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微循环为主配合控制血糖治疗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2016-08-03 03:57李淑珍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白城13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李淑珍 何 云(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改善微循环为主配合控制血糖治疗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李淑珍 何 云
(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 应用改善微循环为主,配合控制血糖的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不同治法。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造成临床治疗不及时,最终导致不可逆性糖尿病肾病。笔者将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30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用至灵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苦碟子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天1次,胰激肽原酶40 U加灭菌注射用水1.5 mL溶解,1天1次肌内注射。治疗时间为3~4周。结论 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明显,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关键词】微循环;早期糖尿病肾病;苦碟子;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2型糖尿病的20%~42%。早期糖尿病肾病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只有倦怠、乏力等症状,常常被忽视,延误治疗。而患者一旦出现持续的蛋白尿,病情多已不可逆转,离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已为期不远。因此,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和预后十分重要。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应积极干预治疗,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对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减退有重要价值[1-2]。临床上常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均采取控制血糖为主,配合改善微循环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探讨最佳的治疗途径,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微循环障碍,因此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改善微循环为主,配合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均为笔者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占总人数的63.89%),女13例(占总人数的36.11%);年龄最大75岁,最小39岁,平均57岁;患糖尿病时间最长18年,最短5年,平均11年左右。

1.2 诊断标准:36例患者全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规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以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持续在20~199 μg/min(正常人<10 μg/min)相当于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 mg/24 h。并且治疗中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左右,空腹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7.8 mmol/L左右,随机血糖控制在7.8 mmol/L左右。

1.3 治疗方法:将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30控制血糖,按改善微循环用至灵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苦碟子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天1次;胰激肽原酶40 U加灭菌注射用水1.5 mL溶解,1天1次肌内注射。治疗时间为3~4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按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控制情况分为治愈、有效、无效。空腹血糖控制在6.0 mmol/L左右,尿微量白蛋白<30 mg/24 h为治愈;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 mg/24 h为有效;尿微量白蛋白>300 mg/24 h为无效。

2 结 果

通过采用苦碟子注射液和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改善微循环治疗为主,配合胰岛素30降血糖治疗。3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治疗组治愈高,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在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占2型糖尿病总并发症的20%~42%。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糖代谢紊乱可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组织缺氧,使肾小球微血管形成微血栓,导致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机制。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血栓形成促进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典型的病理改变。糖尿病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综合因素[3-4]。

临床上为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的采取各种有效治疗方法,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进而可有效的控制早期蛋白的大量流失、延缓水肿和高血压的发生,防止早期糖尿病肾病变成不可逆性肾病综合征。因此防止早期糖尿病肾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均采取控制血糖为主,配合改善微循环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为探讨最佳的治疗途径,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本人在临床上采用改善微循环为主,配合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改善微循环采用苦碟子注射液和胰激肽原酶注射液。现代药理证明苦碟子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及组织血液供应,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和抗凝血等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血管肾病疗效显著。胰激肽原酶属蛋白水解酶类,是激肽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能.降解激肽原,生成激肽,从而扩张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流量。通过缓激肽的负反馈作用,抑制血小板,防止凝血。胰激肽原酶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以提高纤溶活性,降低血浆中纤维蛋白的含量,能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胰激肽原酶还可以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的微循环,防止肾微血管的过快硬化。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通过治疗结果的对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血糖、降低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注射用苦碟子和胰激肽原酶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能改善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尿微量蛋白、血糖等各项指标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好,治愈率高、有效率高且远期疗效较满意,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借鉴。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高等医学院校第六版内科学教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聂霞.苦碟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 (7):658-659.

[3] 石琳琳,张秀英,刘波,等.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 (6):934-936.

[4] 马玲虹.苦碟子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4):219-210.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28-02

猜你喜欢
早期糖尿病肾病
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益肾排毒汤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补肾益气养阴汤联合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甲钴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
滋脾通络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干预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盐酸贝那普利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分析
养阴活血泄浊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