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空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2016-08-04 08:41昝栋刘青
图书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研究

昝栋,刘青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100)

高校图书馆空间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昝栋,刘青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山东青岛 266100)

通过定义18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属性,以问卷的形式就图书馆空间选择的习惯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进行调研,分析读者选择图书馆空间所关注的空间属性信息,以期为改善和提升图书馆的空间利用提供依据。

高校图书馆;学习空间;空间规划;空间利用;图书馆设计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读者获取文献服务的途径和渠道日趋便利。读者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源检索、文献传递和信息下载,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检索、书籍查阅和纸质文献借阅等服务功能正在逐步削弱。但是,许多读者仍习惯于长时间在图书馆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仍然是读者学习的重要场所。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能力和硬件服务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图书馆空间规划和功能设计定位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

1图书馆功能多元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为了适应读者对物理空间的需求,许多图书馆尝试开展重新规划空间和多元化改造工作。与传统的开架阅览功能为主的单一空间服务不同,多元化服务引入了许多现代化设施,例如研讨间、咖啡吧等。这些富有创意且体现人文关怀的物理空间吸引了不少读者进入图书馆。然而,多元化的空间改造也带来空间利用效率方面的各种问题,如:有的空间非常拥挤,读者进入区域找不到座位;有的空间闲置严重,虽然有座位但是却无法提供读者所需的功能和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空间在建设方面、能耗方面和维护费用等许多方面还要维持巨大的开销。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图书馆空间设计者对读者选择和利用图书馆的习惯缺乏准确的掌握[2]。与普通办公楼空间利用情况不同,由于读者在图书馆的学习位置并不固定,馆内空间利用情况主要由读者的空间选择习惯所决定。因此,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更加有效的设计和规划图书馆的多元化空间功能[3]。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图书馆空间属性对读者空间选择的影响,分析其中影响较大的空间属性因素。通过定义18个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属性(见表1),以问卷的形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对于图书馆空间选择的习惯进行调研,分析了读者选择图书馆空间更为偏向的空间属性信息,从而为改善和提升图书馆的空间利用提供依据。

2图书馆多元化空间利用现状及部分研究结果

图书馆的多元化空间功能设计应该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采取与空间质量相关联的设计,从而创建更好的学习环境,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实际上,空间的设计也相应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利用效率,通过改造和完善空间结构,会提高整个图书馆的利用程度。

近年来,一些研究采用了大量的方法来了解图书馆空间利用状况。例如:门禁数据分析、来访者调查和问卷调查,有些还选择了一些特定的区域,像自习空间和电子阅览室等。从这些调查中发现了一些空间用途和空间属性之间的关系。例如,有的读者特别喜欢靠近窗户的位置;距离出口的位置与学习地点选择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学习型图书馆的读者倾向于选择安静的位置等等。另外,空间的设计与美学展现、家具、地理位置、窗外风景等都会影响空间的利用情况。

尽管这些调查研究在图书馆空间利用方面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仍不能综合性地给出影响读者空间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因为读者的空间选择还与其准备从事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应当更注重深入研究他们对所选择空间满意度和空间属性的重要性。

3图书馆空间满意度和空间属性的重要性调查

3.1调查对象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以国内某知名高校图书馆为对象,就读者对图书馆中某个空间的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该校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拥有约2 5000名读者和3 000名员工。该校图书馆分布于一栋综合建筑体内,坐落于校园中心且周边临近其他建筑(如食堂、院系教学楼和行政大楼)。该图书馆的中心位置拥有多种空间,共六层约3 500个席位(包含自修座位、休闲沙发、200台以上的电脑座位,研讨软座等)。在一层、二层和三层的开放空间设有团体讨论区域,许多读者也利用这些楼层的空间进行独立自习。阅览室内作为静修空间,要求读者进入后保持安静。楼宇内有无线网络并全面覆盖所有空间。阅览空间的部分座位旁边布设了电源插座。由于白天校内学生课程安排较多,图书馆白天和晚上的利用情况差异较大,白天读者较少,晚上相对拥挤。

3.2调查内容

本项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三方面内容(见表2):一是读者的个人情况(如性别、年龄、到馆频率等);二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如从事的活动、是否和朋友一起,预计停留的时间等);三是读者在图书馆从事的活动(如:个人课题研究、团队协作项目讨论、利用公共电脑、文献的阅览等)。第二部分主要调查影响读者进行空间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读者利用空间后都要做出使用感受的评价,而这个评价就形成了空间的属性。本次研究利用了先前学者研究总结出的13项空间属性,并进行了完善性修改,使其更接近读者的实际需求。另外,新增加了5个基于空间使用方面的属性:人员密度、空气质量、到达房间出口的距离、周边配套设施(打印机、厕所和食堂)和窗外景色。调查中要求参与者对空间属性的重要性进行判定,从而确定该属性与空间的选择有无直接关系。每一位参与者根据他们选择空间的习惯对每项空间属性进行打分,满分为7分,1分代表完全忽略因素,7分代表决定性因素。

3.3调查结果分析

3.3.1忽略读者身份和所从事活动的调查结果分析

图1显示在不考虑读者身份及活动因素的前提下对图书馆空间属性的归纳。属性平均得分在5分以上的是最重要的,按得分高低排前4位的因素依次为个人使用面积、噪声水平,家具的舒适程度和清洁情况。总的来说,读者倾向于选择较宽裕且人较少的空间,配备有舒适的家具、整洁而安静。读者的用户体验评价证明,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美观程度也与满意度密切相关。

然而,读者在进行空间选择时,室内空气质量等相关因素,例如温度、空气流通情况和空气质量和美观度等因素均不是决定性因素,而设施便利度、出口距离、窗外景色等属性在读者进行空间选择时则更不重要。

3.3.2考虑读者身份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

表1代表空间质量的18项空间属性

表2参与调查的读者个人情况及利用空间所从事的活动

读者在进行空间选择时,不同身份的选择结果也会差别较大。表3是将读者对空间属性的打分情况按照读者的身份信息进行了二次分类后整理出的结果。温度、通风情况、隔音效果的分数差别非常细微;女性更加在意舒适的温度和所在位置的隔音效果;不同年龄的群体在空间属性的重要性判定方面呈现了较大的差异,24岁以上的被采访者较看重与物理距离方面的一些因素,例如:配套设施的便利程度,到达出口的距离等,同时更重视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研究生相比本科生更加关注座位处所能看到的景致、空气质量和通风情况;本科生会更加在意空间的艺术效果和采光情况;偶尔到图书馆的读者比经常来的读者更加在意空间的清洁情况和设计布局。

图1图书馆空间选择属性评分归纳

表3读者身份与空间属性评分表

3.3.3考虑读者活动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

表4为读者在图书馆进行有目的活动时,所考虑的空间属性的打分情况。到图书馆进行团队研究和与同伴一同进行学习的读者更加看重空间内部交流的便利性和私密性。周末到馆的读者在对空间属性打分时,分数明显高于平日到馆的读者,特别是在配套设施便利程度、座位周边景致和艺术呈现方面。这表明在图书馆里度过大量时间且从事重要工作的读者在选择空间的时候会综合的考虑空间各个方面的因素。家具的舒适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许多读者利用图书馆从事个人学习活动(本次调查中66.7%的受访者),并且每次到馆都要停留很长的时间(55.5%的受访者计划停留3个小时以上)。

表4读者活动与空间属性评分表

3.3.4其他空间属性调查结果分析

除上述空间属性外,其他空间属性因素也对读者的空间选择或多或少地带来影响。一是拥挤程度方面。读者对个人使用区域的评价与空间的拥挤程度关系十分密切,噪音水平被认为是读者进行空间选择方面的第二个重要的空间属性[4],读者普遍喜欢坐在图书馆较安静的地方,这一点与前文所述的其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清洁情况同样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前文所述的其他研究中并没有发现它是一个主导因素。二是周边景致方面。本次调研结果中,座位周边的景致被认为是空间属性中最无关紧要的一个因素,这一点与之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反。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曾提到周边的景致会吸引读者,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读者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本调查结果显示靠近窗户的位置之所以吸引读者不是因为透过窗户能看到风景,而很可能是由于这些位置能获得充足的自然光。事实上,读者对自然光的偏爱已经在多项研究中获得了证实[5]。就这点而言,本项研究中采光状况,即使是来自非自然光的,受访者都普遍给出了较高的分数。三是空间氛围方面。早前的研究已经发现了空间的氛围会影响读者的选择,然而在本次的研究中,空间的视觉效果(尽管和氛围仍有所区别),在18个空间属性因素中的得分最低(3.38分)。这或许意味着尽管读者可能喜欢一个有良好氛围的空间,但这并不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空间选择,或者说空间的氛围是由读者和空间共同决定的,而不仅仅与视觉效果有关。

3.3.5灵活运用空间属性重要性的结论

本项研究发现随着用户的不同、行为的不同,空间属性对其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此前的许多研究提到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应当广泛满足不同读者的喜好和需要。因此,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不断变化的空间属性及其重要性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很多基础信息,帮助他们在空间利用形式方面实现用户导向的设计,以便根据用户和行为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空间利用模式。例如,女性读者与男性读者相比,更加重视空间内温度的舒适性,如果图书馆倾向于更好地适应女性读者的需求,那么在进行空间设计和规划时就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温度的舒适性。笔者所做的空间属性重要性的结论只是反映了一个考虑问题的顺序,有些不重要的空间属性,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例如:某个空间的视觉效果非常差,那么这个属性很有可能就成为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使用者会非常在意。当读者对一个较为重要的空间属性满意时,那么就会去考虑另一个相对次要的空间属性。

4调研结果及其局限性

如果可以不考虑空间的面积和造价,向全部读者的需求提供充足且舒适的空间是最理想的。但是这一般来说是不可能的,并且是非常缺乏效率的。特别是一些坐落在市区中的校园,每增加一平方米的空间都会产生巨大的开销。因此,有效的空间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读者空间选择时较为侧重的空间属性[6]。本项研究向设计师提供了在空间选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空间属性,最重要的五个空间属性依次为:用户的个人使用面积(座位数量),噪音水平、拥挤程度、家具舒适度和清洁情况。除此之外,空间属性的重要程度还会随着读者身份的不同、从事活动的不同而变化。

本项研究仍存在某些局限性,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首先,调查是在图书馆中进行的,因此进行调研的图书馆的具体特性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例如,如果所选的图书馆坐落于北方城市,而图书馆的供暖情况又比较差,那么在众多的空间属性中,读者自然就会比较在意温度这一空间属性。另外,如果调查是在一所工程类大学,对象主要是理工科读者,那么他们在图书馆所从事的活动一定有别于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由于学科的不同而造成的读者空间偏好的差异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处理这样的局限性,有必要更多地研究其他图书馆读者的空间选择习惯。此外,由于调研结果并没有提供直接和具体的设计方案,如果将研究和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就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1]冯东,于沛.近20年来图书馆馆库空间变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22):2-6.

[2]杨福进.数字主流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空间新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9):173-176.

[3]唐晴,李玲丽,冯继强.基于战略视角的图书馆创客空间规划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5(12):36-40.

[4]余若琪.高校图书馆噪音管制研究[J].河南科技,2014(22):175-177.

[5]戴丽.浅议图书馆空间规划的人文关怀[J].学理论,2010(12):171-172.

[6]叶惠玲.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237-238.

(编发:王丽)

Research o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University Library Space Choice

ZAN Dong,LIU Qing
(Library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By defining the 18 representative spatial properties,in the form of a questionnaire,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abit of people whom are in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disciplines background to choose the space of the library,analyzes the spatial attribute information which are readers focus on and choose,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ing and promoting the library space utilization.

academic library;learning space;space planning;space use;library design

G25

G25

A

2095-5197(2016)03-0021-06

昝栋(1978-),女,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数据分析、计算机应用;刘青(1974-),女,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情报、数字博物馆研究,

2016-03-22

猜你喜欢
图书馆空间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图书馆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