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规划设计

2016-08-10 04:07朱俊青牛鑫鑫苏金乐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科普基地实训

朱俊青,牛鑫鑫,李 锋,苏金乐(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荥阳市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规划设计

朱俊青,牛鑫鑫,李 锋,苏金乐*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领地。本文以荥阳市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场地现状及发展条件,规划建设集科普教育、农业实践、农业科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

农业;科普;实训基地;规划设计

文献著录格式:朱俊青,牛鑫鑫,李锋,等.荥阳市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规划设计[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1):140-144.

科普教育实训基地是指依托生产、科研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和传播普及功能的设施及场所[1]。科普教育实训基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提高青少年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平台。基地通过设置相关科普教育设施及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增加青少年课外知识,培养其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农业是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我国第一产业,传播和发展农业相关知识和实践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将农业实践与科普教育相结合,不仅能使青少年提高对农业科技和农村文化的兴趣、锻炼身心、开阔视野,更为我国农业领域培养出一代代接班人,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 项目概况

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张常村西南部,地处34°53'N,113°20'E,占地31 hm2。基地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3℃,年均无霜期200 d左右;年降水量650 mm,雨量多集中在夏秋之交;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各类农作物生长;水文状况良好,北依黄河,南临河王水库,东有唐岗水库,西有汜河,且地下水源丰富(图1)。

图1 基地的区位分布

2 区位分析

2.1 交通分析

基地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南临连霍高速,北临314省道,东临232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形成重要而独特的交通条件。在地理位置上,张常村东临省会郑州市30 km,南距荥阳市仅有8 km,西望虎牢关卡,北靠华夏之源黄河,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主线、西气东输穿境而过。

2.2 资源分析

高村乡拥有优越的水利农电农耕条件,加之利民的农业政策,农业发展一直居荥阳市前列,基地周边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优势。张常村不仅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苹果,且村中的月季园作为高村乡花卉苗木产业带重要一环已初具规模,北部邙岭的河阴石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同时高村乡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基地周边有许多名胜古迹,为基地规划提供了许多文化设计元素。

2.3 郑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分析

郑州市现有37处科普教育基地[2],其中将农业教育实践系统化、全面化地作为基地主要运行项目和课程的较少,并未形成针对青少年开展的农业科普实训的校外教育链条,这为规划设计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提供一定的消费市场和农业教育发展潜力。

3 规划目标及理念

通过建设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实现“寓教于农”的社会教育目标,与各类中小学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合作,为青少年提供了解农业科技发展、学习农业科普知识、亲身参与农事活动、增强课外实践能力的活动场所,使其了解、热爱和投身农业[3]。通过实现“环境生态化、农业产业化、设施人性化”的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打造科普教育性园区、科技农业性园区、综合休闲性园区,创建特色明显的豫中地区科普教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4 规划原则

4.1 坚持生态优先与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现状条件和资源基础,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农业和科普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结合基地所处地区的特色人文景观,深入挖掘基地周边的农业科普文化资源,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建设具有生态和人文特色的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4.2 坚持科普教育理论与现代农业实践相结合原则

坚持农业科普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的紧密结合[4]。根据相关校外教育理论和青少年成长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农业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各类人性化的科普农业展示设施为载体,系统深入普及并推广现代农业知识,培养青少年热爱自然、热爱农业。通过农业科普知识的学习,了解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农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达到教育理论与农业实践的契合。

4.3 坚持综合建设与效益兼顾原则

充分考虑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以及受教育者、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5]。通过合理的分析进行综合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规划建设与实际利用相一致,实现基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5 功能分区

根据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和原则分为以下7个功能区(表1和图2)。

5.1 现代农业科普实践区

通过各类蔬果采摘、农事体验、动植物参观,增加青少年对农业活动的参与性,并从中收获乐趣,满足其渴望自然、融于自然、享受自然的天性。

有机蔬果采摘园中采摘蔬果有葡萄、苹果、草莓、石榴、梨、柿子等水果和番茄、黄瓜、青菜、土豆等蔬菜,让青少年通过完成采摘,了解熟悉各类果蔬的具体形态,同时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农事体验园里不仅可以学习体验种菜、栽花、除草、收获等基本农业活动,学会使用犁、耙、水车、小型农机等常见农具,还有嫁接、修剪、扦插等技术的简单学习,让青少年享受当“小农夫”的乐趣。

开心农场是以学校团体或家庭为单位,通过租赁20~50 m2的田块,由农场提供种子、肥料、农具,各类集体或个人利用节假日体验种地,回归自然,熟悉乡土,寓教于乐。并且农场中设有餐厅,提供厨具,让各位“地主”们体验自给自足的乐趣。

表1 荥阳市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功能分区

图2 基地规划的分区情况

小型动物园里主要饲养的是农村常见动物,如猪、牛、羊、驴、山鸡、鸭、鹅等,孩子们在观察过程中,会将脑海中的动物形象和实际看到的一一对应,这是一个有趣的思维训练过程。

小型植物园中除了各类农作物外,还有一些形态各异的珍贵植物,周边设有漫画版的植物标识牌和植物根、茎、叶、花的卡通模型,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了解各种植物知识,感受植物之美,进而加深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5.2 农业科普教育区

主要功能是传播农业科普知识,通过从农业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手工产品以及与中学《生物》教程相关的内容来宣传农业知识。

传统农业科普园的各类设施建设都符合传统农业具体的时代特征,让广大青少年及城市居民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过去农民进行各种农活的大环境。

现代农业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农业发展阶段,更是需要广大青少年了解、研究的阶段,现代农业科普园通过设置现代机械农具展览厅,并进行温室大棚、植物克隆技术、农作物航天育种、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现代农作物新品种等的展示与实践,深化青少年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未来农业科普园通过展示多元化的种养殖模式,模拟演示互联网技术操控部署和云计算在农业生产现场的智能化操作,向广大青少年展示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生物认知园。以中学《生物》课本为原题材,将植物生长和生物进化一系列发展过程通过高科技影视、模型展示等展现出来,让中小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从而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

农产品手工制作园中包括藤条编织、押花、瓜类雕刻、农舍装饰等手工课教学和作品展示,让青少年了解农业艺术,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类农业手工产品。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粮棉油等主要的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地域特色农业科普园设置有河南各地代表性农产品展示区,如河阴石榴、原阳大米、开封西瓜、灵宝苹果、信阳板栗等,通过介绍河南各地农业特色,让青少年更了解和热爱家乡。

5.3 科普教育展览实践区

通过各类主题园区的设置及相关活动课程的开展,培养青少年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中华文化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书画、茶道、棋艺、戏曲等文化活动,并用文化长廊来展示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以展览、讲说、讲授等形式向人们传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公共安全园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包含自然灾害馆、公共卫生事件馆、事故灾难馆、社会安全事件馆和食品安全馆5大区域,以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为主线,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公共安全体验平台,满足社会大众科学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实现公共安全保障的重大需求。

天文气象园以天文气象科普为主题,包括气象站和天文馆两部分。室外景观展区内容包括观象广场、气象预报符号、气象文化景观区和防灾减灾区等几个景观设施。

环保教育园以环保、低碳、节能、生态方面的绿色环保科技成果展示,让青少年了解环保对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影响。园中分为环境污染与治理展示、清洁能源展示、节能减排展示、环境质量评价教育、环保法规教育,以及各类特定的环保活动区。

创意制作园以艺术手工制作为主题,包括影视广播站、民间艺术馆和手工百乐园3部分,主要收集当地历史文化,展示传统民间艺术,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感受民族智慧、民族情感和民族心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法制大讲堂以法治社会为主题,设有模拟法庭,法制教育长廊和未成年人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青少年学习更多的法制知识。

国防军事园是一处军事展览体验中心,在参观体验的同时,了解国家军事知识和各类与军事有关的机械器材,同时还邀请当地专业人员开设系列军事讲解课程。

5.4 素质拓展训练区

此区为前来锻炼的集体和个人提供规范化、人性化、全面的素质拓展训练服务场所,实现亲近自然、解放天性的活动目标。

室内运动馆提供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及其他室内场地,提供企业趣味运动会、家庭日、亲子活动、年会、拓展活动等服务。

室外运动场区设有网球场地、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

儿童游乐园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分别设置不同类型游乐设施,以安全、舒适、益智为设计目标,设有很多创意性的活动场所,增强儿童的参与性、协调性和创造性。同时周边专门为家长设有休息服务场所,使成人和儿童都获得各自的休闲需要。

户外拓展园包括心理行为训练项目、中低空拓展项目、地面拓展项目、趣味游乐区、水上拓展项目和c s野战区。

烧烤野营区中,露营和烧烤可提高青少年的集体配合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团队之间做好精细分工和扮演角色,并懂得与人分享的快乐,提高生存技能,改掉各种依赖父母、畏惧困难的缺点,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5.5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包括农业试验田、农产品研发中心、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4部分。通过各类农业科技研究,生产出具有本基地特色的各类农产品,不仅为基地提供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将农产品带回家,将科技农业融入日常生活中。

5.6 信息交流中心

由国际教育信息交流中心、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物流园3部分组成。通过教育信息交流和农业信息交流实现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共享的服务目标,为整个基地乃至整个荥阳市提供一个农业、教育信息平台,为现代化科普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5.7 特色农园服务区

包括农家特色餐饮区、青少年住宿区、农家四合院住宿区、休闲垂钓区、休闲养生馆、生活管理区6部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宗旨,各类设施不仅符合农村特色,更根据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提供各类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与休闲场所,让健康绿色的乡村“慢生活”融入整个农园中。

6 小结

张常村农业科普教育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将教育理论与农业实践贯穿始终,坚持生态化、人性化、规范化的设施建设,努力发展成豫中地区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实训的理想之地,传播农业科普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特色文化,努力实现“科教兴农,科教兴国”的长远目标。同时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为实现“科普农业”、“生态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1]张婷.科普教育基地运作模式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当地教育科学,2011(11):55-56.

[2]佚名.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场馆[DB/OL].http://xwjy.zzedu.net.cn/xwcg/index.s ht m 1,2013.

[3]张海.教育农园的发展与规划设计研究:以安徽耘泰新乡村综合体“教育农园”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4]秦健.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圣泉教育实践基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5]郝丽利.水利风景区的科普教育功能研究:以小浪底水利风景区为例[D].郑州:河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张瑞麟)

C 975

A

0528-9017(2016)01-0140-04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150

2015-11-15

朱俊青(1991-),女,河南开封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1:764709131@qq.com。

苏金乐,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1:2396651540@qq.com。

猜你喜欢
科普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科普达人养成记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科普漫画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