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与临床研究

2016-08-03 03:57雯荣阳马殿忠刘家宁李晓倩荣根满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CCU病房辽宁辽阳000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辽阳000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辽阳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郑 雯荣 阳马殿忠刘家宁李晓倩荣根满(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CCU病房,辽宁 辽阳 000;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000;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000)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与临床研究

郑 雯1荣 阳2马殿忠2刘家宁2李晓倩2荣根满3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CCU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疗效评价。方法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100 mg入5%GS250 mL中静脉滴注(30 mL/h),连用1周;对照组给予5%GS250 mL中静脉滴注(30 mL/h),连用1周。两组患者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周内进行心电图、血压及临床表现的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①两组对比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为:室早84.6% VS 45%(P<0.01);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1 VS 3(P<0.01);心房扑动(心房颤动)85.7% VS 60%(P<0.01)。②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60% VS 33.3%(P<0.05)。③心电图ST段抬高伴CK-MB再度升高:OVS2。④心功能不全:93% VS 59.2%(P <0.05)。⑤病死率:1 VS 3。结论 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稳定血液动力学,防治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和恶化,限制梗死面积的扩展,减少心绞痛的复发和预防猝死。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溶栓;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源性休克,早期迅速有效地预防或终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组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其目的是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2]。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88例,女32例,年龄(62±2.6)岁,120例患者均符合世界心脏病协会和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其MI定位诊断见表1。

1.2 方法。治疗组:门冬氨酸钾镁100 mg入5%GS250 mL中静脉滴注(30 mL/h),每日1次,连用1周;对照组:5%GS250 mL中静脉滴注(30 mL/h),每日1次,连用1周,未用门冬氨酸钾镁及其他镁制剂。两组均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依统计学处理,组间无差异。

1.3 辅助检查: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周内进行心电图、血压监测及临床表现观察。。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情况比较

1.4 排除条件: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及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钾。

1.5 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2。

表2 两组给药前后临床资料结果比较

两组临床资料记录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发生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两组间心绞痛、心电图ST段抬高伴CK-MB再度升高>50%及心功能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病死率因例数少未作比较。

3 讨 论

钾、镁离子为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钾为心肌细胞极化状态必不可少的阳离子,镁为机体能量代谢所必需的阳离子,故镁有“能量离子”之美誉。门冬氨酸对细胞亲和力较强,与K+、Mg2+结合后,可形成稳固的钾盐、镁盐,并作为载体使这两种离子进入机体细胞内,维持细胞的极化状态及电生理现象的相对稳定性[3-4]。

经组织化学测定,梗死的心肌细胞内钾下降50%左右,而血钾则因心肌细胞内K+溢出而升高,心肌细胞内低钾使心肌异位兴奋性增高,使蒲肯野氏纤维与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间的异步增大,不应期的不一致,局部传导速度减慢,以及异位兴奋灶形成,从而促进折返激动形成室性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时血镁亦常下降,其机制为:AMI机体内儿茶酚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能使β受体兴奋,促使脂肪分解产生大量脂肪酸,后者与Mg2+鳌合成不溶性盐,故血镁下降,机体内大约有300个以上的酶系统,其中许多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这些酶系统的激活需要Mg2+,尤其重要的是Mg2+能激活Na+-K+-ATP(钠泵)和心肌腺苷酸环化酶,对维持心肌线粒体的完整性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起重要作用,严重缺K+、Mg2+可使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和破裂,以致影响心肌代谢,加上ATP酶活性降低,影响对心肌的能量供应,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Sv↓、Co↓,致使心力衰竭加重[5]。

AMI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可提高缺血心肌细胞的K+、M2+含量,保护受损心肌,增加细胞内高能磷酸物质,防止细胞内钙、钠超载,使梗死边缘心肌功能不全进一步恶化,保持心肌细胞膜电位相对稳定,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K+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与分解的重要辅酶,可促使心肌细胞除极化,维持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而门冬氨酸钾镁较氯化钾、硫酸镁等无机盐能更有效地提高细胞内钾、镁的含量,从而有效防治AMI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同时还有预防冠状动脉痉挛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6]。

本组观察120例AMI患者中,60例治疗组与6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心律失常有效率分别为:室性早搏84.6% VS 45%(P<0.05);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50% VS 0;心房扑动(心房颤动)85.7% VS 60%;梗死后的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60% VS 33.3%,心电图ST段抬高伴CK-MB再升高0VS2;心功能不全分别为93% VS 69.2%;病死率分别为1VS3;其结果显示;门冬氨酸钾镁用来防止AMI恶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改善心功能,对预防和减少心绞痛复发及预防梗死再扩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故门冬氨酸钾镁在AMI的早期治疗中可列为常规用药。

参考文献

[1] 龙虎生,李荣和,阳慧.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4,43(2):91-93.

[2] 徐颖,荣根满.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0,36(1):60-61.

[3] 张宝翠,荣根满.急性左室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31-33.

[4] 陈国伟.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8-50.

[5] 邵美贞,罗德诚.镁的基础与临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1-209.

[6] 王成义,荣阳,荣根满,等.高血压QT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39-40.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75-02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