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儿连续与常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比较研究

2016-08-03 03:57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幽门螺杆菌

雷 蕾(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缺铁性贫血患儿连续与常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比较研究

雷 蕾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患儿连续与常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诊治的缺铁性贫血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儿138例随机分为连续组、常规组与对照组,对各组分别给与不同的诊疗方案,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检测血样中的4项指标Hb、SI、SF、MCV水平。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儿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四周后,连续组患儿与常规组患儿的4项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2周,连续组、常规组4项指标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连续组的4项指标平均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IDA患儿,连续根除HP的效果高于常规根除,在补充铁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连续根除HP,可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幽门螺杆菌;连续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是我国常见的贫血类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缺铁表现和引起铁缺乏的疾病表现,婴幼儿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常见人群[1]。幽门螺杆菌(HP)是需氧的革兰阴性菌,婴幼儿也是幽门螺杆菌的常见感染人群。近年来,IDA的发生与HP感染的关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HP的感染也已成为影响缺铁性贫血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2]。目前抗HP感染也成为临床治疗IDA患儿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临床抗HP治疗的疗程长短对于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连续和常规根除HP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病例均为在我院诊治的缺铁性贫血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儿138例。其中,男72例,女66例,年龄4~11岁。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连续组、常规组与对照组,连续组:男23例,女24例,平均年龄(7.2±3.3)岁;常规组: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7.4±3.5)岁;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9±3.6)岁。三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参考《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IDA[3],并均排除其他血液疾病及消化道疾病。所有研究内容均通过伦理委员会审定,并与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制定标准:①所有患儿经C13呼气实验检测,HP抗体均为阳性;②且符合我国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Hb)<110 g/L(<6岁),<120 g/L(6~11岁),血清铁(SI)<60 μg/dL,血清铁蛋白(SF)<16 μ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低于正常。

1.3 研究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采集清晨静脉血2 mL,4500 r、10 min离心,-80 ℃保存,检测血样中的4项指标Hb、SI、SF、MCV水平。对连续组和常规组患儿行抗HP和铁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组连续治疗2个疗程,第4、12周复查血样中的4项指标水平;常规组治疗1个疗程,第4、12周复查血样;对照组患儿单纯口服铁剂治疗,治疗2个疗程,第4、12周复查血样。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资料以(±s)表示。对所有样本进行两两q检验,检验水准ɑ=0.05。

2 结 果

2.1 治疗前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治疗前三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4项指标Hb、SI、SF、MC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后4周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治疗四周后,连续组患儿与常规组患儿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后12周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连续组、常规组指标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组的指标平均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机体内铁摄入不足或吸收发生障碍等而使体内铁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从而引起红细胞合成减少诱发疾病的发生[3]。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是导致缺铁性患儿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三组(连续组、常规组、对照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4项指标Hb、SI、SF、MCV水平没有差异。治疗四周后,连续组患儿与常规组患儿的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而连续组与对照组,常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临床单纯利用补充铁剂治疗IDA患儿时,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较大的提高,但治疗效果比抗HP感染的治疗效果差,这一研究结果与田旭等[3]人的研究相同,间接说明HP感染是影响缺铁性贫血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罂因素。在本次试验中,对三组患儿治疗后12周复查,连续组、常规组指标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组的指标平均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方面,进一步证明单纯铁剂的治疗对于预防IDA的复发效果较差,复发率明显高于抗HP治疗组,这与王丽娜等[4]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另一方面,对IDA患儿连续治疗相比常规治疗,4项指标水平增加较大,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究其原因,连续治疗IDA患儿对于体内HP的清除率高于常规治疗,HP感染对缺铁性贫血患儿体内4项指标含量的影响大大降低,常规治疗中,无法有效的彻底清除体内残存的幽门螺杆菌,治疗停止时,存于体内的幽门螺杆菌继续感染机体,造成IDA的复发。

表1 治疗后4周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后4周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Hb(g/L) SI(μg/dl) SF(μg/L) MCV(fl)连续组 47 122.63±15.22* 22.45±5.35* 28.22±4.47* 86.13±4.45*常规组 48 127.23±16.17* 23.74±5.16* 29.39±5.07* 82.03±5.43*对照组 43 102.34±14.55 17.60±4.65 22.47±4.82 63.10±4.44

表2 治疗后12周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后12周三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常规组相比P<0.05

组别 n Hb(g/L) SI(μg/dL) SF (μg/L) MCV(fl)连续组 47 119.63±15.13*# 21.45±5.16*# 28.22±4.46*# 86.13±4.75*#常规组 48 101.25±16.34* 17.74±5.05* 29.39±5.12* 67.03±5.36*对照组 43 83.56±14.13# 9.60±4.37# 10.47±4.78# 56.10±4.48#

综上所述,HP的感染是影响IDA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抗幽门螺杆菌联合铁剂治疗对与IDA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连续根除HP感染的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复发率较低。应针对HP的感染,有目的的选取连续根除HP感染治疗联合铁剂治疗,提高机体状态水平,降低疾病的复发,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Monzon H,Forne M,Esteve M,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s a cause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of unknown origi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26):4166-4171.

[2] Rahman AS,Sarker SA,Ahmed T,et al.Relationship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H.Pylori Infection with Anemia or Iron Status Among School age Children in Rural Bangladesh[J].J Gastroenterol Hepatol Res,2013,2(9):769-773.

[3] 田旭,赵湘萍,朱海玲.铁剂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6):153-154.

[4] 王丽娜.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9):102-103.

中图分类号:R5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075-02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幽门螺杆菌
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
乳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小儿缺铁性贫血原因及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