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要强调“我们”的概念
—— 专访山西晋城市农委副主任秦怀仁

2016-08-02 09:07刘华彬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6期
关键词:怀仁晋城市成员

■文/本刊记者 刘华彬



合作社要强调“我们”的概念
—— 专访山西晋城市农委副主任秦怀仁

■文/本刊记者刘华彬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美称。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日,为了解晋城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市农委副主任秦怀仁。

《中国农民合作社》: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规范发展是合作社的基本要求,请您谈谈晋城市合作社规范化方面的情况。

山西省晋城市旭胜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举办技术研讨会

秦怀仁:晋城市是一个中等地级市,下辖6个县区,有2290个行政村。目前,在工商注册的合作社已超过5300家,但运行良好的也就3000来家。因为设立门槛低,只要5个身份证就可以注册,所以合作社成立后,也不一定就能长大,有的自然被淘汰了,其中不乏空壳合作社、僵尸合作社。在相关调研中,有的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很尖锐,说农民成立合作社是不是就是为了套取国家资金?我的看法是不能一概而论。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之后,晋城市为了鼓励农民创办合作社,曾经出台文件,对合作社发展数量下过指标,部分扶持资金可能扶持了一些在当时看来实力还较弱的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用这笔钱发展产业收到了好的效果,可能其中一些合作社因为市场原因或者配套投资不够导致无法正常运行了,但不能说这些合作社就是在套取国家资金。因此,我开玩笑地跟人大代表们说,充其量算是“肉烂在了锅里”。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有的合作社拿了国家的钱没做事,所以合作社必须要规范化。

合作社实现规范化,必须坚持两点:一是财务规范。财务管理作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发现,大多数享受过政府财政资金扶持的合作社,财务管理总体上还比较规范。因为现在财政扶持资金大多都实行了报账制,合作社必须拿正式发票才能拿到钱。所以,合作社设立会计账簿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作社去买农资,开正式发票的话,商家就会多收一些费用,无形中增加了合作社的支出。另外,合作社设立成员账户和实行盈余返还的积极性还不高。二是管理民主。民主管理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凝聚力所在。农民合作社是否实行了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是否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最主要体现在每个成员的表决权是否切实得到了有效保障。晋城市大多数合作社内部都成立有组织机构,但有些合作社还存在理事长一人说了算的情况。

《中国农民合作社》:作为“煤铁之乡”,晋城市合作社发展有哪些特点?

秦怀仁:晋城市农民合作社已覆盖了所有的行政村,涵盖了所有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发展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合作经营能力增强。2015年,全市农民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9.4亿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2.7亿元。有966家合作社基本实现了统一销售农产品,695家合作社基本实现了统一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346家合作社实现了标准化生产,184家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69家合作社通过了农产品质量认证,43家合作社创办了加工实体。二是组织化程度提高。合作社通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合作的方式,将农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大市场的风险。特别是随着农民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在农民合作社基础上成立联合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更加明显。如阳城县太行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7个小杂粮合作社注册登记,入社成员1820户,辐射带动农户1万余户,建设小杂粮基地三万余亩,注册“南太行”商标,联合社内联成员帮技术,外联市场展产品,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产品服务,统一商标品牌,统一组织销售,组织化程度大大提升,壮大了阳城县小杂粮产业的发展。三是规范化程度提升。市政府大力推进示范社创建工作,树立了一批规范运行的先进典型。目前,全市共有25家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称号,有114家合作社获得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有400家合作社获得市级示范合作社称号。2014年以来,晋城市实行农业、财政、工商、畜牧业、林业、农机等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合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在政策引导下,合作社内部管理运作逐渐规范,有752家合作社实现了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返还给成员。晋城市旭胜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实行盈余返还制度的同时,还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制定了“代金券”制度,成员在合作社购买饲料后,向成员返还一定金额的代金券,凭券到合作社的服务中心购买药品、疫苗和饲养器具等,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新科技应用速度加快。相比普通农户,合作社更加注重加强与农林科研机构、农林高等院校对接,开展合作,学习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新器械、新模式、新物料,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生产效益。如阳城县金田园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薯研究所、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合作,建立脱毒甘薯研究中心,繁育脱毒红薯原种种苗4000万株,通过脱毒红薯种植,比普通红薯增产30%以上,亩产增加2000多斤,增收800多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薯农种植红薯的积极性。

《中国农民合作社》:晋城市合作社主要有哪些组建类型?

秦怀仁:晋城的合作社规模较大的,大多为老板领办型,有很多的企业老板尤其是煤矿老板转型领办合作社。比如泽州县绿成林果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张跃进原来就从事煤炭生意。合作社流转了当地一个村的一千五六百亩地种核桃,带动农户100多户。前几年的流转费是500元/亩,因为土地种了核桃,国家不给粮食补贴了,于是合作社主动自掏腰包补偿农户这笔款项,另外还给流转农户100多元/亩的粮食补助。2016年,流转费涨到800元/亩,再加上粮食补助,每亩近1000元。现在,全村500多个劳动力,除了在城里打工的,都在合作社核桃园里干活,女劳力一天给五六十元,男劳力给六七十元,青壮劳力给到100元,农民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带动了当地农村发展。还有一家市级示范社,泽州县鹏菲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河北的谢兰芳领办的,他在山西修路赚了钱,投资了二三百万元,在一个偏远山区流转近500亩土地种玉米、谷子,吸纳当地农民就业,前几年合作社的产品销路还好,基本上通过他的朋友圈就卖出去了。他告诉我,办合作社赔进去了百十万元,但这个事业很阳光,几年下来很有成就感,自己的心情很好。这种精神我很敬佩。目前,这种老板引领的合作社发展势头很好,煤老板转行领办的合作社大概占到全市合作社总数的1/10。

另一种主要的类型是能人领办型,由农民自发组建,符合农民抱团致富的基本出发点。这种合作社大多数规模都不大,但一般都有一个技术能手或经纪人领头,这点很关键,尽管他没有多少资本,但是他有威信,在那个圈子里头人们愿意跟着他干。

《中国农民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秦怀仁:第一,土地流转费很高,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有困难。合作社发展必须和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结合起来,但土地租金过高制约了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晋城市的土地流转费平均在600元/亩—800元/亩,最高的在1000元/亩。在晋城,假设种一亩小麦,产出900斤小麦,除了农药、种子、化肥和机械作业费,一亩地的收入也就500多元,还不够土地流转费。小麦收后再种一茬大豆,还能稍微挣点钱。因此,在土地流转费上,政府应该适当给予补贴,否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撑不下去。

第二,财政支持门槛高。近几年的财政扶持项目都有明确的要求,需要合作社自筹远超过财政扶持的资金数额,一些实力较弱的合作社就难以获得财政扶持。因此,财政支农项目最好给多少钱办多大事,不给合作社增加负担,让一些虽然资金实力较弱,但运行良好的合作社也能享受到阳光财政。

第三,金融信贷政策滞后。对于合作社发展,资金很重要。晋城市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挺大,2010年以前,每年拿出50万元到100万元作为规范化发展资金,2010年—2014年增加到150万元。但是,对于几千家合作社,这点钱远远不够,要想发展壮大,还需要金融机构来支持。银行现在还是比较支持农业,它们给农业企业贷款,给农户个人贷款,但给合作社贷款就贷不出来了,总觉得合作社是新生事物,不认可合作社。2015年,晋城市举办了一个银行信贷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的座谈会,一位银行副行长说,我们急需往下放钱,因为我们有指标,但是就放不下去,能不能给我们推荐几个合作社。所以,应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农民合作社。目前,政府设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也应该出资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公司,这样的话效果就会好一点。

第四,农业保险种类少。目前,晋城市仅开展了小麦、玉米、能繁母猪等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尚未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产品的保险险种。政府应出资给农业上保险。对政府来说,应像对待居民社保、医保一样重视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费,政府应该拿大头,否则农民就不会去投保。另外,保险公司要培养农业保险人员。2014年,晋城的玉米遭了灾,保险公司去评估时却没有专业人员,最后还是叫上农业部门的人去查看、评估受灾情况。

第五,合作社内部管理人才缺乏,农业生产指标不好量化。合作社成员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且农业生产环境艰苦、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十分缺乏,成为制约合作社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晋城市农业生产总体还处于粗放生产阶段,农业生产指标不好量化,合作社内部管理比较难。

最后,劳动力工资投入大。晋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农业生产还主要依靠传统劳动,导致劳动力工资支出在合作社投入中占了大头,占60%以上。

《中国农民合作社》:下一步,合作社如何提升发展?

秦怀仁:首先,应提高合作社进入门槛。合作社门槛当初定得有点低,好处是更多人可以进来,现在每一个村都有两三个合作社,但对规范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农户自愿组建的合作社,规模不会太大,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比较稳定。大的工商资本主导的合作社,对农业不是很了解,农业又是微利行业,一旦合作社发展不下去,成员和老百姓的利益谁来保护?因此,应提高合作社进入门槛,并分类设立不同标准,比如带动成员方面,可以规定一个数量门槛。

其次,政策资金要向合作社倾斜。包括补贴政策、财政政策和投入政策,都应该向合作社倾斜,尤其是向示范合作社倾斜。龙头企业是老板的企业,合作社是成员的合作社,支持合作社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展。比如农机具补贴,对一般农户补贴30%,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合作社,则可以提高补贴比例,以促进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

再次,合作社内部要加强创新。一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多采用托管方式开展土地统一经营,降低土地流转费用;二要拓宽经营范围,积极开展加工储运、销售流通,实现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三要引进外部管理人才,聘请职业经理人或专业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经营,由成员直接管理变为成员间接控制;四要探索新型销售模式,积极探索直销配送、会员制消费、认购式销售等新型销售业态,逐步实现以销定产、按需服务。

最后,一定要把理事长和成员的思想统一到“合作社是‘我们’的合作社,不是‘我’的合作社”上来,这里的“我们”指合作社所有成员。要加大培训力度,让合作社理事长及其核心管理团队,包括相关管理干部,都认识、树立、坚持这个理念,合作社才能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怀仁晋城市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晋城市:农民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塞上怀仁迎来四海客商 羔羊美食发布万里飘香 2019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盛大开幕
晋城市举办庆祝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展演
山西怀仁河头乡:“金香脆”香瓜成增收“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