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习作教学效率

2016-07-18 04:56黄美珠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写作能力信息技术

黄美珠

[摘要]作文是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项作业,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平时缺乏积累。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写作难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写文章,开创发表自己作品的网络天地,学生就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乐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辅助习作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积累,习作教学就会更加高效,更加异彩纷呈。

[关键词]信息技术;写作能力;教学效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各科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给学生提供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一、激发兴趣

第二学段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乐于表达”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愿意写作。

记得有一次写《难忘的一次活动》,学生们束手无策,虽然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都是热情高涨,可是要提笔写作文时,他们就像挨了霜打的茄子——蔫了,提不起精神,无法下笔。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偷偷把他们的活动过程录了下来,在写作指导课上进行播放,让他们再次感受活动时的场面。当看到自己的身影在多媒体影像中出现时,学生都很兴奋,对活动的全过程观察得非常仔细认真。这时我再进行写法指导,学生就有了写作的欲望,动起笔来也不那么困难了。以下这篇《有趣的阅读分享》是班里江思贤同学写的:

有趣的阅读分享

“我来,我来!”“庄梓豪选我,选我!”“不,选我!”一阵嘈杂的声音从五(2)班传出,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伴随着一阵优美的音乐声,同学们如鱼儿般涌进了教室,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都有一个阅读分享活动,这次与大家进行阅读分享的是我们班的活宝——庄梓豪,他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精彩呢?

只见庄梓豪先摆出了一个POS,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我要讲的是《安徒生童话》中的《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作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众所皆知的安徒生。”他调皮地眨了眨眼,又摆了个极为搞怪的POS,继续讲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在一个乡下的小农舍里,住着一个老头和他的老太婆,老太婆很信任老头子。有天,老头子去赶集,他把自家的马换了牛,牛换了羊,羊换了鹅,鹅换了鸡,鸡换了一袋烂苹果。两个英国人目睹了这一切,便和老头子打赌:如果回家以后老头子挨到一阵痛打,就把自己和老太婆输给他们;如果没有,他们就输给老头子一袋金币。回家后,老头子如实叙述了赶集的经过,不但没遭到老太婆一阵毒打,还得到了一个吻。两个英国人被老夫妻俩诚挚的感情所感动,如约付了一袋金币。”他越说越投入,声音也越来越洪亮。我们都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听着,生怕漏掉半点信息。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期待的智力问答环节!”庄梓豪猛地举起手臂,大声吼道。班上顿时炸开了锅,庄梓豪接着抛出一连串的问题,我们也争先恐后地抢答着,他一句,你一句,我一句,整个班级热闹得跟集市似的……

五分钟的阅读分享很快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期待下次的阅读分享也能如此精彩。

在此次作文教学中,利用录像重现活动场景,使学生对演讲者的语言、动作、神态观察得更加仔细。学生作文中“庄梓豪先摆出了一个POS,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清了清嗓子”“他调皮的眨了眨眼,又摆了个极为搞怪的POS”“声音也越来越洪亮”“庄梓豪猛地举起手臂,大声喊道”等,这些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让人如临现场。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提高教学效果。

二、突破难点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降低写作难度。高年段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看照片写作文》时,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反映的是1937年3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后的真实情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坐在被敌机炸毁的铁轨上,放声大哭。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照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这次习作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学校局域网和互联网查找有关日军侵华的资料,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出示照片前,教师播放了1937年日军轰炸上海的一段视频。随着课件中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画面上到处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视频最后定格在了这张老照片上——废墟中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震撼人心的场面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到战争的无情、人民的痛苦、孩子的无助。随后教师出示拍摄这张照片的历史背景……以上信息技术的运用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很快进入到照片呈现的情境中,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所写的作文中也少了许多无病呻吟的语句,多了许多真情实感。

三、形式多样

现在的孩子都很喜欢上网,如果能够引导他们在网络上写文章,开创发表自己作品的小天地,那么孩子们就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乐事。每年的“拗九节”学校都会布置孩子回家煮拗九粥,我让他们把制作过程用相机拍下来,然后把照片插入自己写的作文中,放在QQ群里与班上同学分享。班上有个孩子叫陈林骏泽,特别喜欢在网络上写作,下文就是他放在空间里的文章:

甜甜熬九粥 浓浓孝敬情

“拗九节”来了,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煮起了拗九粥,也叫“孝顺粥”。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他的妈妈被关进了牢里。他去探监时送给妈妈的食物总是被狱卒吃掉。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糯米粥里混入孛荠、花生、红枣、桂圆,再加上红糖,让粥看起来黑乎乎的。这样狱卒觉得很脏不能吃,这粥就能送到妈妈手里了。熬拗九粥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每逢“拗九节”人们就煮碗“孝顺粥”送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而今天,我也和妈妈一起动手,煮碗孝顺粥给奶奶。妈妈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糯米、红枣、桂圆、花生、莲子、孛荠和红糖都拿出来,把糯米泡在水里。然后让我端来了一盆水,将花生、莲子在水里泡一个小时,否则到时候煮起来不容易烂。没过多久,妈妈把糯米淘洗了一遍捞出来放进了锅里,洗过澡的糯米白白胖胖的,从远处看就像是雪花不小心掉进了锅里。“雪花”在锅里煮了一会,妈妈让我把其他的配料都放在锅里一起煮。锅里开始冒起了乳白色的小泡泡,泡泡越来越多,妈妈赶紧用锅勺轻轻地搅拌着,我也在一旁紧紧地盯着,生怕锅里的小泡泡跑了出来。慢慢地,糯米的汤越来越黏稠了。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将红糖倒入锅里,继续搅拌着。锅里的米汤从乳白色瞬间就变成了暗红色,一阵阵的香气从锅里溢了出来。

“孝顺粥”一出锅,我马上就盛了一碗端给了奶奶。奶奶捧着粥,脸上笑开了花。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听后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比吃了糖还要甜。

在作文里插入照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吸引其他同学来阅读。阅读后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论:“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你真能干!从你的描写中让人感觉这粥味道肯定很甜、很香”“你有个好妈妈!”“浓浓孝敬情。”……教师可以利用早会时间把写得好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学生,对习作点评好的学生也要加以表扬,以此调动其参与评论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乐于写作,除了应引导他们多阅读、多积累,还应有效利用网络的优势辅助习作教学,使习作教学更加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写作能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