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探索土地“托管”解难题

2016-08-02 09:07文/王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6期
关键词:联社种粮粮食

■ 文/王 敬



种粮大户探索土地“托管”解难题

■ 文/王 敬

土地“托管”只是一种与成员合作的形式,如何种植和经营好土地才是发展的关键。

今年4月,春风吹过齐鲁大地,麦苗舞起层层绿浪。山东省夏津县郑保屯村村民正在给成方连片的小麦浇头遍“返青水”。望着眼前绿油油的麦苗,粮丰恒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全国种粮大户黄亮存表示,今年小麦的收成应该差不了。

黄亮存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通过探索对成员的土地进行“托管”,联社已经分步解决了如何种粮、如何提高产量和如何经营的问题。因此,从春季他就敢断定今年小麦的产量不会低。

发展规模化催生联合社

合作社的小麦种植基地

因找准了方向,走对了路子,目前联社成员已经达到了1000多户,拥有基地1万亩,小麦平均产量约700公斤/亩,玉米平均产量约750公斤/亩,成员的纯收入更是达到了2000多元/亩。

黄亮存说,郑保屯村的农民们靠种粮也能赚钱了,随着联社的发展,以后收入还会更高。

无疑,如今的郑保屯村与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使郑保屯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还要从黄亮存开始种粮说起。

作为土生土长的郑保屯村人,黄亮存积累了丰富的种粮经验,但因种植土地的规模较小,比较缺乏规模种植经验。

随着郑保屯村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吸收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而同样需要劳力经营的农业生产则面临着“人荒”难题,不时有某某家因缺少时间、缺少人手打理农田,影响粮食产量情况出现。

从2010年开始,黄亮存尝试着流转村里的土地,发展规模种植。他边学习边实践,逐渐摸索出了规模化种植的门道,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并联合其他种粮大户成立了合作社。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郑保屯村一家一户土地分片经营模式的弊病逐渐显露出来:每家种的小麦品种不一,病虫害防治的要求各有不同,收获日期也不尽相同,大型收割机很难派上用场,且分散经营成本高,粮食也卖不上好价。

国家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后,经过黄亮存多方面宣传后,郑保屯村的不少农户都认识到了一个问题:这地分着种不合算,得合起来种。

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黄亮存学习积累了不少规模化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于2013年同本村通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家丰农技服务合作社联合成立了粮丰恒兴粮食种植专业合作联社,探索实践规模化种粮。

探索对土地进行“托管”

联社已经成立,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发展方式经营,效果肯定不会理想,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联社决定采取“托管”式种粮的方式,并把“托管”分为“半托”和“全托”两种方式。“半托”是由联社为成员提供质优价廉农资等,收获的粮食全部归成员;“全托”是成员把土地交给联社,联社负责粮食的生产管理销售等,扣除经营和管理费用后收益全部归农户。

联社对“托管”土地采取分步示范原则,即先进行“半托”,待成员对这种方式认可度高了,再实施“全托”。目前联社有约700多亩属于“全托”式管理,剩下的是“半托”式管理。

对于联社制定的“托管”计划,成员们还是比较满意的,但黄亮存心里却非常清楚,土地“托管”只是一种与成员合作的形式,如何种植和经营好这些土地才是发展的关键。为了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联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统一管理、统一规范。

一是种植收割产业化。联社对通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源进行整合后,由20名农户、67台农业机械,统一负责联社1万亩土地的规模化种植、收割。二是粮田管理社会化。家家丰农技服务合作社技防队长和4名队员,利用12米宽的喷药机械,就管理了全村的土地,这种机器每台每天可管理240亩地,不仅可防治蚜虫等病虫害,还能为庄稼补充微量元素。同时,浇水、施肥也都实现了社会化服务,浇水每人每天150元,施肥每人每亩地10元,等等。三是实现了订单农业。联社与山东省面粉加工能力第一的发达集团签订了5年合同,联社的4300亩地种植了发达集团冀麦面包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发达集团还在联社试验推广有机小麦,引进平原养牛场,以实现5亩地1头牛的养殖规模,通过青贮饲料“过腹还田”,逐步实现有机小麦生产。

“托管”土地节约又增效

按照这样的管理方式,联社的“托管”计划正式实施。不过,当时黄亮存心里却总有一丝疑虑,他担心,这样发展的效果或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成员的入社积极性。

事实证明,黄亮存的担心是多余的,几个合作社联合起来种粮以后,既节约又高效,一年下来,农民实现了增收。一位成员自己拥有两台拖拉机、一台玉米收割机和小麦收割机,通过农业机械入股,加上为成员提供耕种、收割等服务,收入达到了17万元;另外一位成员姜桂齐是农电工,平日没时间打理责任田,这次他把4亩地“全托”入社。这样一来,如果仅按照一季粮食来算的话,化肥就便宜了30元/亩、耕地节省20元/亩、农药节省25元/亩、收割省5元/亩……算下来,比自己种粮少投入几百元,同时,由发达集团统一收购麦子,比市场价高8分钱/公斤,可多收入90多元/亩。算上省下的时间干农电工挣的钱,收益比以前高了不少。

成员的增收,让黄亮存变得自信,在他的主导下,合作社加大了对农机具的投入。2014年9月份,联社出资购置了一架价值110万元的A2C固定翼轻型农用飞机,用于农药喷洒作业,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难题。

因生产规模较大,生产经营方式先进,比较效益突出,联社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2014年,基地被划入当地“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农田基础设施大大提高,生产的小麦也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黄亮存感叹说,以前农村有“散户种粮亏本、大户种粮得利”的说法,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一去不返了。土地平整建设大方,去除了田间道路、田埂多出了一部分土地,再加上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现代化的农机农艺技术支撑,粮食产量肯定会有增无减。土地确权以后,老百姓就更用不着担心利益受损了。

背景资料:

青贮饲料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利于长期保存,是家畜优良饲料来源。

栏目编辑:孙超超

猜你喜欢
联社种粮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画画就如种粮
我的粮食梦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