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典型农区农户收入结构现状研究
——以商水县为例

2016-07-26 10:43周江松
乡村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措施

周江松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周口市典型农区农户收入结构现状研究
——以商水县为例

周江松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农户收入结构是农民收入来源的构成、比例与相互关系,反映农户的整个收入状况。基于此,以周口市农区为例,分析农户收入的总体状况、农户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具体情况。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对农业的依赖性较小,出现了传统农业向非农转变的趋势,但没有明确的转变方向,“三农”问题依然严峻。然后,针对研究区域实际情况,从提高劳动力素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非农产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农户收入;收入结构;影响因素;措施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从全国的发展规划角度出发,始终把河南省第一产业的发展放在二三产业之前。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部豫东平原上,其农业的发展在河南省又是重中之重。在农业如此受重视的地区,农户的收入状况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农户的收入结构如何?为探讨这些问题笔者现做以下研究。

2 概念界定

农户收入结构即农户家庭收入来源的多种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其反映家庭收入的不同来源、规模和所采取的不同形式,以及各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

本文将收入类型划分为农业收入、打工收入、做生意收入3种类型。农业收入即农户从事耕作、养殖等农业活动所获收入;打工收入是没有投入资金、只出卖劳动力所得收入,也包括事业单位和公务系统工作人员的工资、入伍服役人员的津贴;做生意是指投入一定资金或劳动进行的经营性活动。

3 研究地点概况与研究方法

3.1研究地点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周口市西南部,隶属周口市商水县白寺镇,典型平原地貌。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大部分青年劳动力及部分中老年劳力外出务工,白寺镇是豫东最大的半成品板材加工基地,研究区域内现有20多户经营板材加工。

3.2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农民收入结构相关资料;实地调查了农户近3 a人口、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家庭财产、耕地利用方式、家庭收入类型以及劳动力劳动时间等信息,进而综合分析农户收入结构现状,给出改善措施和建议[1]。

4 农户收入结构现状分析

调查可知,研究区域内近3 a的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10%、9%、8%,而河南省近年农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均在20%以上;务工和做生意2种非农收入类型在农户总体收入结构中占比大致相当;部分农户已经放弃农业,只有不到30%的农户农业收入在收入结构中占比超过20%。

由此表明:①研究区域农业收入占比低于河南省总体水平;②大部分农户在生产生活中对农业的依赖性较低;③打工和做生意2种非农收入类型对于该区农户同等重要;④收入结构大致处于稳定状态,3种收入类型占比无较大变化。

4.1农业收入与其土地利用方式

4.1.1农户农业收入。研究表明,该区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较少,在现阶段的消费水平下农业收入不能满足家庭的消费与开支。农民就不得不在农闲时间寻找其他的生计方式,农业收入太低是促使农户从事非农就业的一个经济动力。

4.1.2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与投入时间。研究区域内没有农户从事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产业,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农业就是土地耕作。研究区域所处豫东平原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农户的土地经营方式相对传统,冬春季节全部种植冬小麦,秋季种植玉米、大豆。

机械化耕作使得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所用的时间大大减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一般只在收获与播种时返乡务农,甚至部分务工人员整年在外,耕地完全交由家中女性打理。由此可见,传统农作物种植对劳动力的要求已经越来越低,耕地对从事非农就业者的约束力也越来越小[2]。

研究区域在1997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土地分配,在此时间段以后出生的村民以及在此时间段以后嫁入本村的妇女均没有耕地,人均耕地约667 m2。研究区域经营的传统农业耕作没有技术支持可言,销售支持均是粮贩来村里收购,水泥公路交通便利。因此,农户在农业上只需放较少的精力就能保证农耕活动顺利进行。

农业收入低,土地对劳动力依赖性降低,农业耕作时间减少,人均耕地较少,这些因素表明农业在农户生产生活中地位的下降,同时也是农户从事非农就业的动力和保障。

4.2非农收入与类型

4.2.1非农类型与投入时间。非农收入包括打工收入和做生意收入2种。做生意的4户中,2号家庭从事交通客运行业,年均工作12个月,是研究区域中的高收入家庭。3、4、6号家庭从事板材加工产业,厂址在乡镇公路旁,年均劳作时间在10个月。外出务工者主要从事建筑、装修、公路等行业,年均工作时间10个月。

4.2.2农户非农收入。研究区域整体非农收入占比为91%,远远高于农业收入,非农收入的高低最终决定着农户的生活质量。区域内农户打工总收入占比为45%,做生意总收入占比为46%,2种非农收入类型基本持平。从研究区域整体经济视角来看,打工和做生意同等重要。

2种非农收入类型对不同农户的影响不同。2、4、6号农户家庭收入以做生意收入为主,1、5、7、8、9号和10号农户家庭收入以打工为主,3号农户兼顾做生意和打工。务工家庭数量高于做生意家庭数量,但研究区域内打工和做生意的总收入相差无几,说明做生意的平均收入高于务工平均收入。

4.3农户收入差距分析

7、8、9、10号4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是所有农户中最高的,同时这四户的家庭总收入却是所有农户中最低的;1、2、3、5号和6号5户的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均在10%以下,同时他们也是农户中家庭总收入最高的5户。由此表明,该区域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与农户的总收入呈负相关。

从事交通客运的2号家庭收入最高,做生意和打工兼顾的3号农户家庭收入排在第二,4、6号两户做生意的家庭处于中等水平。7、8、9、10号以打工收入为主的农户收入最低。虽然1、5号2户的收入比4、6 号2户略高,但家中贵重的电器、机动型交通工具均比4、6号2户少,而且6号是唯一一户在城里置办房产的家庭。

图1 2012—2014年农户平均年收入排行图

据笔者调查,在2010年之前从事板材加工者的收入要成倍高于普通农户,受全国整体产业调整的影响,这种初级制造业逐渐没落。即使现在收入一般,但他们之前积攒的财富还足以使他们立于村中的中上层。由此表明,研究区域内农户做生意的收入普遍高于打工收入,但传统的板材加工业面临着严峻的行业转变挑战[3]。

同样从事板材加工的3个农户中,3号家庭的收入要远超4、6号家庭,主要原因就是3号家庭拥有6个劳动力,数量远超4、6号2户。同样以打工收入为主的6个家庭中,1、5号家庭的收入远超7、8、9、10号4个家庭的收入。这是因为1、5号家庭均是青壮年劳动力,7、8、9、10号4个家庭中有老年劳力、辍学少年劳力。由此表明,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是影响该区农户收入的一个主要因素。

2号家庭从事交通客运业,获得成倍于普通农户的收入,究其原因是其在交通主管部门有亲属关系,普通农户很难涉及到这种高收入行业。由此表明,社会关系也是影响农户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5 结语

研究区域内农业收入较低,且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和家庭总收入呈负相关,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弱。农户家庭收入以打工和做生意为主,但大部分农户没有较好的非农工作,非农板材加工产业面临困境[4]。该区域出现了由传统农业向非农转变的趋势,但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周口市农区的一部分现状,“三农”问题依然严峻。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5.1提高劳动者素质

村里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是限制农户收入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文化水平低,使得村民外出务工可选择的行业较少。现在村里少年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更是引人担忧。要提高村民接受教育的意识,培养子女入学深造;村委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设乡村图书馆,开展科技知识讲座,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

5.2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

研究区域的农业收入占比与总收入呈负相关,传统农业产值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可以尝试种植花卉、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或者从事其他第一产业;或者推广土地流转,将劳动力彻底从低收入的农耕中解放出来,从事高收入的非农就业。

5.3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创新已有非农产业

鼓励村民自主创业、自谋生路,虽然现有的板材加工业不景气,但之前的高收入使得最早从事该行业的村民受益匪浅。现在板材加工业陷入困境,村民应积极作出产业调整,或者转投其他行业。

5.4鼓励村民外出寻找合适就业机会

非农就业收入较高,城里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广阔。村民在外出务工时,要有创新精神,不要只在传统低收入工作上循规蹈矩,要敢于涉及其他有挑战性的行业。

参考文献

[1]张琳娜,陈晴,黄成,等.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经济管理者,2010(14):275.

[2]姜仁华.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地区间差距[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陈小徽.现阶段我国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阳俊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1(5):47-51.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2-93-3

作者简介:周江松(1993-),男,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