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中学生物教师利用微课“创课”打造高效课堂

2016-07-15 07:45王嘉璐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效性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王嘉璐

摘 要:有效课堂教学有三个重要的标志:教师能深刻理解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实际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强调生物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创新能力,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代之以高效的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5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101高效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不再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为发展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要学”“会学”?下面笔者浅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认识。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主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了,但是,却出现了一味追求学生自主学习,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 一味强调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样的课堂能真正实现高效吗?我认为片面地追求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都是不科学的,都不可能高效。因此,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更强调生物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挖课堂教学目标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走马观花,甚至更有甚者认为,教材无论怎么变,都还是老知识的重新组合,在教学中主要依赖教材和经验进行教学,教材中有什么就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就练什么,所谓的教学目标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制定,而课堂也变成了为完成考试的课堂,完全偏离了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也使得课堂教学向无效发展。提高生物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生物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并充分理解《生物课程标准》,这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做好教学设计

一堂课成功与否,重在课前备课,传统备课只注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备课,而新课程改革更注重的是备学生、备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将学习变成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因此,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全面调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其方法很多,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引入学习竞争机制。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年轻好胜是这个年龄阶段所具有的心理共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以此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实现自身的发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有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意义才能优化学习效果,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在讲解《人类遗传病》一节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我首先展示了各类遗传病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都表现出惊愕,之后我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近亲结婚与非近亲结婚患病几率对比表,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真正体会到近亲结婚的危害。最后,我要求学生调查自己身边关于近亲结婚的情况和孩子患病情况。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自然能高效了。

(四)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探究法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在运用探究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生物实验为依托,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以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以生物实验小组为单位,安排好小组合作探究的分工。每个学生在实验中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能够真实地了解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二是积极开展实践探究能力培养活动,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实践能力培养的亮点资源,并联系好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熟知的内容入手,想方设法提高生物教学效率。三是积极进行教学情境地创设。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做好情境地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出声音、画面、动作一体的课件,对学生的感官系统进行强烈的刺激,让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到情境学习的真实感,能够有效地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觉得学习得更加轻松愉悦。

(五)及时练习检测,反馈教学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本省的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自行设计校本习题集。在设计习题集的时候,要注意:试题的难度要恰当,分量要适宜,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适当穿插部分提高能力的试题。学生的习题做完之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正确和错误所在以及原因,教师也要根据这种反馈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总而言之,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师生的双边互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要想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考量。我们要用心探索,将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我们的工作中心和前进方向。

猜你喜欢
高效性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性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