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富有活力

2016-07-15 07:45龙娜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活力文本情感

龙娜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情感、陶冶性情的主要阵地,这决定了语文学科本身就应该是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运用提问艺术,引入影视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角色表演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打造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62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新课改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等的重要使命。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占主导,不分课型全部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的程序化分析,教学枯燥无味,沉闷呆板,而我们所面对的则是一群天真活泼、生性好动的小学生,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自然无法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与高效的学习行为。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活力课堂,营造愉悦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有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才能富有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富有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爱上语文探究呢?

一、运用提问艺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好奇心推动着学生积极探究,只有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才能产生探究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的教学才是富有活力的课堂,否则学生处于消极被动之中,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这样的教学就会如同一潭死水,自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培养。一个巧妙的问题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点,引起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关注,以激起学生更为积极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苦学到乐学的转变,让课堂成为学生释放潜能、展现个性的自由舞台,成为学生自主的学堂。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桂林山水的风光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眼前之美景。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的阅读,让学生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优美秀丽的山水的,进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同时更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语言与文本语言进行对比,在对比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与理解能力。

二、引入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放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我们要冲出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牢笼,将语文教学带入更宽广的空间,实现开放教学,将学生带入宽广的语文殿堂。影视资源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是文学作品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影视资源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画面感与立体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关注力。影视资源还能将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寓于生动直观而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尤其是对于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年代的历史题材的文章,更能真实地再现历史,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画卷,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取最切合文本,符合学生语言特点与认知规律的影视剧片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如在学习《西门豹》《女娲补天》《神笔马良》《盘古开天地》等课文时,我们就可以截取影视剧片断,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与语言驾驭水平。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添教学亮点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之运用于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与枯燥的教学氛围,将文字材料转化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情境,将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结合起来,这样更能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以安全感与愉悦感,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积极、学得快乐。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作者文中所写的翠鸟颜色之鲜艳、动作之快,并不能体会到语言的精练与巧妙。为此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图文处理功能来为学生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情境,将静止的文字转换成真实的画面,动态而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能够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之中,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用眼睛来观察到翠鸟颜色之鲜艳、动作之疾快,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这样的教学充斥着现代化的气息与快乐的气息,教学更加活泼轻松,学生参与动机更强,更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其中,走进文本,展开直接对话。这样的教学才是快乐而有效的。

四、开展角色扮演,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传统教学只重学科的工具性,这只能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必须要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人文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来开展角色表演,引导学生对语言素材进行再加工,在特定的场景中进入特定的角色,从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方面来深刻领会人特的性格特点,感受情感的真挚。通过这样的语言输出与输入,经过学生的不断思考与内化,学生所得到的就不再是枯燥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而是能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于交流与交际之中,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剧本的创作与表演,让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与真实的表演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可以直接截取文章对话片断,让学生来进行角色表演;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来对文本进行再加工,如扩写情节、填补空白、续写结尾等,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与表演,这样更能为学生提供更自由而宽广的学习空间,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活力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活力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改制增添活力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