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在儿童糖尿病中的治疗分析

2016-08-03 03:57杜文丽马志明河北省井陉县医院河北井陉050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血糖糖尿病儿童

杜文丽 马志明(河北省井陉县医院,河北 井陉 050300)



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在儿童糖尿病中的治疗分析

杜文丽 马志明
(河北省井陉县医院,河北 井陉 050300)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糖尿病(DM)应用不同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24例糖尿病患儿,其中11例的注射方式为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另13例的注射方式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种注射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餐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亦明显较对照组少,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儿童糖尿病治疗的优选。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血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

糖尿病(DM)是指因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不足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显著的生化特征表现为高血糖水平,据资料显示,儿童DM中超过90%都为1型糖尿病(T1DM)[1]。根据200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儿童DM发病率为0.19%,并且该类患儿的知晓率也仅在3.2%[2]。儿童DM临床表现往往为“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并且体质逐渐下降,需要接受终身治疗,目前,临床上的治疗为了强化疗效常常应用到胰岛素注射,而注射方法主要包括多次皮下注射与持续皮下注射。为了探讨这两种胰岛素注射方式的效果,本研究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24例1型DM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4例DM患儿均为我科收治的1型DM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2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4~13岁,平均(7.6±1.3)岁;观察组13例中男6例,女7例,年龄6~14岁,平均(8.8±1.7)岁;两种患儿性别、年龄、血糖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的注射方式为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患儿每日三餐之前由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节胰岛素的剂量;观察组的注射方式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首先将胰岛素泵导针扎入患儿皮下,而后驱动活塞,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注意调节胰岛素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行记录比较,同时记录比较餐后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 <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餐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亦明显较对照组少,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2 两组餐后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比较

3 讨 论

DM这种内分泌疾病并非是只有一种病因所致,病因复杂,且具有家族遗传性,据报道,DM发病趋势正逐年增高[3-4]。临床上主要以两种类型比较多见,一为机体胰岛功能遭到破坏,胰岛B细胞严重不足,进而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所以胰岛素的不足会严重影响到机体内葡萄糖的转化与利用,造成葡萄糖蓄积增高,最终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二为机体免疫功能出现障碍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虽然胰岛素能够正常分泌,但是对降低血糖的作用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并且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表1 两组治疗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儿童DM中超过90%为T1DM,需要接受长时间的胰岛素口服或注射治疗,由于胰岛素注射是有创操作,一方面带给了患儿巨大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对患儿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会并发其他症状。DM儿童由于体格发育不成熟,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注射部位有限,特别是在校的学龄儿童不愿意中午打针被人知晓患有DM,因此患儿及家长往往拒绝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而且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次局部注射的胰岛素量都较大,除了无法控制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之外,还可能会因局部过高的胰岛素浓度而导致脂肪组织发生变性,引起皮下硬结。有报道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具有正常机体分泌胰岛素的生理规律的调节模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替代胰岛B 细胞,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的范围,从而达到治疗的目标[5]。黄庆娟等[6]对31例DM患儿进行持续皮下注射,结果显示疗效更加理想。24 h持续胰岛素注入能够较好地调节肝糖的输出,同时还能够调节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维持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相对稳定,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餐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亦明显较对照组少,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护理操作也较为简便,注射针头可连续包埋几天,大大减小了患儿的创伤次数,减少了患儿的痛苦,但值得提醒的是,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往往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不便在家中推广。虽然多次皮下注射也能够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量,但是每次餐前的一次性给药不仅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同时多次数的有创操作也会提高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操作风险的发生率。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减小了局部感染的风险,使胰岛素的吸收能够达到较好的状态,避免发生胰岛素皮下沉积或外漏,让患者的血糖水平能够得到满意的控制,这对DM患儿来说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儿童糖尿病治疗的优选。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20例糖尿病患者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观察[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6(2):308.

[2] 李旭亚,杨萍,周丹,等.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1-422.

[3] Karakurt P,Kaiki MK.The effect of education given to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on self-car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12,18(2):170-179.

[4] 郑宝玲.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24):33-38.

[5] Hrnquist JO,Wikby A,Hansson B,et al.Andersson.Quality of life:status and change (QLsc)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sensitivity of a generic assessment approach tailored for diabetes[J].Quality Life Res,2013,6(4):1205-1206.

[6] 黄庆娟,韦翠英,王菊廷,等.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方法和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2,34(8):1096-1097.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45-02

猜你喜欢
血糖糖尿病儿童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