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6-07-15 07:45齐明清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齐明清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面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式、激励手段、解题技巧、设计练习、数学活动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90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无论是在数学知识的选编上,还是在体系框架的构成上,都体现了时代的特色,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还有一些问题尤为突出,比如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讲解不透彻,小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题占比较高,但是小学生的解题思路不正确;高年级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本文将通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经验进行论述。

一、 创新数学教学的方式,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数学教学方式,给小学高年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小学生,让小学生具有发言权和主动权,从而形成高效的数学课堂氛围。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选择具有引导性和知识性的教学内容,重点改善小学生的薄弱环节,争取使全体小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比如,在讲小学数学“简易方程”时,教学的目标是让小学高年级学生了解方程的基本性质,知道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会判断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课件,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清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那么一杯水共重多少克?学生回答是(100+X)克,然后在天平的右边放了25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问水重多少克?请根据题意列一个方程。这时小学高年级学生都能够准确地说出100+X=250。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入手,引出方程的课题,引导小学高年级学生不断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 巧妙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重视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掌握多种激励手段,能够巧妙地运用激励手段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增强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数学教师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小学生可以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向和动力。我经常用到的激励方式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口头激励、负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手段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情况。比如,当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时,我会给他们发放一些小礼物,以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进步;当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不注意听讲、交头接耳时,我会教育他们课堂时间是宝贵的,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而且说话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听课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小学高年级的后进生数学成绩上升较快时,我会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并鼓励他要继续努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三、 注重对应用题的讲解,增强小学生的解题技巧

应用题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应用题不仅考查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考查小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很多小学生一提到应用题就会感到厌烦,他们认为应用题太难了。其实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并不难,只要小学生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并辅以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就一定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应用题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小学生突破心理的障碍,并且找到正确的学习策略。学习“分数乘法”时,这节课的知识经常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充分重视,能够借助转化的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比如,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已经看了3天,还有几分之几没有看?当小学生看到题目后需要先仔细阅读,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本题小学生需要知道每天看,那么3天就一共看了然后就很容易求出答案了,即还有十分之七没有看。

四、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贴近生活的练习

要想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效率,还要求数学教师能够设计出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课堂练习,帮助小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小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么过于复杂,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感到厌烦和无趣,要么过于简单,得不到小学生的重视和配合,这样的练习都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特点,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练习内容,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比如,学习了小学数学“负数”以后,我设计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让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一包盐上标净重(500±5)克,表示这包盐最重是多少克,最少有多少克;淘淘向东走48米,记作+48米,那么淘淘向西走60米记作什么;如果淘淘向南走36米记作+36米,那么淘淘走-52米表示他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米?

五、 积极组织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科学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对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要善于将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探究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组织数学探究活动时,数学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进和探索,以设计出最佳的活动内容。同时还要避免差别对待,要面向全体小学生,着重加强对后进生的锻炼和培养。比如学习了小学数学“统计”,我组织了一次探究性实践活动,我要求小学生去收集家中一个月支出情况的相关数据,然后做成表格,并做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然后我再让小学生将自己表格中收集整理的数据做成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小学高年级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了利用统计方法和统计思想的便利。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