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转化工作

2016-07-18 21:04连浩
黑河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闪光点后进生

连浩

[摘要]班主任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优劣的一个显著标志。在学校教育中,要正确对待和尊重后进生,多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要真诚爱护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喜欢与教师亲近、交流,吐露心声;要经常与科任教师加强联系,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为他们“开小灶”,指导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后进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等寻找教育的突破口,并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打开后进生的心灵之锁,促进后进生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闪光点;树立自信;耐心教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后进生问题始终是教育工作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痼疾。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尊重后进生,用爱感化和鼓励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学习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对待后进生,我们首先应该尊重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体会他们内心的感受。其实后进生的内心比较脆弱,教师在批评指正他们的错误时只要稍微出言不慎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甚至破罐子破摔,课堂上与教师对抗。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面对班里的后进生,我的做法是主动与他们交流,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交流的次数多了,便能了解学生的更多情况,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后进生也会感觉到我很关心他们、在乎他们,并没有因为成绩差而嫌弃他们、放弃他们。感受到我的关心以后,他们就会开始端正学习态度。此时我趁热打铁,多给他们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只要好好努力还是能学好的。总之,对待后进生,教师要多点儿微笑与鼓励,多点儿交流与关怀,少点儿指责、冷落与嘲讽,用爱心感化和激励他们。

二、转化师生关系,耐心教育引导

于漪曾说:“要真心真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纯洁无瑕的爱,它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对待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进而喜欢与教师亲近、交流,吐露心声。学习上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解惑者,是值得他们尊重的良师,生活中更应成为他们排忧解难的挚友。

1.真诚爱护学生,使其消除疑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身上的缺点多,而且普遍背着思想包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往往怀疑教师和同学是否真诚地爱护和关心自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时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其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我带的班里有一学生刘某,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动不动就与同学产生矛盾,甚至骂人、打架,因此,同学都不愿意与他接近。他时常也有一种孤独感。我多次找他谈话,他都听不进去。有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他趴在桌子上,表情痛苦。我走过去询问原因,得知他肚子痛。于是,立刻叫两个同学送他去校医室。下课后,我马上赶到校医室询问病情。他在校医室吃了药,打了针,但病情并没好转。校医说要送医院,我立即送他到医院并为其垫付了医药费。他在医院里打点滴我就一直陪着,直到他的母亲赶到。他很感激我,对我说:“以前没有好好听从老师的教育,感到对不住老师,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会努力改正缺点。”后来刘某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2.提供典型案例,增强是非观念

后进生出现问题后尽管能够承认错误,有时也有进步表现,但其并不一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和危害。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为此,班主任可向后进生提供此类正反面典型案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可以利用后进生熟悉的人的转化事例来教育他们,激发他们改变现状、奋发努力的上进心。

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后进生的思想品德与学习成绩往往是互相关联的,班主任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的落后状态。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一定能够学好。其次,要经常与科任教师加强联系,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为他们“开小灶”,指导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习成绩。后进生有进步就要及时表扬,这样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也能逐步提高。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观念

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在力量。后进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如果班主任嫌弃后进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抵触心理,最终可能导致他们拒绝接受老师的教育。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个学生低头在看桌下的课外书,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仍没发现,正看得入迷,当时我没有收缴他的书,也没有批评他,而是拍了拍他说:“你上课怎么把课本放到桌子下面看?这样对你的眼睛有损害。”他脸一红,从抽屉里拿出课本放在桌子上。以后上课时他比以前更认真听讲了,学习劲头十足,成绩也有了进步。

班主任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的火种,获得改正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同时,班主任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鞭策他们珍惜荣誉,改正错误的行为。

5.锻炼意志品质,巩固良好行为

后进生出现不良行为,往往是由于某些不良的外部诱因引起的。所以,要转化后进生,既要控制外部不良诱因(如不良的场所、旧伙伴、迷恋的对象等),又要重视消除后进生的不良欲念、嗜好、兴趣等内部因素。当他们改正了错误,良好的行为习惯比较牢固地形成以后,在适当的时机可以对他们进行信任考验,给他们创造与诱因接近的机会,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把采购教室物品的任务交给一个曾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当他如数地把找回的钱和购买的物品上交时,我由衷地夸赞他,使他感受到我对他的高度信任,从而彻底改掉了以前的不良行为。

6.结合个别差异,采取不同措施

班主任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后进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等,寻找教育的突破口,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打开后进生的心灵之锁。教育后进生没有现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教师只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热情耐心,持之以恒,既看到后进生存在的缺点,客观地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善于利用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就一定会有效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后进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对出现反复的后进生仍然要尊重和信赖,要坚定教育的信心,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重犯错误不急躁。不要在出现反复时就认为后进生是稀泥巴糊不上墙,失去耐心,甚至大为恼火,新账老账一起算,将后进生已有的进步全盘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造成师生感情重新对立,前功尽弃。当然,要估计到转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

总之,教师要尊重爱护后进生,用言语和行动感化他们,给他们重新振作的机会,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聂晶,吴继东.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2]仲伟光.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性对策新探[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9(4).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闪光点后进生
让闪光点照亮学困生前行的道路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如何对待后进生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