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探讨

2016-08-03 03:57冯其云张继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湖北协和医院分院新疆博乐833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手术患者品管圈活动压疮

冯其云 张继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湖北协和医院分院,新疆 博乐 833400)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探讨

冯其云 张继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湖北协和医院分院,新疆 博乐 833400)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对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及手术压疮评估失误率为评价指标,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由之前的9.18%降到2.00%,手术压疮评估失误率由之前的6.12%降到1.00%;同时,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每一位圈员在品管圈方法应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品质意识、自信心6个方面都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手术压疮防护质量,而且对提高圈员的团队精神、专业水平等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患者;压疮;应用

压疮又称为“褥疮”,是一种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手术患者,因其体位在术中及术后要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致使其皮肤受压部位无法及时缓解所受到的压力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1]。因此,探讨手术患者压疮的有效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手术室成立了品管圈(QCC)小组,针对如何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开展了具有针对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手术室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58例,女40例;年龄30~72岁,平均50.6岁;体质量46~80 kg,平均53.1 kg。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1~71岁,平均51.2岁;体质量45~78 kg,平均52.5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评价指标:考察两组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压疮防护,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以压疮发生率及手术压疮评估失误率为考察指标对两组压疮防护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品管圈活动对圈员所产生的作用:采用评分问卷量表(满分为10分)对圈员在品管圈方法应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品质意识、自信心6个方面进行评分,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改善前后)的评分效果。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压疮的防护,主要内容包括:每日对患者皮肤清洁并保持干燥;及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定期用酒精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按摩,同时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

观察组针对手术患者压疮防护的主题,对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的品管圈实施步骤主要内容包括: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制定活动计划、现状调查、原因分析、找出改善问题的重点、制定目标、提出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与维持、活动总结与发布等。

品管圈的成立:以自愿为原则,在科室征集圈员,最终成立了8名圈员的活动小组。其中,副主任护师与主管护师各1人,护师4人,护士2人。通过投票方式,选出了圈长,同时明确了各个人员的职责范围。

确定主题:通过召开圈员会议,各个圈员运用脑力激荡法在讨论本科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待选主题,同时将各主题依次在“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领导重视程度、圈能力”5个方面,按5分、3分、1分三个等级进行评分,得分最高的主题即评选为本次活动的主题。通过该程序,确定“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为本次主题。

制定活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品管圈活动计划周期,品管圈活动的各项步骤的负责人、计划完成时间,圈员工作分工等。通过该程序,确定我科品管圈活动计划周期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

现状调查:制定查检表,以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9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即对照组)。由指定的2名圈员,依据压疮分期标准对其进行压疮发生的界定与复核。查检的主要内容包括: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例数、发生比例、发生原因等。通过对对照组进行查检,结果为压疮发生9例,发生率为9.18%。

制定目标:根据“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计算公式,得出通过品管圈活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应降为2.38%。

对8位圈员提出的压疮原因进行汇总,同时每位圈员需按照前述的5、3、1分三个等级对每条原因进行评分,得分超过40分的原因归为主要原因。经评分,缺乏护理措施、评估不到位、漏评估、缺少培训、患者因素列为前5个主要原因。

提出及实施对策:召开圈员会议,针对三项真因征集对策,同时对征集到的每条对策依据可行性、效益型、经济性等因素进行评分,总分超过120分的对策为最终被采纳的对策。最终,有6条对策被确定为采纳对策,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具体对策如下。

改善硬件设施;加强护理工作:做好体位护理;加强饮食护理。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在科室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更加适合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表。为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科学认识,科室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压疮管理知识培训,采用派员出去参加相关培训和邀请相关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设立上报制度,每周开展一次以压疮为主题的圈会,针对工作中遇到的不同问题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实行奖惩制度,将预防压疮水平和意识列入护士考评范围。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100患者(观察组)压疮情况进行查检,方法同对照组。将观察组的压疮管理效果与目标值、对照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确认品管圈活动实施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分别为9.18%和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手术患者压疮评估失误率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患者压疮评估失误率分别为6.12%和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患者压疮评估失误率比较

2.3 品管圈活动对护理人员的影响分析: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圈员在以上6个方面的提高均高于5分,效果十分显著,见表3。

表3 圈员评估问卷调查总结

3 讨 论

压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该症状愈合较为缓慢,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目前,压疮控制水平常作为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控制压疮重在预防,对降低压疮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2]。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核心是让成员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去。基于此,我科通过开展以“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实施品管圈活动,加强了对手术压疮的预见性管理。由本研究可以看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评估失误率大大降低。其次,加深了圈员对品管圈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全员参与科室质量管理的意识。第三,开展品管圈活动,使手术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更加统一和规范。目前,大多数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主要针对卧床患者,对手术患者并不十分适用[3]。在我科开展的本次品管圈活动中,我们制定了更有针对性的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使评估更加规范,更加统一,更加有效。

综上,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优势显著,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红英.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9):49-50.

[2] 唐志红,田永明,刘光娣.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外科重症监护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作用[J].华西医学,2012,27(9):1401-1402.

[3] 宗倩,王虹,孙丽.以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实施步骤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8):1-4.

中图分类号:R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059-02

猜你喜欢
手术患者品管圈活动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关于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术日紧张的研究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