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探微

2016-07-15 07:45王立明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探究性能力培养

王立明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还要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对有难度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随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他们的学习欲望不断增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探究欲望,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主体;探究性;能力培养;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10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丰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完成。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使他们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从多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充分体验作者的情感和表达的意图,在掌握课文中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理解能力。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新颖的学习模式中进行积极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从多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有效掌握课文的主旨,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一、巧设导入,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设计教学时,巧妙设计导入环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快速进入到课文内容的探究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导入环节的设计需要紧扣课文内容,用巧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产生迫切想要了解学习内容的心态,轻松、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使课堂教学在一开始就能高效紧凑。导入环节的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疑问设计导入环节,利用问题来让学生的思维深入,还可以运用和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进行导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既要考虑教材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最适合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思考和探究,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和发展。

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需要使学生深入领悟课文内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随着多媒体和教学的有效结合,多媒体的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构建的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获得更深的体验,在有效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影像资料,能对学生的视觉和情感形成强烈的冲击,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和创作的深意。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生活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爱情故事,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能认真阅读和体会这首诗歌,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眷恋之情。

三、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需要他们不断进行实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给他们创设运用语文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语言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重点内容形成独特见解。教师还可以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进行积极的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并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能结合其他学生的想法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除了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例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举办辩论赛,举办故事大赛等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成功,会主动运用课外时间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在对语文课文进行阅读时,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不同,获得的学习体验也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阅读教学,让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中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理解。通过阅读,让学生将文字作为和作者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媒介,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他们能积极思考,通过文本达到对课文中情感的深刻领悟。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说出来,并对他们的见解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教师要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让每个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放到“图书角”,进行同学间的分享阅读;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通过阅读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写读后感,并把优秀作品展示出来。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素材,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探究时能从多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就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不断的提高,实现高效率的高中语文创新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探究性能力培养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