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6-07-15 07:45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化学信息技术探究

秦 贵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关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秦 贵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中心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40分钟或者45分钟课堂时间内,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下,学生所取得的最佳学习效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需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二是加强化学实验,组织好学生实验;三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四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化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化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理念

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单一,课堂内注重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和理论学习。这样的教学,尽管能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渐渐对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出现厌学情绪。尤其表现在化学实验上,大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只是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很难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甚至有些教师就连演示实验也省去了,直接宣读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背实验。试想,这样的化学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吗?所以,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不是教会教不会的问题,也不是教好教不好的问题,而是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或者45分钟课堂时间内,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师要转变化学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关注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更准确地说是只关注具体的知识,这样做无法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学会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用科学而严谨的语言做好课程引导;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做好解释,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主动投身于学生学习之中。课堂不是教师自唱自演的练武场,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研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依学定教,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生活化学场景、化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学习化学,把化学课堂设计成开放的、便于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组织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创新学习,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喜悦。

二、加强化学实验,组织好学生实验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使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开展实验教学和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现有探究能力,制订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实验,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和探究。让学生通过互相学习,真正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改进课本中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化学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能力。比如浓硝酸与铜的反应、浓硫酸的脱水性等污染比较大的实验,还有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等。

三、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树立起创新意识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也是进行创新的起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没有什么天赋,所具有的只是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当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产生好奇的时候,也就是其产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时候。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多是由于人类对于某种事物产生了惊奇或者好奇,从而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才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和创造。巴普洛夫看到狗流唾液的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经过一系列的探索过程,最终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假设当时的巴普洛夫没有对这种现象产生好奇,可能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也会出现,但是必然会晚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高级活动心理学的研究也必然会滞后很长一段时间。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其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去创新呢,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合适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励学生思考和解决,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比较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独自去思考解决,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对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其拥有的丰富资源、便利平台为优化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课题素材和形式多样的表达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科教资源,可以为化学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情境逼真的教学环境,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化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是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主要的目的。为此,我们需要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发掘并积累具有实用价值的素材,不断学习并掌握信息应用技术,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平台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制作优秀的化学课件时,需要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种软件的应用技术,而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搜集我们需要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料,如燃烧的火焰、盐类的结晶体都可以在制作实验课件中得到应用。搜集到有用的资料后,将其进行归纳、分类、优化,进而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做到需要时取之可用。利用PPT、FLASH等应用软件,将这些素材资料串联起来,制作成我们需要的化学课件。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化学结合更为紧密,从而促使化学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1] 管菁菁.简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 2014(88).

[2] 周国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俪人:教师,2014(9).

[责任编辑 齐真]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QIN Gui
(Sanzha Town Central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Effective teaching means the best learning effect that students can get under the teaching well designed and organized by teachers within a limited class time of 40 minutes or 45 minutes. For high efficiency in chemistry classe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irstly, changing teachers’ teaching ideas and building a student-oriented classroom; secondly, strengthening and organizing students’ chemical experiment; thirdly, establishing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hinking; fourthly, making full us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chemical classroo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m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eaching ideas

G63

A

1673-9132(2016)11-0360-040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99

秦贵(1972- ),男,汉族,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育与教学。

猜你喜欢
化学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