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图书馆建设
——以佛山市电视图书馆为例

2016-08-04 08:41孙燕纯
图书馆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佛山市佛山图书馆

孙燕纯

(佛山市图书馆,广东  佛山 528000)

浅析电视图书馆建设
——以佛山市电视图书馆为例

孙燕纯

(佛山市图书馆,广东佛山528000)

近几年,佛山市图书馆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服务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电视图书馆是其中一项新举措。介绍佛山市电视图书馆的建设概况、建设背景、建设内容、成效与亮点,并探讨佛山市电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电视图书馆;平台建设;资源数字化;佛山市图书馆

1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建设概况

佛山市电视图书馆,是指依托覆盖佛山市的电视网络及终端,向该市居民提供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1]。佛山市电视图书馆项目由佛山市图书馆与佛山广电网络公司共同建设,并于2013年4月实现第一期上线。功能包括:南风讲坛、佛山记忆、文化共享工程等视频点播;新书推荐、活动推送等图文介绍;个人借阅信息查询和书刊续借等。佛山市电视图书馆的推出,在广东地区尚属首例。

截至2015年6月底,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共更新信息934条、配图1 166幅、播放视频313部、推荐图书752种;用户访问量为5万余人次。2014年9月在政府专项经费的支持下,电视图书馆项目进行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平台建设与资源建设水平。新版佛山市电视图书馆于2015年7月正式上线,佛山市80万高清互动数字电视用户在家即可免费享受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文化信息服务。

2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建设背景

2.1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合作双方的优势

2.1.1佛山市图书馆资源丰富

佛山市图书馆是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的中心馆,自2005年起,构建“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资源”的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2],在体系内共同打造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平台上有数据库近100个,资源容量达100 TB。同时,拥有自建视频《佛山记忆——佛山乡土文化系列纪录片》121部、《南风讲坛》45部(持续更新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上百部,并从国家图书馆购置了大量精品讲座和精品视频。

2.1.2佛山数字电视发展较快

佛山广电网络公司拥有数字电视用户超150万户,其中高清数字电视用户80万户。近年来,佛山广电网络公司顺应三网融合新形势,积极开拓以高清互动电视为核心的新领域、新业态,推出“U互动”品牌,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属于此品牌下的节目[3]。

2.2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利用广播电视网等手段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4]。这表明电视图书馆这种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公共文化的模式已纳入顶层设计。2015年6月,佛山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佛山市电视图书馆作为佛山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建设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

3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佛山市图书馆负责电视图书馆的内容建设与内容传输,佛山广电网络公司负责技术平台、播出平台建设等工作。

3.1技术平台建设

电视图书馆通过数字电视,将文本、图像、视频等信息提供给用户阅读、观看,为此,须开发相应的技术平台和播出平台,并实现系统的有效对接。如佛山市电视图书馆搭建的由佛山广电网络公司负责的“后台管理系统”和佛山市图书馆负责的“内容管理平台”。

3.2资源数字化

图书馆的文本、图像、视频等资源,须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数字化,并转换成符合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播出格式。

3.3服务模式

佛山市电视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模式可分为推介型和功能型。推介型包括各类图文视频信息的展示和推介,如服务指南、活动预告、新书推荐、精品视频等;功能型包括书目查询、图书续借、密码更改、个人借阅信息浏览等。登录途径为:电视主页—电视学堂—电视图书馆。电视图书馆一共设置7个一级栏目和35个二级栏目,栏目架构如表1所示。

表1佛山市电视图书馆栏目设置一览表

4佛山市电视图书馆的成效与亮点

4.1成效

4.1.1实现图书馆、广电网络公司、用户三方“三赢”

对于佛山市图书馆来说,借助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的优势,有利于图书馆扩展辐射范围,发掘潜在读者群,维护好现有读者群,实现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充分体现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理念,为实现全民阅读开辟了新的途径。自新版佛山市电视图书馆上线以来,每个月的用户访问量约为11 000人,其中使用读者证账号登录的有100多人。书目检索次数为200余次,续借次数100余次。活动预告、精品视频之佛山记忆、精品图片之书画鉴赏为最受用户欢迎的栏目,点击量上千次。

对于佛山广电网络公司来说,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稀缺的公益性服务,读者是数量庞大的优质的客户群。与图书馆合作不仅可实现其公益责任,还将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实际竞争力[5]。

对于用户而言,电视图书馆突破图书馆资源的地域和时空限制,使其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同时,精准的用户数据分析将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依据。

4.1.2推动农家书屋的发展

佛山市电视图书馆专门设置“农家书屋”栏目,不仅播放农家书屋的政策法规、活动信息,更有大量讲座视频和精品图片供用户选择。作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一种途径,电视农家书屋的推出能更加便捷地满足农村用户的文化需求,有效破解农家书屋藏量不足、更新慢等难题[6]。

4.2亮点

4.2.1充分体现个性化服务

读者在未登录的状态下,可浏览“佛图资讯”、欣赏视频与精品图片、享受农家书屋的各类信息。使用佛山市联合图书馆读者账号和密码登录后,读者可享受查询书目、续借图书、修改读者证密码等个性化服务。更为贴心的是,登录后在页面下方会通过滚动的文字对过期图书进行提醒;在查询书目时,系统会自动推荐其他读者热搜的图书等。

4.2.2推广最具佛山本地特色的视频数据库

精品视频栏目着重挖掘、整合适合电视图书馆平台的视频资源,特别设置了市民普遍喜爱的、极具本地特色的专有的视频节目,如佛山市图书馆自建视频《南风讲坛》《佛山记忆》。《南风讲坛》是由佛山市图书馆历时20年的品牌公益讲座“南风讲坛”录制的视频。《佛山记忆》作为佛山历史与文化的记载,内容丰富,独具风格,共有11个系列,121部视频。

5佛山市电视图书馆的制约因素

5.1未有标准规范可参考

因为电视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还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太多可参考的规范和标准,佛山市电视图书馆在平台建设、内容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在摸索中进行[7]。同时,由于资源制作加工团队水平参差不齐和广电网络公司、馆方运营管理方面投入精力有限,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

5.2内容加工处理过程复杂

由于电视本身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对屏幕分辨率有苛刻要求,同时受机顶盒和频道带宽的限制,佛山广电网络公司对上传到电视图书馆系统的视频、图片均有特殊格式要求。在视频方面,佛山市图书馆自制的视频和文化共享工程的视频需经第三方公司进行格式转换后才能达到电视图书馆播放标准。图文信息需制作成佛山广电网络公司统一模板的JPG或者PNG格式才能上传。采用这种加工方式效率较低,对信息时效性有一定影响[8]。电视图书馆内容从加工到发布流程如图1所示。

图1电视图书馆内容从加工到发布流程图

5.3技术方面制约因素多

技术方面目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数据存储空间问题。因合作方数据存储空间有限,电视图书馆系统服务器配置的是容量1 TB的硬盘,虽然容量比旧系统的增加了两倍,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各类资源的存储。第二,数字资源转换困难。目前图书、期刊等电子数据库因技术原因无法导入电视网络系统。各种制约因素导致电视图书馆功能较为单一。由于用户从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可获取的信息资源更丰富、更及时,而且地点不受限制,电视图书馆相比之下处于劣势。

6浅析佛山市电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6.1解决技术问题

在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在三网融合不断发展的态势下,电视图书馆技术方面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电视图书馆专用设备、软件、系统将会在更高的层面被研发和应用。数字资源将在电视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示,数字电视机顶盒和遥控器将进一步优化升级,数据存储空间也会逐步增大。

6.2丰富内容资源

除了丰富、完善与佛山市联合图书馆相关的服务,还应采取更多途径寻找适合电视图书馆平台的数字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与期刊资源。第一,与视频数据库商和期刊数据库商合作,购买、引进更多视频资源,实现电子期刊的点播阅览。第二,继续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合作,引进其丰富的学习类资源,打造电视学习课堂。第三,加大自建资源力度,为市民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多媒体资源。第四,加强与佛山文化系统以及其他单位的合作,整合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如与佛山市教育局、博物馆、展览馆、科协、作协等部门合作,展示教育、历史、科普、文学等方面的内容。第五,加强与佛山广电网络公司合作,争取让其分配一些优质资源到电视图书馆栏目中[9]。第六,利用自有的电视图书馆资源与其他地区进行互换,以丰富电视图书馆栏目内容。

6.3增加和完善功能性服务

目前电视图书馆除了查询书目、续借图书、修改读者证密码,大部分的功能属于资讯发布,功能单一,较难得到用户持续关注。以后可考虑增加功能性服务,如办理读者证、预约送书上门、预约上门接收还书、预约参与图书馆读者活动、设置读者需求反馈平台等。同时,对于已有的功能加以优化,如查询书目时根据用户查询记录推荐符合个人喜好的图书。通过增加和完善功能性服务,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性,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6.4提供差异化服务方式

利用精准的数据统计后台和读者反馈平台,帮助图书馆建立有效反馈机制,掌握用户浏览和操作记录,把握用户喜好,以此为依据为各类市民提供差异化的资源与服务。由于对电脑和手机使用不够普遍,老年人和儿童在获取数字文化资源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电视图书馆应把老年人和儿童列入重点服务对象,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合适的资源与服务。如为老年人提供粤剧、书法等休闲娱乐类视频,为儿童提供绘画、舞蹈等文化艺术类学习资源。

6.5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电视图书馆的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要通过自媒体、公共媒体等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电视图书馆,向市民介绍电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使用方法,如利用佛山市图书馆微博、微信、官方网站以及佛山文化系统自媒体和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公共媒体宣传。在联合图书馆各成员馆建立长期的电视图书馆体验区。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和实施,努力培养市民使用电视图书馆的习惯,把电视图书馆打造成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响亮品牌。

[1]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佛山市民泛在学习空间——“电视图书馆”上线[EB/OL].[2015-08-24].http://www.foshan.gov. cn/zwgk/zwdt/bmdt/201305/t20130510_4304689.html.

[2]平玉娜.佛山市联合图书馆建设构想[J].图书馆论坛,2005(3):132-134.

[3]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简介 [EB/OL].(2014-09-17)[2015-08-24].http://www.gcable.com.cn/fs/gsjj/list_tt.shtml.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5-04-02)[2015-08-24].http: //www.scio.gov.cn/zhzc/3/3/Document/1397882/1397882.htm.

[5]陆其美,徐毅.图书馆服务O2O模式的应用创新与产品设计[N].图书馆报,2015-07-17(A03).

[6]徐剑.电视图书馆[J].中国有线电视,2011(11):1291-1293.

[7]滕斌.数字电视图书馆技术瓶颈及问题分析[J].重庆图情研究,2013(1):57-59.

[8]张婷.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数字电视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馆论丛,2013(1):29-32.

[9]赵任飞,王以俭.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绍兴电视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4(4):40-43.

(编发:章忠平)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levision Library:A Case Study of Foshan Television Library

SUN Yan-chun
(Foshan Library,Foshan 528000,China)

Foshan Library has done a lot of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nd cultural service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iucluding television librar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the construction content,effectiveness of Foshan Television Library,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television library;platform construction;resource digitization;Foshan library

G250

G250

A

2095-5197(2016)03-0027-04

孙燕纯(1986-),女,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2016-02-03

猜你喜欢
佛山市佛山图书馆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图书馆
广东省第六届留守少年儿童佛山市福彩夏令营顺利开营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