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走三产融合之路

2016-08-02 09:07文/王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6期
关键词:清风山楂成员

■ 文/王 欣



踏踏实实走三产融合之路

■ 文/王 欣

合作社立足于标准化生产,逐渐实现了由单一从事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稳步转型。

成员采摘山楂

山东省青州市清风寨山楂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 月1日,这一天《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当时多家媒体对合作社的成立进行了报道。金德功是这个合作社的理事长,作为一名普通农民,金德功做事一直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正是按照这样的做事方式,十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立足于标准化生产,逐渐实现了由单一从事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稳步转型。在二三产业的带动下,合作社的成员已经发展到了580户,辐射带动26个自然村、800多户农户种植山楂,成员仅靠种植山楂一项年收入就能平均达到3000多元/亩。

标准化种植提高山楂销售价格

合作社位于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清风寨。清风寨,位于王坟镇境内的青山之上,海拔并不算高,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这里是宋代青州府花荣知寨的驻军处。花荣为108将之一,有“百步穿杨”的功夫。《水浒传》第三十三回《花荣大闹清风寨》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在《花荣大闹清风寨》中有这样的描述:山寨四周悬崖峭壁,峭壁上镶嵌着“三门洞”、“蝙蝠洞”、“龙鼻子洞”等十几个天然石洞。“三门洞”能容纳千人,并与山寨相通。山上是成片的松林、杏林、桃林,山下是漫山遍野的山楂、柿子林。其中提到了山楂。

正是因为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清风寨和这里的山楂“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说到成立合作社时的最初想法,金德功表示,当时就是想着通过成立合作社,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让山楂多卖点钱。

合作社注册登记时,只有50多户村民加入。金德功等合作社负责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成员去离当地不远,但山楂种植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临朐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去其他地方一比较就发现了合作社的不足之处:同样是10年的山楂树,人家一棵树能产200斤,合作社的只有50斤,并且人家卖的价格也比合作社高一倍。

于是,合作社从外地请来种植能手,指导成员打药、修剪等,并培训成员学习标准化种植技术。2008年,成员们种植的山楂丰收了,个头大、产量高,每斤销售价格比粗放管理种植户的高出0.5元钱。看到好处后,当年就有17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种植水平的提高,浙江省义乌市、江西省南昌市等地的大客户主动联系收购山楂,合作社的山楂价格比周边散户每斤高出好几毛钱。

转型成为加工企业原料基地

通过技术指导、标准化生产,合作社能让成员的山楂一斤多卖几毛钱,但是对农民增收拉动的效果并不明显。金德功想,合作社成立的目的是带领农民致富,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很难。于是,金德功开始寻找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径——农产品加工。

正在合作社忙着寻找农产品加工项目时,2010年,本村的一位在上海市当教授的老人,送给合作社一个山楂干红酿造配方。随后,合作社进行了试验,酿造的山楂干红也获得成功。然而,规模化生产红酒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场地、技术人员等,这成为合作社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当时合作社种植的山楂等农产品,主要用来做山楂饼等产品,金德功说,他明明知道这些产品缺少特色,附加值也不高,但没办法,直到2010年,合作社还是不得不进行这种简单加工。

后来,青州当地的一家企业开始从事山楂干红酿造。金德功考虑到,虽然合作社成员已经达到了580户,但资金、场地、技术人员啥都缺,直接办工厂对于合作社来说不现实,与企业合作,作为原料供应基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合作社与该企业签订了原料供应合同。成为原料基地,无疑使合作社、成员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这是一条参与者都将获益的共赢之路。

涉足乡村旅游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金德功依然在不断思考和寻找让成员增收致富的途径。通过专业人员的指点,他认为,充分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能使名人历史功绩和崇高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能让合作社找到新的收入增长点。

2012年,合作社开始立足当地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金德功建议,首先把重点放在清风寨山上:该山山势陡峭,至今山上还保留着部分古代军事防御遗迹。

开发景区,想法不错,但是困难也不少。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合作社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另一方面发动成员积极投入“义务工”,参与修路、历史遗迹修复等工作。合作社对“义务工”订下两条规矩:一是不强制,全靠成员自愿;二是对成员的出工情况都做详细记录,等合作社或景区有了收益,会给成员支付报酬或者折算成股份。

经过近3年的建设,2015年国庆节前,清风寨景区开始正式对外营业,合作社也多了一项业务:乡村旅游。

合作社的旅游项目开始后,成员生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腊月本是乡村旅游的淡季,但直到1月20日晚上,成员李玉桂的农家乐里还住着10多位游客。

2015年,李玉桂的农家乐开始营业,现在已经有20多个床位,可以同时容纳五六十人同时就餐,一位游客住一夜、吃两顿饭,费用是100元。如果仅住10个人,一天的收入也能达到1000元。

虽然已经进入了腊月,李玉桂依然忙碌,却非常高兴。他说,以前到冬天就闲着没事,靠打牌打发时间;现在天天忙着打扫房间和做饭,不仅收入高了,生活也充实了。

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来到清风寨,还带动了农产品销售。2015年国庆节期间,一个旅游团就采摘了500多斤山楂,每斤山楂比当地市场销售价格高出2倍。

乡村旅游让合作社有了一个新的开始,金德功表示,合作社开始从种植业向旅游业转型,整个过程一直在投入,也没给成员们分过红。根据规划,将来乡村旅游会成为合作社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主要收入来源。未来几年里,如果合作社靠旅游收入高了、积累多了,就能给成员们分红了,那就真正达到带动老百姓致富的目的了。

金德功承认,与全国众多的合作社相比,清风寨山楂合作社的规模还不算大,盈利能力也不算强。但他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促使我国社会包括农村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只要立足当地资源,让全体成员参与合作社发展,很多事物的发展都将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慢慢地合作社会实现由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越。

猜你喜欢
清风山楂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山楂花
山楂花开白如雪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山楂更可化瘀滞
山楂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