处;再次,教师的问题中有没有植入性的评论或观点,会不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这些方面都是发问前必做的准备工作。

在2015年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赛教师中有一位衡水中学的教师讲《丹柯》一文。他先问学生,“如果你是族人中的一员,你会像丹柯一样站出来引领大家前行吗?”学生都说会。接着他又追问,“如果你知道一定会被族人杀死,你还会站出来引领大家前行吗?”一部分学生说会,另一部分学生在思考。接着教师第三次追问,“如果你知道你一定会被族人杀死,且最终也走不出树林,你还会站出来引领大家前行吗?”少部分学生说会,大部分学生在思考。这三个问题逐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该教师要通过这三个问题把学生引向何处呢?最终,该教师是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行为。即“不管我们最终怎样决定,我们要做出无愧于心的选择”。的确,不是谁都能成为英雄,但要做无愧于心的事。这个引导能够会让学生深刻认识英雄行为,那么它便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

三、语文教学要注意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

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教师设计问题才能“形散而神不散”,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解决认知文本时的疑难问题,避免出现教师处理文本的随意化和碎片化,当然也就不会让语文课堂脱离了语文性质。

2015年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参赛的14位教师都或隐或显地设计了教学目标。但我认为除了教师心中有目标,学生进入语文课堂也不应该是盲目的,不能像猜谜语,不到下课学生不知道谜底。教师在上课前不但要交代学习目标,还应该带领学生解读学习目标,如每一个学习任务、需要学生做到什么程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探寻的方向,更好地学习。

四、结语

本次2015年河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选用了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老子》五章、苏洵《六国论》,现代文路遥《平凡的世界》节选、高尔基《丹柯》等五篇文章,篇目涉及到了古今中外。这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设了一个新的高度。如何长文短教?如何短文长教?长文短教,即如何用一节课引起学生兴趣,引领学生步入阅读原著小说的殿堂。如《平凡的世界》只节选了孙少平做客一部分,怎样让学生爱上孙少平,想走进孙少平的世界呢?短文长教,即如何用一节课打开学生思想的大门,引领学生走入经典的园林。如《老子》五章,一节语文课不可能理解透彻老子的全部思想,但怎样让学生愿意走近老子,想去聆听老子的声音呢?

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为如何引领学生终身阅读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

[2] 王义秀,臧传军.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3] 何亚.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浅析[J].语文学刊,2011 (12).

[4] 邢根生.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6).

[5] 林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6] 许跃.对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思考[J].文学教育: 中,2012(11).

[责任编辑 冯红伟]

Reflection on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QIAO Chun-ying
(Xingtai No. 3 Middle School, Xingtai Hebei, 054001, China)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ques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goals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process and methods” and “emotional attitude and the values”.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s should reform the course content, structure and implement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mission of the 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In this background, there are various ingenious methods dur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cross the countr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ree aspects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lass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G63

A

1673-9132(2016)11-0360-053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95

乔春颖(1978- ),女,汉族,中学语文,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猜你喜欢
优质课课程标准语文课堂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
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