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15例临床分析

2016-08-03 03:57陈春雁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辽宁抚顺1130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医针灸临床分析

陈春雁(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3)



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15例临床分析

陈春雁
(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3)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络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对症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络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全面推广。

【关键词】临床分析;经络疼痛;中医针灸

经络疼痛主要是指人体组织器官或神经疼痛的情况,经络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特殊的病理症状和生命体征,发病规律比较明显。多数患者都会表现出麻、酸、痛、胀等刺激性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经络感觉异常与循经疼痛、扁平苔藓等情况,临床治疗存在很大的难度[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经络疼痛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进行如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络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患者。对照组男8例,女7例,患者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30.5±5.4)岁,病程3 d~10年,平均病程(5.4±1.2)年;试验组男10例,女5例,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30.8±4.4)岁,病程4 d~11年,平均病程(5.6±1.3)年;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比较均衡(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对症治疗方法,即给予患者脱水、止痛等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适宜的物理疗法和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的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根据患者的不同发病特点和规律对其临床症状进行确定,然后选择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案。根据中医辨证取穴的基础,选取患者疼痛的相应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之上进行30 min的针灸针刺刺激,治疗周期为3~5个疗程。结束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治疗效率进行评价。

1.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结束治疗后所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其他症状也全部消失,无疼痛。有效:患者结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疼痛感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未见临床症状和疼痛感缓解,病情甚至不断加重[2]。

1.4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统计,以(%)表示计数资料,将其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经络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 论

经络是客观存在于人体的一种物质,经络会存在一定的经络现象,很多病理都是通过经络分布的。经络在人体之内与五脏六腑以及皮肉筋骨、四肢等都存在着密切关联,其是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循行具有自身特殊性质的线路特征,一旦经络发生疾病,患者就会表现出神经感觉或者疼痛、麻木等情况,经络现象在患者体表中的表现最为明显[3]。经络疼痛具体疼痛区域如下:①整条经络都存在疼痛现象:若患者是足太阳膀胱经络疼痛,那么自足小趾外侧至下肢后侧以及患者的背部、腰部、头顶部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循经疼痛。②顺着两条同名经络路线表现出来的循经疼痛现象:若患者是手足少阳经络疼痛的情况,那么其下肢外侧以及颈项头外侧、上肢外侧至耳前部位两侧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③经络某一线路表现出来的局部疼痛:若患者是足少阴肾经络疼痛的情况,那么其内至大腿内侧的某一局部位置会出现疼痛情况,经络上也会表现出间断性疼痛,点的经络疼痛比较严重。

本组研究之中得到如下结果,试验组患者经络疼痛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明确,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全面推广。

综上所述,经络疼痛采用中医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整体治疗效果非常好,未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恢复速度较快,可将经络疼痛病症从根本上治愈,这对临床以及医务工作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临床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以便为经络疼痛就诊的患者选择一种科学有效、安全可靠的中医治疗方法,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临床工作者也应该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提高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梁军.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20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5(35):201-202.

[2] 陈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90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2(4):178-179.

[3] 李虹.中医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8(20):2734-2735.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00-01

猜你喜欢
中医针灸临床分析
85例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中医针灸与康复疗法在脑瘫患儿中的联合应用价值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作用
莒地砭石与中医针灸的起源探究
中医针灸结合西药治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