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2016-08-03 03:57李玉姣莒县中医医院普外科山东日照2766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甲状腺手术常规护理

李玉姣(莒县中医医院普外科,山东 日照 276600)



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李玉姣
(莒县中医医院普外科,山东 日照 276600)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患者96例,按随机数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体化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个体化护理组术前2 h及术后3 d所得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个体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常规护理相比,个体化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促进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甲亢、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肿瘤等。当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病情或不适于内科治疗时,需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失调,导致甲状腺分泌激素紊乱,使患者情绪不稳定,易造成紧张、烦躁等。同时手术对于患者是另一种伤害,可增加患者的不良情绪[1]。因此,为了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身心健康,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方式极为重要。有大量相关报道证明,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前稳定及术后康复。现将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各项表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96例,按随机数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体化护理组,每组各48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7.2± 2.7)岁,所患的疾病类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26例,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肿瘤10例;个体化护理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7.8±3.1)岁,所患疾病类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27例,甲状腺肿12例,甲状腺肿瘤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提供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根据医嘱给药,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制度;术前有相关医师向患者讲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术后仍需根据医嘱给药,注意手术创口是否裂开或感染等情况,观察记录患者基本生命指标,如有突发情况,应及时请医师处理。

个体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素质、性格特征制定特殊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可对患者介绍其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不至于惶恐不安,在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时,可采用不同方式,根据患者喜好采取语言、文字、图画、影响等方式进行,在时间的选择上也应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更改,不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2];对于焦躁易怒的患者应给予充分安抚,情况严重者可给予适当镇定剂,有助于该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不会妨碍其他患者休息,对于情绪低落、异常紧张的患者应多加给予安慰与关怀,时常鼓励,还可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保持情绪平稳;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向患者介绍相应饮食方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相关环境,尽量减少其紧张情绪,使其能配合医师完成相关操作;术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生命体征监测、吸氧等[3]。

在术前2 h及术后3 d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分值与抑郁、焦虑程度成正相关;对比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此次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测,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术前2 h常规护理组抑郁与焦虑评分分别为(66.2±8.7)、(67.8±9.6)分,个体化护理组得分分别为(50.9±6.6)、(51.4±5.4)分;术后3 d常规护理抑郁与焦虑得分分别为(44.8±6.7)、(49.3±5.5)分,个体化护理组得分分别为(35.5±4.7)、(35.7±5.6)分,个体化护理组术前2 h及术后3 d所得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困难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切口感染2例,甲状腺危象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个体化护理组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困难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未见切口感染及甲状腺危象,并发症发生率为6.2%。个体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s)

组别  时间  抑郁评分(分)  焦虑评分(分)常规护理组(n=48)  术前2 h 66.2±8.7 67.8±9.6术后3 d 44.8±6.7 49.3±5.5个体化护理组(n=48)  术前2 h 50.9±6.6 51.4±5.4术后3 d 35.5±4.7 35.7±5.6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行业要求有所增加,因此,护理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个体化护理逐步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主流方式,个体化护理是指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种类、程度,心理、身体素质,个人喜好、生活方式的不同来制定切合患者需要的特殊护理方式。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独特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手段,抛弃公式化、非人性化方式,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能够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并配合治疗,能是治疗效果更佳,减少不良反应[4]。甲状腺手术位置特殊、难度较大,患者积极配合可提高手术质量。同时,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且比较危急,如创口出血、呼吸困难等,如若提前与患者家属交代清楚且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则可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降低并发症的危险性。术后对患者进行细心个体化护理也可防止手术创口开裂、感染等不良现象[5]。根据本研究表明,个体化护理组术前2 h及术后3 d所得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体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证实上述观点。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可降低或消除患者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准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可减少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因此,个体化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甜,刘秀娥.手术全程护理对手术患者行为状况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4(11):2576-2577.

[2] 薛澄琳,袁淑卿,姜华,等.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5):80-83.

[3] 邵晓华.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7.

[4] 王秀梅.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2(8):249-250.

[5] Janzen JA,Hadijistavropoulos HD.Examination of negtive affective response to waiting for surgery[J].Canadian J Nurs Res,2008,40(4):72-9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67-02

猜你喜欢
个体化护理甲状腺手术常规护理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对照研究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患者的作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