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70例临床研究

2016-08-03 03:57曹雪刚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九台1305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曹雪刚(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 九台 130500)



外科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70例临床研究

曹雪刚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 九台 130500)

【摘要】目的 探究外科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应用糖皮质激素;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外科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未见有胸膜粘连增厚的问题,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7.1%;上述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糖皮质激素

基于抗结核化疗方案的不断完善,虽然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该病症仍然属于结核病种类中的多发性疾病[1]。本次研究以我院胸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40例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X线、CT以及胸膜活检等检查确诊[2],患者既往均有渗出性胸膜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乏力、盗汗、胸闷、气短等症状;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42例,女28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4.2±2.7)岁,患者平均体温为(38.1± 2.6) ℃;对照组患者男40例,女30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5.3±2.8)岁,患者平均体温为(38.3±2.7)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各项数据方面比较均未见有显著差异存在(P>0.05),可比。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2E(S)HRZ/4R方案做抗结核治疗,并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止痛药等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口服强的松10 mg,每天3次,待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后减量到每天口服1次,每次10 mg,治疗15 d。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或胸廓成形术:①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于全麻、气管插管下,取患者健侧卧位,后外侧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基层以及部分肋骨行切开处理,沿肋骨床途径进入到胸膜外层,先于胸膜外,做壁层胸膜及胸壁之间粘连的分离处理,再将肋骨牵开器放置其中,壁层胸膜做切开处理,对壁层胸膜及脏层胸膜之间的淡黄色胸腔液体以及干酪样坏死物等加以彻底清除,采用酒精对其腔隙进行消毒,壁层胸膜做切除、剥除脏层胸膜,于右侧至后剥到奇静脉,于右侧至后剥到主动脉;②胸廓成形术:若在①中所述,脏层胸膜及受压肺组织的粘连异常密切,难以剥脱,则受压肺组织无法复张,这时便转行胸廓成形术。

1.3 观察指标: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等治疗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经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观察组外科治疗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未见有胸膜粘连增厚的问题,而对照组发生率为17.1%;上述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胸膜粘连增厚发生情况对比

3 讨 论

3.1 术前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属全身结核的一项,应注意对该类患者的全身治疗,例如常规的营养支持、休息以及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应确保血沉正常或者接近正常[3]。

3.2 手术治疗时机: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经常规治疗后,当胸膜增厚至约0.5 cm左右时,应在此时予以手术治疗,若错过该治疗时机,导致胸膜继续增厚,则会导致脏层胸膜与肺组织粘连的更为密切,如若时间长不处理,则会造成脏层胸膜不能与其所压之肺组织剥离,继而致肺组织由于纤维化而无法复张[4]。

3.3 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的诊断:在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时,对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通常来说根据患者病史、体征、胸部CT检查或者胸部正侧位片便可做出诊断。

3.4 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①术前落实抗结核治疗,促使血沉正常或者非常接近于正常;②手术治疗应严谨操作,尽量剥除所有增厚的胸膜,复张受压肺组织,改善患者胸廓呼吸运动;③术后予以患者常规抗生素、抗结核药物、营养支持治疗,除此之外,还应把握拔出胸腔引流管的准确时机,嘱患者增强呼吸功能训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无并发症的发生,均治愈;而对照组术后有胸膜粘连增厚的问题发生,发生率为17.1%;另外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综合上述,外科治疗结核性肥厚型胸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秦本存,张庆弟.超声引导下胸膜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4,(33):312-313.

[2] 马医农,师晓莉.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1413-1414.

[3] 刘双利.26例结核性慢性脓胸患者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124-125.

[4] 邵金凤.结核性胸膜炎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75.

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58-02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疗效观察
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早期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茶碱联合糖皮质激素对中度哮喘的治疗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28例疗效观察
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