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滩区油菜3415硼肥肥料效应试验

2016-08-06 16:08黄瑞
大科技 2016年32期
关键词:硼肥施用量施肥量

黄瑞

(自贡市沿滩区农牧林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四川沿滩区 643030)

沿滩区油菜3415硼肥肥料效应试验

黄瑞

(自贡市沿滩区农牧林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四川沿滩区 643030)

在油菜生产中,由于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当,造成肥料浪费、成本增加的现象较普遍存在。[1]本文主要针对沿滩区油菜3415硼肥肥料效应进行试验,并对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希望给后期的油菜种植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沿滩区;油菜;硼肥

引言

油菜是一种对硼肥非常敏感的农作物。缺硼易导致油菜“花而不实”、茎裂等症状。我国油菜主产区普遍存在缺磷、缺硼现象[2]。科学合理地施用硼肥,不但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增产效果,而且能提高油菜油品的品质,增加收益。沿滩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南缘,耕地面积26.03万亩,近年来,沿滩区油菜施用面积逐渐扩大,科学合理加施硼肥,对油菜产量起作用,且能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油菜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并且为油菜各生育期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油菜施肥指标体系以及配方设计,为肥料配方、施肥指导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安排在沿滩区九洪乡九洪村 17 组(E:104°51′09″,N:29°10′31″),试验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试验前测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17.37g/kg,全氮0.83g/kg,碱解氮120mg/kg,速效磷4.82mg/kg,速效钾83mg/kg。供试油菜品种为亩产200~250kg。

1.2 供试肥料

有机肥统一为厮肥,化肥选用单质肥料,其中氮肥为尿素(N46%),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12%),钾肥为氯化钾(K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3414”完全肥料试验实施方案,补充1个施用硼肥小区。三因素(N、P、K),2水平为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试验设15个小区,不设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m×5m(30m2)。

1.4 施肥方法

肥料施用上,氮肥60%作底肥,40%作蕾苔肥;磷肥全作底肥;钾肥50%作底肥,50%作蕾苔肥。除施肥外其它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且符合大面积生产要求,并且由专人在同一天内完成。

1.5 田间管理

油菜生长发育过程中试验地基本情况、田间操作、生物学性状等进行专项记载。试验于2015年4月20日收获,全生育期204d。收获和脱粒分小区单独进行,先收试验地周围的保护行,再按规定采集室内考种和分析的样本,然后以小区为单位进行收获。单打单收单晒单独记重。作好室内考种测产和土样、植株、籽粒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长发育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观察油菜的生长发育情况,调查油菜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收获前,每小区采集油菜植株样品进行室内考种测产,结果见表1。

2.2 试验结果分析

2.2.1 产量

从表2可看出,本试验最佳施肥量处理15(N2P2K2+硫)产量最高,亩产为108.7kg/亩,而处理2(N0P2K2)产量最低为32kg/亩。空白处理1(N0P0K0)产量为 35.3kg/亩,为最佳施肥量处理 6(N2P2K2)的32.7%。说明本试验地地力水平偏低,微量元素硫对油菜的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2.2.2 肥料效应分析

缺氮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31.1%,缺磷区产量占最佳施肥区产量的76.9%,缺钾区产量占最佳施肥产量的80.1%。说明本试验地氮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才是钾。也就是说,施氮增产效应最明显,其次是磷,最后是钾。

表1 油菜“3415”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考种测产结果(单位:cm、个/株、粒/角果、g、kg/亩)

表2 产量排序表

2.2.3 考种数据和产量结果比较

在 15个处理中,产量(kg/亩)排列前三位的是处理:15、6、10。分别为108.7、102.9、100.2,比空白处理的 35.3 分别增加 73.4、67.6、64.9。均为中氮水平,说明合理施用氮并配合磷、钾,加施微量元素硫对油菜产量有一定影响。

2.2.4 土壤养分贡献率

(1)土壤依存率

土壤依存率=无肥区产量/处理6产量×100%=35.3/102.9×100%=34.31%。

(2)缺素相对产量

缺氮的相对产量:31.1%,不施氮肥减产100%-31.1%=69.9%。说明土壤肥力偏底,增施氮肥可以提高产量。

缺磷的相对产量:76.9%,不施磷肥减产100%-76.9%=23.1%。说明本地块有效磷较高。

缺钾的相对产量:80.1%,不施钾肥减产100%-80.1%=19.9%。说明本地块有效钾较高。

以上说明油菜对肥料的依存率N>P>K,不施氮减产69.9%,不施磷减产23.1%,不施钾减产19.9%。

2.3 施肥量与产量回归分析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按照“3414”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求得N、P、K与冬油菜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Y为产量,X1为施氮量、X2为施磷量、X3为施钾量)

对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F 值=7.16<F(0.05)<F(0.01),说明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可以用该回归方程确定氮、磷、钾肥的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

考虑产品价格、肥料成本,以纯经济收益为目标时,在试验条件的约束下,纯收入极大时的优化组合方案是:N施用量为10.76kg/亩,P2O5为3.59kg/亩,K2O施用量为5.90kg/亩。此时油菜产量为109.72kg/亩,产值为581.46元,效益431.12元。

3 试验结论

说明本试验地氮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磷,最后才是钾。也就是说,施氮增产效应最明显,其次是磷,最后是钾。

试验结果表明,在自贡市沿滩区,不同养分对冬油菜经济性状影响的排序为:不施氮减产69.9%,不施磷减产23.1%,不施钾减产19.9%。

试验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较低,钾含量中等油菜加施硼肥,能明显改善和显著提高油菜产量。考虑产品价格、肥料成本,以纯经济收益为目标时,在试验条件的约束下,纯收入极大时的优化组合方案是:N施用量为10.76kg/亩,P2O5为3.59kg/亩,K2O施用量为5.90kg/亩。此时油菜产量为109.72kg/亩,产值为581.46元,效益431.12元。

试验在处理6的基础上施用微量元素硫,油菜的产量是15个处理中最高的,其次是处理6,说明油菜对硫很敏感,同时可以促进它的产量增加。

4 意见及建议

(1)应用“3414”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对肥料效应方程进行计算,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得出氮、磷、钾最大施肥量分别为:N最大施肥量为12.33kg/亩,P2O5最大施肥量为4.00kg/亩,K2O最大施肥量为3kg/亩,产量为88.8kg/亩。

(2)由于春季干旱影响,油菜产量偏低,同时考虑产品价格、肥料成本,以纯经济收益为目标时,在试验条件的约束下,纯收入极大时油菜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最佳施肥量为10.76kg/亩,P2O5最佳施肥量为3.59kg/亩,K2O最佳施肥量为5.90kg/亩,产量为109.72kg/亩。此时油菜产量为109.72kg/亩,产值为581.46元,效益431.12元。

[1]李俊,等.磷硼互作对油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2):9~10.

[2]鲁如坤.我国土壤氮、磷、钾的基本情况[J].土壤学报,1989,26(3):280~286.

[3]徐华丽,鲁剑巍,李小坤,王 寅,苏 伟.江苏省油菜施肥状况调查[J].土壤,2011(05):115~116.

S565.4

A

1004-7344(2016)32-0224-02

2016-10-21

猜你喜欢
硼肥施用量施肥量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硼肥施用量对浙贝母产量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硼肥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硼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复合微生物菌剂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长期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三料磷不同施用量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水果红薯无土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