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及控制方式的分析

2016-08-03 03:57任立彦邱庆琢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青岛26603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控制分析

任立彦 张 蓓 邱庆琢(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4)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及控制方式的分析

任立彦 张 蓓 邱庆琢
(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4)

【摘要】目的 本文就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及控制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6例,从中选出2~6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6例,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给予对照组患儿手术室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其后比较两组心脏病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不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自身调节功能相对较差,且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此外,由于小儿属于特殊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为治疗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提高了手术风险。因此,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为此,本次研究活动选自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6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部分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和所得数据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分析:选自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6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4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2]。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3例,最大年龄为6岁,最小年龄为2岁,平均年龄为(4.6± 2.8)岁。其中30例患儿为单纯室间隔缺损,8例患儿为单纯房间隔缺损。实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9例,最大年龄为7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为(5.1±2.6)岁。其中24例患儿为单纯室间隔缺损,14例患儿为单纯房间隔缺损。比较两组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待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的实际病情进行评估,其后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与此同时,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并为其讲解手术室内的环境、手术方法、效果以及手术期间的注意事项等,这样一来,可以使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其后,主治医师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如药品、仪器、手术室的温度以及器械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护理风险管理,其主要内容为:①首先建立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手术室护士长则担任为小组组长,心外科护理组长担任副组长,其他成员均为小组成员。②每天早上例会时,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手术室护理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展开讨论。其后根据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并制定相关的应急方法。③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手术室仪器的相关使用方法和流程学习,如心内除颤仪、血液回收机以及血气分析仪等,熟悉掌握抢救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及手术麻醉的使用,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以及考核。组长对组员进行随时抽查,这样一来,可以使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高。④合理排班,使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与此同时,加强质量监控,做好手术期间的相关工作,并严格遵循其流程[3]。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气道风险、用药风险、皮肤压疮以及输液风险等。其后采用焦虑自量表[4]对患儿家属入院后的情绪进行观察。护理满意度则采取我院儿科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对患儿的家属进行调查,其结果分别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当P<0.05表示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患儿采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后,2例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5.2%;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后,6例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15.8%;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实验组患儿家属入院时,SAS评分为(49.6±6.9)分,出院时,SAS评分为(31.5±4.9)分;对照组患儿家属入院时,SAS评分为(50.2±6.6)分,出院时,SAS评分为(44.4±5.2)分;经统计学分析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患儿采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后,患儿家属对该护理模式较为满意的为37例,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后,患儿家属对该护理模式较为满意的为30例,护理满意度为78.9%;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加之小儿属于特殊群体,出现任何异常均会对手术产生不利的影响[5]。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患儿采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较比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经比较后存在的差异显著,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充分说明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其护理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也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维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防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40-741.

[2] 黄萍.小儿心脏手术中护理的配合探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6):224.

[3] 宦利娟.婴幼儿心脏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3):187.

[4] 胡梅英,石元娟,胡淑霞,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的观察与护理[J].江西医药,2013,48(7):656-657.

[5] 倪志红,薛小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7):667-668.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59-02

猜你喜欢
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流量降低处理方法浅析
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控制分析
化工反应工艺设计中的安全问题及控制
企业资本运作的风险控制探析
基于DCS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对智能化学分析仪表的控制分析
房地产贷款风险类别及其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