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仿句成就美文章

2016-07-15 07:45王雅梅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美文作文

王雅梅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经过实践证明,仿句训练是一种很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仿句训练,并恰当地使用这一方法,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仿句;美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1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116仿句题是近几年在中学语文考卷中颇受青睐的题型,成为考查学生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仿句,顾名思义即仿例造句,按照题目已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发挥想象,根据自己掌握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进行语言组合,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或语段。

其实,仿句题做得好,对学生写作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那么,如何在仿句练习中进行学生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的训练呢?

一方面,要学会从例句中提炼相同点。这就是指挖掘仿句和例句在结构、内容、修辞上的相同点。即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一致,字数相近或相等;内容上的统一性,即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础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修辞上的相同性,即仿写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仿句和例句要意境和谐,唯有如此仿句才能形神兼备。

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仿句的不同处。有些例句中没有规定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自行选择对象成为主语,仿写时则需根据上下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理材、选材。筛选有用信息,把例句“相同点”迁移到仿句中。并对例句“不同点”加以拓展和创新。例如:仿照例句,再写句子:“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例句可分成两部分:前面叙述在某种事物身上我们感受到的精神或意志,后面则是拥有这种意志的结果。感悟句是由“才能”引起,未指定的陈述对象和拥有某种意志的结果是该句的不同点,需要拓展挖掘。比如“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造化成珍贵的琥珀;腊梅有坚贞不屈的毅力,才能怒放在严寒的冬季”。

熟练掌握了仿写句子的技巧和策略,我们才能将之迁移到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仿写精炼的、典型的语言结构、语言形式,融合新的意境情境,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学生在一篇周记中写自己对母亲上夜班辛苦的体谅,其中开头有这样的句子:“深夜,妈妈上夜班回来了。”语句简单直白,缺少意境和情感的投入,无法让读者感受到母亲的辛苦和作者对母亲的体谅,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我就以一句话为例,引导学生进行仿句“黄昏,蜿蜒的小路上。劳作一天的农人们回来了,他们背着满满的丰收的喜悦,背着五彩的晚霞回来了”,让学生在比较、品悟的基础上体会到例句之所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原因。这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写修改。于是,很多学生自觉吸收,加以灵活运用:“深夜,寒冷而又寂静的大街上,妈妈上夜班回来了,她带着一脸的疲惫,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深夜,冷风习习,空无一人的大街上,唯有妈妈疲惫的身影,由远及近,带着对女儿的牵挂,拖着沉重却有些焦急的脚步回来了。”……不言而喻,这样的语言定能让人过目不忘,不仅是因为它的语言表现形式的考究,更因为它隽永蕴藉,情深执著,这是透过一双感恩的眼睛看到的母亲的身影,其中女儿对母亲的体贴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语文课本是仿写作文时取之不尽的源泉所在。比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名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两句“不必说”,实则是为了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抓住这个句式,理解了这种主次、反衬的关系,仿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将之运用到作文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以往习作中我们曾以“平凡小事最动人”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有的学生在习作中抒写温暖亲情,在文中写道:“不必说母亲用心良苦的叮咛,父亲语重心长的教导,爷爷奶奶关切的唠叨,兄弟姐妹玩耍的嬉笑打闹;也不必说一家人团聚的合影,欢聚时候快乐的攀谈,熟睡时浅浅的鼾声。单是一顿简单却温馨的晚餐,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融融暖意。”生活中最寻常的晚餐, 在一个孩子的细心体察之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既抓住了家庭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点点滴滴,又能运用这种反衬的句式,突出日日皆有的晚餐这一小的场景,完美地体现了“平凡小事最动人”的主题。可见,仿句不只是一种题型,真正把它运用得炉火纯青将是写作的一大助力。

仿写不只可以仿写句式,更高层次的仿写是仿写写作形式。比如在教学汪曾祺老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我注意到文章仅仅在描写鸭蛋的吃法时就着墨颇多。文中先引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腌蛋”一条。“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再道乡间寻常食法: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或席间待客或敲壳而食或佐以豆腐。一枚小小的鸭蛋在汪老的笔尖变换着身影,食之有声,望之有色,诱人食欲,无怪乎学生每到此处总会两眼有神,喉间微动,唇间啧啧有声。

那么,怎样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也能仿写成如此打动人的文章呢?当堂课上,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来仿写,要求写出它的不同吃法,要写的诱人食欲才是成功。如一位学生写道:“西瓜一枚用水洗净,一家人绕桌而坐,取刀剖瓜成瓣,形似月牙儿,你一牙,我一牙,吃得满嘴掉甜津津。红瓤进肚,籽儿皮儿入筐,伴着晚风,爽意袭人,沁心润脾。豪放时则要一分为二,拿勺舀食。这在炎炎夏日简直是饕餮大餐,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其感觉唯有解渴二字。进了餐馆,西瓜的吃法又不一样了,它是果盘的一部分,去了皮儿,三角的红瓤儿与洗好的葡萄、樱桃、油桃、白粉桃、剥好的哈密瓜、香蕉、橘子等放在一起,色彩斑斓,再给盘里放置几支果插,要你一块一块插着吃,称得上从容优雅。”最普通的西瓜不同的吃法居然吃出了不同的感受,或文雅或豪气或温馨,这不就是仿大家之文的魅力吗?

总之,以仿句题型作为起始训练,逐层提高要求,再到对美文局部进行仿写,即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等某个方面进行模仿,最终对美文的立意、情节、技巧、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模仿,就能逐渐过渡到独立作文。这样,学生的语言就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在“我手写我心”的独立作文中运用自如,做到“仿句成文”。

猜你喜欢
美文作文
美文阅读
动漫美文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