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邂逅

2016-07-19 01:48
延河(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泉眼水厂历史

□ 刘 虹



千年邂逅

□ 刘 虹

人生,有许多邂逅,或萍水相逢,或不期而遇,或班荆道故,总有那么一个巧合,让很多事与物,人与情,有了瞬间的交错,让眼眸在惊异初始,便如一朵春花绽放,有了色彩,有了生命,有了气息,有了微微心动。

这心动,短暂亦恒久,美丽亦惆怅。淡淡地,温润了时光。

随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去淳化采风,就是这样一次穿越千年的邂逅。

汉祖御泉遥想

淳化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市北部。因文化积淀深厚,所以多古迹。汉祖御泉,就是这样一处古迹。

自上古以来,国人就喜欢给某大人物赋予神气,以向天下人证明,此人乃顺应天意,运势而生。上自三皇五帝,下自达官显贵,多有借神力,踩祥云,奇异而生的人。人尚且如此,何况物乎?那些散落民间的建筑,甚至草木,山石,但凡略有不同,也往往被赋予神力,故而粘上仙气,或和帝王将相有了交集,有了贵气。由此口口相传,历经岁月打磨,便有了深信不疑的理由,有了存世的骄傲与荣光。

汉祖御泉,就是从一段传说开始的。

淳化县城西六十多里,有个御泉堡村。我们的车到村里时,已近黄昏,铅灰色的天笼罩四野,远山低矮平缓,枯林中怒放着三三两两娇艳的桃花,以表明春天正在勃发。知我们到来,乡民们早早等在村口,男男女女穿红着绿列队迎接,秧歌舞动着山野的喜悦,锣鼓敲响了岁月的激情。我们像从城里救赎的生物,得以放生,从车里鱼贯而出,顷刻间有了回归山野的欢愉,恨不得生出一条鱼尾,快乐地摆动,在以风为媒,去空里遨游。

村里建了一座水厂,水源来自山脚一处泉眼,海拔900多米,为低钠低矿化度、富锶型矿泉水。据说这泉很奇,泉水不大,一股细流,千百年来却经久不息。更为奇特处还在于它有许多传说,勾起人一探究竟的欲望。

我们稍作休息整理,就由水厂工作人员带领去寻访泉眼。村子在半山腰,南边紧挨泾河,泉眼在山脚泾河北岸岩石之上。去山脚的路略陡,沿山势转了几个弯,路畔百草未及返绿,却有早知春来的野花,星星点点开放。我若林间的雀,总喜欢独行,以便探寻山野的秘密,所以兀自走在队伍前头。看到一位水厂工人,便打问水源来历,水厂情况。那人热心和我交谈,在他带领下,我最先来到泉眼所在处,见一院落,古式的门楣,挂一大匾,上题四个金色大字“汉祖御泉”。

观其名,便可知此泉非比寻常。进得院内,方知院子是为保水源安全,建的一所围墙而已。院内有几处石碑,碑上有“御泉”“中华名泉”等字样,想来都是近代所作。还有一碑文,载着泉眼的传说,阅之果然觉得非同凡泉。说刘邦坐上金銮殿后,为求与天同寿,与地共存,命百官为其找长生不老圣水。百官跑断腿都觅之不得,忽一日,见东方祥云缭绕,浮于半空,金光闪闪,时隐时现。于是百官寻云而至,不见祥云,却见一泉从石中汩汩而出,众人大喜,谓之神水,取水奉于刘邦。刘邦以重金赏群臣,并封此泉为“御泉”。

传说,总说的有头有尾,神乎其神。真正站在泉边,却也不得不感叹造化神奇,那泉破石而出,形成一个长丈余,宽八九尺,深二尺的小谭,潭水泠泠,清可见底。工人忙用纸杯为我舀起一杯水,要我品尝。我双手接过,轻抿一口,水质甘冽,淡而爽口,似与别处不同。这时,大家都纷涌而至,我便出了院子,站在院外,看那山脚泾河缠绕,似女子的裙带,飘逸而去。

暮色苍茫,空气中有潮潮的气息远山笼罩着沉沉的雾,似要下雨。静静立于山石之上,感受这山雨欲来前片刻的宁静,世界若一只装满浮华的玻璃船被击碎,散落成无数碎片,在我心里拖着一缕缕悠长的尾,若千年前的一声声叹息,缓缓地,沉没于海底。

遥想那高殿之上的刘邦,可让天下万物俯首称臣,金口玉言,仿佛可把每句话说成真理。至高无上的皇权,让私欲无限膨胀,甚至想超越自然规律。然肉身沉重,终耗不住岁月磨损。长生不老,也不过是历史长河里无声的叹息。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碎多少豪情汉朝的寿命只有几百年,涓涓的泉水却流了千年。如今,泾河畔的泉水,随水厂建立,早已不再神秘,那只有皇家才可品尝的泉水,也走入寻常百姓家。“御泉”成了每个人都能开心饮用的“愉泉”

入夜,果然细雨淋漓。我睡在水厂空地的帐篷里,睡在群山怀抱里,想那雨声,是御泉的歌吟,我便枕着那如诗的韵律入梦了。

秦直道访古

有人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失去自我,要看这个人在独处时,是否感到空虚无聊,甚至难以忍受。那么我想,一段历史,是永远不会失去自我的。千百年里,它可以保持长久的寂寞,在风雨中缄默,光阴里沉寂,即便成为废墟一堆,依然吸引八方来客,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它曾经的繁华,在远去的,虚虚实实的故事里,剥离出生活真相,用以警示世人。我们把历史延续的这种庞大的自我,称作以史为鉴。

去甘泉宫,是第二天一早。老天似乎早已不记得昨夜还下过雨,阳光大方地送给每一寸土地,那些花儿草儿美丽得恣意妄为。车在一个又一个村庄里穿梭,穿过桃花盛开的果园,奔驰在田野里,奔驰在春光里。

到达目的地,下车四下一望,并不见巍峨高耸的宫殿,只有无尽的麦田和果园,彰显着生命的从容。那汉时的宫殿,早已在历史的尘埃里化为灰烬,唯有一堆堆黄土,和一段段依稀可辨的残破城墙,默默讲述曾经的辉煌。

据《通志》的记述,甘泉宫有熛阙、前熛阙、应门、前殿、紫殿、泰时殿、通天台、望风台、益寿馆、延寿馆、明光宫、居室、竹宫、招仙阁、高光宫、通灵台等许多宫殿台阁。内有木园,是汉武帝时代的园,后来俗称仙草园,曾是武帝仅次于长安未央宫的重要活动场所,不只是作为统治阶级的避暑胜地,许多重大政治活动也安排在这里。

如今行走于此,俨然只可享受田园风光,阳光明媚,风缠细云,苹果园里,蓓蕾裹着锦囊,农人忙于播种,现代化耕作的机器轰鸣。淡雅清丽的田园,很难和雕梁画栋的宫殿扯上关系。脑洞大开遥想那汉时的宫殿金碧辉煌,王孙公子往来于此,摩肩擦踵,车马喧嚣。深吸一口空气,风里似乎还留有嫔妃们的脂粉香。顺着通直的大道,一直前行左拐走到秦直道时,方才发觉,时空在这里,有了突兀的衔接。身前是两千年前的秦代,身后是两千年后的现代,两个时间在此,无法躲藏的邂逅,像两块材质不同的金属,硬生生对接在一起。

现在的秦直道,是在古遗址上,重新做了铺设,立了碑文,宽阔而通达。走在上面,似乎可以直接穿越到那个年代,回到狼烟四起的春秋战国,那时道德沦丧,尸横遍野。乱世造就人物,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一个烽火连年的时代,然百姓并不像童话故事中那样,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秦始皇大规模的修建,使百姓从泥潭挪进火炕。在他诸多的大规模修造工作中,秦直道只是之一。为防范匈奴侵扰,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而成。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南北长达700多公里,是一条军事通道。据说此道,比罗马大道还早200多年,被称为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

据载,现在的秦直道,仅是秦始皇所建高速路中的一条,其它的早已无法确定,只有这一条依然保存。站在这里,听不到战场上的呐喊,也看不到金戈铁马,战旗猎猎,感受不到马革裹尸还的英雄豪情。站在这里,只能看到历史在行进中,一次次被重建,被摧毁,被修复,盘桓不息。秦直道,像被锯掉的枝桠,在岁月的古树上结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疤,供后人瞻仰评说。

回转路上,我在路边拾得一块残瓦,有我所不熟悉的花纹。我用我们这个时代,最普通的塑料袋把它装起来。想来这残瓦,来自那段遥远的时光,不知成品出自何人之巧手,破碎毁于何人之刀剑。

历史总是这般自我,大风吹千年,依然有它奇特的密码无人能解,在这个普通的春日里,它和我有了邂逅的欣喜。

钩弋墓前幽思

我和别人不同,只远远在钩弋墓前,做了短暂徘徊。

那个故事像暴风摧打的樱花,满地残红化为泥,经受历史的尘埃恣意践踏,一任芳华殆尽。多年前,我便读过那个女人的故事,那个一日惹得君王笑,君王怀里,柔情蜜意,笑靥如花的女人。

这世间的男人有那么多,可她偏偏遇上他。在她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岁月里,她紧握双手,紧闭心扉,只为遇到那个能让她生命怒放的男人。也像一场美丽的邂逅,于是,她便如一朵春花,历经冬寒,历经漫长等待,在那一刻,毫无戒备,毫不吝啬,向他打开自己。他成为她的整个春天,她把自己赤裸裸地献给春天。

从此,她以为那握了十几年的玉钩,可以紧紧勾住君王的心。从此,君王的龙榻上,她以为自己是世间最幸福的女人。她善于玩纂拳藏阎的游戏,可深宫大院之中,她永远也不懂帝王之家的游戏规则,猜不透那个她爱的男人。

她可以毫无顾忌地为72岁的老头生孩子,可那个老头却不能像她那样,把自己完全打开于她的面前。那个母以子贵的社会中,她以子为贵,亦以子为祸。

子少母壮,立子杀母,是她的劫数是她生命的句号,也是那段爱情的休止符。再华丽的篇章都经不起利益的考核再美丽的春天,也逃不出花落春残的命运。

这就是汉武帝爱过的女人,钩弋夫人的宿命。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不是唯一。想那褒姒、戚夫人、杨玉环哪一个不是帝王手中的玩偶?

离开铁王乡大疙瘩村,离开钩弋夫人墓,所有的人都一再叹息,叹息那个花样的女人,早早夭折。

爱她,就让她飞翔。

可是历史不能逆转,那个年代,不能有爱,每一个女人的使命,都是为了完成种族的延续。故事不可重复,却有那么多相似,回顾千年后的现世,观念和道德标准早已有了翻天覆地变化。人类在进步,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勇敢地在爱情的春天,毫无顾忌把自己完全打开。

钩弋墓,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一段无法释怀的惆怅。

爱情,是人类留给历史的,一段无法释怀的惆怅。

猜你喜欢
泉眼水厂历史
大地的取水者
大地的取水者
一起走过的日子
大数据背景下水厂自动投矾模型研究
小 池
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水泵变频在水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