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浅谈

2016-07-15 07:45杨洁贞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效率教学策略

杨洁贞

摘 要: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有全面的把握和认识,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重在对话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20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建议和看法,现阐述如下,希望能给同仁以帮助。

一、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有全面的把握和认识

教师教学首先要对数学教材在整体上有足够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够了解其中的知识结构,各个章节的内在联系,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够分清轻重缓急。其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性格,清楚他们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

二、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单元都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时,我采用尝试教学法,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在对比椭圆几何性质的基础上试一试。教师先不讲,指导学生自学课本,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我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又如在教学“分类、分布计数原理”这课时,我采用了分组教学法,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都是可取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只要能够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能够将学生引导到教学中去,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三、课堂教学重在对话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的,不能够主动地参与。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机械地学习,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刻领悟新课改理念,以新的理念设计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去自主探究问题。

如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分组教学,依据总人数把学生分成组,尽量利用小组优势,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师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让课堂使每位学生受益。

四、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声音、画面、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加大了课程容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为了教学,要准备很多的资料,而要将这些资料全部在教学中呈现,传统的方法就是板书、口述等,这样就会占用很多宝贵的时间。而如果用多媒体,教师就可以提前做好,在课堂上用仪器播放就行,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相对提高了教学效率。(2)内容直观,便于理解。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难懂,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比如立体几何等,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讲述,有的学生很难在脑中树立形象。而采用多媒体就可以将这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他们理解和发挥。(3)可以随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学以致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学到数学知识,用到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宗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是否有效在于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于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总结出数学问题,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学习双曲线时,我给出了一个这样的题:已知A,B两地相距800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2S,且声速为340M/S,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因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所以思维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从而增添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教学策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再好的教学策略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只有掌握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出良好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效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