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开始
——记江苏大丰区建鑫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

2016-08-02 09:07赵寿华杜东方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丰插秧机稻米

■ 文/赵寿华 潘 伟 杜东方



从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开始
——记江苏大丰区建鑫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

■ 文/赵寿华 潘 伟 杜东方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建鑫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5月,是集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稻米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2011年以来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省三星级农机合作社,被农业部等11部门列入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录。合作社现有成员106户,拥有中型米厂1 座,各类农机具30多台(套)。从2012年开始,合作社承包和流转土地面积550亩,2015年小麦、水稻产量达到605吨。

成员机插秧现场

抱团发展,成立农机合作社

2004年,大丰经济开发区建设村3组村民倪浦松,通过盐城市农机局人员的介绍,认识和了解了水稻机插秧技术。当时他家有17亩责任田,每年水稻种植时都为水稻栽插劳力紧张而发愁,于是他到西团镇的西灵村、草堰的丁溪村去走访机插秧用户。在详细了解插秧机的性能、作业质量、作业效率和机插秧长势、产量情况后,抱着试一试、闯一闯的想法,倪浦松于2004 年4月购买了1台PF455S型步进式插秧机,通过亲自栽插,感觉效果相当不错,就有了依靠插秧机发家致富的想法。但当时大多数乡邻对插秧机尚不了解,为搞好宣传,他以每亩35元的价格为朋友、邻居和亲戚提供从育秧到插秧一条龙服务,虽然从机插成本上核算,当年倪浦松个人亏损近2000元,但在农机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倪浦松自己的悉心呵护下,水稻机插秧一举成功,平均亩产达650公斤。这一产量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影响,很多村民自发地到机插秧田块参观了解情况,这坚定了倪浦松扩大发展机插秧的决心。2005年,倪浦松又购买了3台插秧机,一方面,在本镇扩大示范面积,从2004年的70多亩增加到近400亩;另一方面,组织跨区作业,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增添了发展后劲。

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倪浦松掌握了机插秧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机插秧技术也开始在本地区逐步成熟推广。同时,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打工创业,水稻种植户对机插秧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倪浦松明显感觉到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已经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开展跨区机插秧作业时,人们更相信以组织形式出面作业的队伍。为此,在盐城市委农工办、市农机局的指导下,2006年5月,倪浦松联合本村高月泉等机插秧能手,成立了大丰区首家机插秧服务合作社——建鑫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倪浦松被推选为理事长。合作社注册资金10万元,有成员6户,插秧机8台。

为保证规范化运作,合作社制定了章程,选举了理事长、理事,成立了监事会,明确了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分配方案。当年由合作社出面,成功与华丰公司、江苏华垦公司签订作业面积2300亩,增加了4台插秧机,使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2台。当年实现经营收入23万元,纯利润3.5万元,在周围农户和本村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不断有农户要求加入合作社,成为本地区有影响、上规模、效益好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过硬服务,赢得成员的信赖

合作社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主要为成员及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植保、收割、稻米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合作社不断完善规范章程,建立健全了“统一作业价格,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机具调度,统一结算作业量,分机核算,分机保养和绩效挂钩”的“四统二分一挂钩”制度。

组织形式只是表象,服务质量才是硬功,合作社制定了服务承诺制度,与用户签订育秧、机插秧服务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做到达标付款、不达标赔产(如漏插、断颗,1亩田低于1.8万苗,要给农户赔偿),给农场、农户等用户吃下定心丸,不少邻镇邻村农民慕名而来,要求合作社上门服务。

此外,合作社还建立了稻米加工厂,收购成员稻谷,实行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年加工稻谷1000多吨。

完善的管理、诚信的服务,使合作社获得良好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得了盐城市农机局颁发的“先进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大丰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奖”、大丰区农机局授予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等荣誉。

成效显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发挥了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和合作社的优越性,促进了实现共同富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加快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速度。水稻机插秧是一项先进、成熟的农机化技术,合作社带头使用水稻机插秧技术,使农民群众进一步认识到机插秧技术的稳产高产、省工节本、节省秧田和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的优势,能够实现水稻种植“低成本、低强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目标,从而加快了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应用。经测产,近年来,大丰区机插水稻平均产量达到680公斤/亩以上,比人工手栽产量平均高出6.8%。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了当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促进了水稻生产稳产、高产和旱涝保收,减轻了水稻种植劳动强度,降低了农户水稻种植成本,实现了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证稻米品质,提高商品率,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二是提升了当地优质稻米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合作社通过实施优质稻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在“品种、育秧、机插、管理、收割、销售”等环节实现“六统一”,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农户水稻种植成本,实现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行品质保全加工,保证了稻米品质,提高了商品率。目前,合作社的大米统一以“玉蕾”牌绿色大米包装进入市场,凭借其特有的软、糯、香的诱人魅力以及上市早、无污染、无公害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2.2元/斤,比普通大米高0.3元/斤还供不应求,大大提升了合作社的品牌形象。

三是增加了合作社成员收入,促进了实现共同富裕。2015年,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总面积 7000亩,稻米加工 1200 吨;实现经营总收入280万元,盈余总额 56 万元,返还成员收益 50万元,成员社内平均收入达到5万元,比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提高20%以上。

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合作社将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约定进行规范运作,实行财务公开,执行公平、完善、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合作社将扩大发展规模,提高生产作业能力和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为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农机合作社”专栏指导单位

农业部

农业机械化管理司

栏目编辑:刘华彬

作者单位:(赵寿华,杜东方,江苏省盐城市委农工办;潘伟,江苏省大丰区委农工办)

猜你喜欢
大丰插秧机稻米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大丰麦秆画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大丰瓷刻:镌瓷琢画显匠心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美术家谷大丰眼中的锦屏
超智能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