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与作者

2016-07-23 08:46范晓波
星火 2016年4期
关键词:弧度编者水准

范晓波

编者与作者

范晓波

编辑肯定是有些势利的,如果唯好稿是图也算的话。

我们肯定是喜欢名家的。我们看重名家的名,更期待名家拿出真正的看家本领。为此,我们恨不得在空气中挖一条通往名家的捷径,抢在别的刊物前拿到我们想要的好稿。编辑给名家打电话的声音是耐心的,像一个鞠躬的人影那样带着谦逊的弧度。有时,耐心到我们自己都看不下去。

为了拿到名家名副其实的好稿,我们认了。

我们肯定是喜欢实力作者的。我们喜欢他们的实力,更喜欢他们创作每一篇作品时的用心用力。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比喜欢名家更喜欢实力作者。拥有成为名家的实力却还没成名成家,这会让一个作者激情饱满,才华四溅,并保持适量的自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字和名声。

编辑和实力作家的沟通是默契的,交往是放松的,可以像税务官一样催稿,也可以像质检员一样退稿。一本刊物的分量就是由大量实力作家的分量叠加起来的。

那些没名气,实力也未得到广泛认可的新作者,应该是我们更喜欢的。发现并推出文坛尚未关注的新人,是文学编辑最有成就感的事。因此,编辑给新人打电话的声音是热心的,像一个鞠躬的人影那样带着谦逊的弧度,有时,热心得我们自己都看不下去。

为了让新人更自信更有文学野心,我们认了。

编辑不怎么喜欢的作者,肯定比喜欢的多那么几个。

那种明知水准和风格与刊物有距离却试图通过人情上稿的作者。

那些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水准和风格与刊物有距离却执着投稿的作者。

那些稿子发不出来从不怀疑自己只怀疑编辑的眼光与职业道德的作者。

…………

编辑大多数时间不是在跟喜欢的作者交流,编辑的主要精力是跟不喜欢的作者周旋。这时编辑不仅需要自己都看不下去的耐心,还需要为了刊物的利益放弃个人好恶的大度。喜欢的作者考验编辑的眼光,不喜欢的作者考验编辑的胸怀。说到底,我们心里其实是有点喜欢不招人喜欢的那些作者的。他们的存在给了编辑获得另一种成就感的可能性——

把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作者,一步一步,塑造成我们喜欢的作者。

2016年5月10日

猜你喜欢
弧度编者水准
一种改进的水准网条件平差算法
不自由
光头神探
弧度制的三个基本应用
南瓜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
作者·编者·读者
作者·编者·读者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