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巧艺夺天工
---记瓷上指画创始人戚培才大师

2016-08-08 01:24胡可
陶瓷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学院斗彩青花

指间巧艺夺天工
---记瓷上指画创始人戚培才大师

戚培才

男,原籍江西省赣县,1939年9月出生于江西赣州。1960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1964年大学本科毕业,曾在厦门工艺美术学校、江西鹰潭市文工团、景德镇市总工会、景德镇市轻工业局、景德镇陶瓷学院从事艺术教育及美术设计,在江西省陶瓷研究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系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名瓷网合作老师,景德镇紫莲花网络有限公司大瓷网艺术家库陶瓷名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分会会员、景德镇市政协第七、第八届委员,陶瓷指画创始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指画《青花斗彩》系列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戚培才的瓷上指画风格别具,在陶瓷艺术界早已闻名遐迩。

瓷上指画,即用指掌在瓷上作画。将各种釉上色料通过人的指掌对之拍、按、擦、抹、点、画,综合运用在瓷胎上,使美的画面跃然于瓷上,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多见于青花斗彩和釉上新彩装饰。

戚培才出生于江西赣南的一个乡村,那里生态优美,自然风光无限。他从小就对家乡的大自然美景有一种亲近感。受当时在赣南师范读书并喜欢画画的二哥影响,他也跟着学起了画画。读中学时,他已经是学校墙报上的刊头画和美术字高手。高考如愿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学陶瓷设计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先后辗转在厦门工艺美术学校、江西鹰潭文工团和二轻局工作。后来调回景德镇,先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当教师,后来调到了省陶瓷研究所,开始了专业陶瓷艺术创作。擅长花鸟,传统功力深厚,注重古今承接、中西交融,作品情趣盎然、诗情画意、韵味隽永、藏巧于拙,等等,是戚培才作品给人的种种美好印象。他善于从大自然汲取创作源泉,追求作品的自然美、装饰美、意趣美,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态度严谨,技术全面娴熟,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中可谓独树一帜。

指画《青花斗彩》系列

指画新彩瓷瓶

戚培才大师说起自己当年独创的瓷上指画,依然记忆犹新。有一次,他正想在一块瓷盘上作画。当时,盘子里有几种颜色,他本想清理干净,用手去擦。哪知,这一擦就擦出了几种不同颜色的肌理组合,呈现出一种意外而独特的美感,这情形顿使他脑海中灵感凸现!他开始试着用手指去作画,果然效果不错。此后,他借助指掌运行的丰富表现力,去寻求新的鲜活生命符号,让有意味的形式呈现来妙造花与鸟的形神。经过有意识的摸索和长期不断的试验、完善,终于创造了“瓷上指画”这一独特风格,从而带来了陶瓷绘画的一次全新革命。机会往往垂青准备的头脑,“瓷上指画”的发现和发明,应该说,这与戚培才长期的艺术修养积累尤其是萦绕于怀的创新意识有关。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样,一个苹果的落地,在常人仅仅是得到一个苹果,而在一个有准备的头脑里,却能证明万有引力这样一条科学真理。他深有感触地说:“功夫在画外,思考是最重要的。有脑袋不一定有思想,有眼睛不一定有眼光,有嘴巴不一定有口才。”

当然,釉质的吸水性不同于宣纸,指掌作画于瓷器,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色料互碍、虚实背反、顿挫失据、形神错乱等无奈结果。设若一幅油画的创作,一块瓷板的雕刻,可以经过多次修改而达到理想的结果;而一幅瓷上指画的创作成功,则半由人工半由天,就算“过手七十二”,却可能因其中任何一点疏忽或闪失功败垂成,导致重头再来。必得消耗艺术的生命,付出长年的劳作,才可能到达技、艺、道渗透融通的境界。

指画《青花斗彩》系列

指画《青花斗彩》系列

指画《新彩瓷瓶》

指画瓷盘

戚培才认为,追求创新、讲究个性和风格,是陶瓷艺术创作者的至要。在他看来,没有个性风格的作品就像宝石没有光彩。而勇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子,即便是闲花野草,也可以画成异卉奇珍!戚培才作品独有的风格,一是创造了手指画,给陶瓷装饰带来了新的方法。二是他的作品落款都在底部,这个小小细节一般不为人知,包括有的仿冒者也因此而露馅。这也引出一个题外故事:由于戚大师瓷上指画的成功,受到业界和艺术市场的很大关注,于是,也有人开始从事瓷上指画,甚至有人仿冒他的作品。但是,真正能达到戚大师这般造诣的,目前几乎没有。戚大师作品之贵,就贵在创新。创新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解,加上熟谙技法,掌握了规律,创新就不难。他说:“在创作中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这样才能出新。我现在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看书、思考、创作就是我生活的全部”。由于戚培才对新奇的东西特别的敏感,所以他的艺术创新从无止境,他的艺术创新一直在路上,一直处在一个求变的状态中。

戚培才从艺几十年来,创作了无数件蜚声海内外的瓷艺作品,得到了业界和收藏界一致的赞誉和追崇;他曾经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向海内外观众现场表演自己的瓷上指画绝活;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市级奖;并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如今,年近八旬的戚培才先生可谓历尽千帆,已到达一个更加广阔而澄明的境界。他贯通中国陶瓷艺道,作品的艺术高度以及几十年来对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发展的贡献人所共知,“指间巧艺夺天工,探路燃灯清昼同”。略改元人赵孟頫的诗句以赞美戚培才的艺术及其创新精神,可谓恰到好处。忠心祝愿戚大师艺术生命常青!(文/胡可)

Superb craftsmanship by finger-painting

猜你喜欢
景德镇陶瓷学院斗彩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斗彩
青花
千古“贵”瓷 争奇斗艳
于晓明
于晓明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作品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