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症化疗患者PICC护理中的观察

2016-08-03 03:57孙美娜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吉林132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护理路径癌症

孙美娜(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症化疗患者PICC护理中的观察

孙美娜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摘要】目的 在癌症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工作中,观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 选取癌症化疗患者且行PICC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PICC护理工作中,可明显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同时可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癌症患者及其他应用PICC患者的护理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癌症;化疗;外周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应用于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和衡量的标准化方法,在医护人员的合作下,制定最佳的时间性和有序性的护理路线[1]。PICC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2]。但PICC也有其缺点,如感染、置管发后生堵塞、脱管、移位、静脉血栓等问题[3]。本研究观察在癌症化疗患者PICC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化疗符合PICC适应证癌症患者2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1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化疗方案、文化程度等指标无差异。观察组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43~71岁,平均(64±7.1)岁;对照组中,男80例,女60例;年龄42~74岁,平均(65±6.2)岁。均以肺癌、肝癌、胃癌为主。

1.2 实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进行护理,评估预穿刺的血管,按操作流程置管,置管后予以常规护理方法[4]。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组主要流程如下:①在置管前需对患者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基本状况、凝血功能、血管及穿刺周围皮肤情况。与患者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置管前向患者宣教置管的相关知识及患者术中需配合要点。③护士按7步洗手法洗手。指导体位,按照无菌技术行穿刺,速度要慢,重视患者的感受;当置入15 cm时,嘱患者头偏向置管的一侧,同时按压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包扎按压30 min以上;通过X线平片检查以确定导管前端位置;嘱患者1日内禁止肘部的任何活动。④置管12 h后嘱患者活动置管侧肢体,在肩部与透明贴膜之间局部湿热敷20 min,每日4~5次,持续1周,可减少因置管引起的肢体肿胀、疼痛、静脉炎的发生。⑤置管术后第1天,护士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给予小换药,更换新的输液接头及贴膜,更新时间、管外露出的刻度及操作人姓名。在使用前后脉冲式冲管。⑥置管术后第2天,护士指导患者手部活动、前臂内、外旋运动,将手臂平举至与肩同一水平,手握紧,再慢慢松开,重复30~40次。⑦置管术后第7天,护士更换新的输液接头及贴膜,更换时间、管外露的刻度及操作人姓名。以后每7 d换1次肝素帽及贴膜,如贴膜被污染、脱落、潮湿时应及时更换。⑧患者离院前护士发给PIC护理卡,告知PICC护理注意事项。定期随访、监测、告知导管护理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对比:见表l。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及对照组置管时间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 PICC置管并发症进行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导管阻塞、静脉炎、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比较[n(%)]

2.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评分分别为(81.6± 2.4)分、(96.4±3.2)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CNP是横跨多学科的新式护理方法,以入院时间为横轴,以患者检查、诊断、治疗、护理方法、活动、饮食、出院随访等为纵轴,制定一个观察表,详细记录各种护理结果[5]。这种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有计划性、预见性的开展护理工作[6]。患者愿意主动参与到疾病管理中,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在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CNP模式对化疗患者进行护理管理,使工作更加规范,如术前评估患者的全身基本状况、凝血功能、穿刺的血管及周围皮肤情况,选择最佳的穿刺血管,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的护理中,按照CNP的模式实施,减少了护理失误和漏项。CNP模式中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其中观察组导管阻塞、静脉炎、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CNP模式下,护士按照临床路径表的内容依次分项进行PICC的宣教、指导和实施,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不同个性需求,给予个性化的临床疾病护理及心理护理,不仅可明显缓解患者因置管和疾病引起的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还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CNP增加了与医护的交流和护患的沟通,提高了医护配合,增强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

与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癌症化疗患者PICC护理中,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体现了护理的知识价值,同时降低医疗费用,优化人力资源,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团队协作及患者满意度,对癌症患者及PICC适应证患者的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香君,尤小娜,徐莲香,等.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1440.

[2] 覃谦,陈丽菊,文燕舞,等.ITAP和IPCC在肿瘤患者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并发症比较和临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0):843.

[3] 邓香君,尤小娜,徐莲香,等.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应用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33.

[4] 高健,张菊芬,尚进,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效果的M e t a 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6):3101.

[5] 曾祥凤,周友兰,蒋春燕,等.临床护理路径在10 0例IP C C中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1):1665.

[6] 王秀霞,陈月琴,刘淑霞,等.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31):69.

[7] 季海霞.临床护理路径在IPCC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9,20(4):16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76-02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护理路径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癌症“偏爱”那些人?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