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方法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2016-08-03 03:57陈凤朱周玉枝刘雯青林慧珠福建省老年医院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福建福州35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满意度

陈凤朱 周玉枝 刘雯青 林慧珠(福建省老年医院 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



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方法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陈凤朱 周玉枝 刘雯青 林慧珠
(福建省老年医院 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

【摘要】目的 探讨24 h差别时间排班对老年重症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及重症医学科(ICU)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在ICU传统每班8 h的基础上改革排班制度,分护士长班、总务班、办公班、A班、B班等,其中A班时长13 h 15 min,B班时长11 h 15 min,用排班改革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的满意度和排班改革后4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排班改革前调查了336例患者,资料完整的有328例,排班改革后有296例患者填写了满意度调查表,资料完整的有282例,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了二者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的等级分值,改革排班后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高(P<0.001)。结论 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法在ICU能够促进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提高老年危重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24 h差别排班;满意度

笔者2009年至2014年在某三级医院ICU内尝试用每天分13 h与11 h两班制排班方式,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在于比较老年重症患者对这种新的排班方式的满意度反馈,并探讨其对老年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某三级医院ICU开放床位11张,常用床位为8张,配置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29.7±5.8)岁;护龄4年,平均(8.7±2.5)年;学历:中专3人,大专7人,本科12人;职称:护士4人,护师14人,主管护师4人。

1.2 方法:原排班模式:设护士长班、办公班(处理医嘱)、管床班(负责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药班(领取并分发药品)、护理班(协助管床护士完成生活护理)、总务班(协助护士长耗材、被服等的申领、补充及管理)、院感班(负责院感管理、检查出院病历)等,护士长任行政班,办公班由怀孕或哺乳期护士负责,每班一名主管护师为院感班,其他人员轮流上各班次,上班顺序:药班、总务班、护理班、管床班(白天班8:00~16:00、上夜16:00~24:00、下夜00:00~次日08:00)、夜休、周休,每班固定8 h,以周为期,如此周而复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自2013年起改革排班模式:护士长班不变,仍设定总务班、办公班(上班时间:早上7:45~12:00、下午14:30~17:30),每周工作五天,周末轮休,新设A班和B班,A班工作时间为7:45~21:00共13 h 15 min(负责原管床班、护理班、院感班工作),B班工作时间为20:45~次日上午8:00 共11 h 15 min,职责与A班相同,同时将A、B班分为5组,每组3人,组内设1名组长,2名组员。组长由年资较高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负责护理计划的制定和修改,并指导、监督、检查组员的工作,配合医师抢救、解决护理难点,B班小组长在夜间兼办公班工作。组员在组长的监督指导下负责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上班顺序:A、B班后夜休、周休,继续原班次轮转。

资料选择是某三级以老年患者特色医院,该医院ICU为综合性,以收治内科老年患者为主,患者的病情结构与疾病谱无明显改变。护理人员流动频繁,但护士的资历、学历无明显改变。2011年1月起由本科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针对神志清楚患者分别从护士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4个方面进行调查,所设每项:0分为很不满意;1分为不满意,2分为基本满意,3分为比较满意,4分为非常满意。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336例患者资料完整调查表作为排班改革前的对照组,2013年改进排班方式后仍继续进行临床满意度调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有296例资料完整的调查结果作为观察组。两组工作方式满意度评分情况用用统计学方式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9.0对两组分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级资料以频数表描述,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满意度的差别,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排班改革前,患者满意度调查分级资料频数表,见表1。

表1 排班改革前患者满意度调查分级资料频数表[n(%)]

2.2 排班改革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级资料频数表,见表2。

2.3 经过排班改革之后,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满足生活需求、满足心理需求满意度评分较前明显提高,四项均P<0.001,见表3。

表2 排班改革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级资料频数表[n(%)]

表3 护理排班改革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重症医学科的优越性已被社会公认,并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随着人口的不断老年化,老年重症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对病情危重恐惧和焦虑情绪明显,在无家属陪伴下对管床护士的依赖性均较年青患者明显,24 h差别制排班方法可根据重症老年患者心理特点,A班护理人员较B班延长1 h,适应老年患者早睡的需求,安排好晚间护理和入眠前心理护理。两班制的排班方法减少交接班的次数,避免了由于交班频次多出现疏漏,弥补了传统排班方式的人浮于事,护理工作分配含糊不清[1],做到了合理分配护理劳动力,使护士在岗时间尽最大可能满负荷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重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使护理人员能对重症老年患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和整体护理,捉进了整体护理质量提高。

同时差别制排班护理人员组合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护理小组长可根据组员的实际护理能力合理调配护理工作,有利于低年资护士护理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夜间护士长不在时,协调本组组员进行危重患者抢救、解决疑难问题、控制护理质量,形成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问的扁平化管理网络,保证了层次管理和护理质量安全。从方法上可以看出,在排班改革每周期需22名护士,办公班、管床班、药班、护理班、总务班、院感班等;排班改革后每周期仅需19人,分别为护士长班、总务班、办公班、A班、B班,较改革前人力资源明显节省。

其次科室根据护理人员资历情况,制定课程表,安排科内护师资质以上护士组织每月1~2次的授课学习,讲授老年重症患者护理新进展等知识,使护士具有沉稳心理素质,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面对重症老年患者能做到忙而不乱,沉着应对,对患者病情的转归有一定的预判思维并做好所有应急准备,以提高医护配合的默契程度。

但是这种排班方法也存在些自身问题,当班护理人员单位工作时间A班延长5 h,B班延长4 h,护理工作量也较前明显增加,护士由于倒班频率高、疲惫感较强[2],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充分保证护士休息时间,做好弹性排班,以保证当班护士有良好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合理的排班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2],24 h差别时间护士排班方法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应用,能够促进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满足老年危重患者需求,值得在重症医学科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雪芬,俞忆春,王盘妹,等.护理层级管理在产科特需病房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0,8(7B):1744-1846.

[2] 王金平,陈虹.对护士几种排班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学怵志,2009,11(6):2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98-02

猜你喜欢
满意度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汽车快修连锁满意度高于4S店
2018年中秋·国庆档满意度有升有降 《找到你》排名位于历史调查影片第九位
基于公立医院改革下的患者认知与满意度探讨
中交西筑公司2013年客户综合满意度提升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